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PACS的结构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 概述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又称IMAS(imag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即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是应用于医院放射科或医院及更大范围的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图像主要来源于医院的放射医疗设备如CT、MRI、PET、B超等产生的影像,在这里医学影像又称为医学图像。PACS的起源和发展是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传统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方式主要是根据由特定影像设备产生的胶…  相似文献   
32.
刘景春  何韵韶 《实用医技》2007,14(34):4784-4787
组织或者生物样品中的细胞都是杂合的,而目的细胞往往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亲和细胞分离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地从杂合的细胞悬液中分离目的细胞的方法。在医学中利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提高疾病诊断灵敏度,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可以更准确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等等。目前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疾病诊断以及基础研究等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不同患者群体的分布特征,探讨对不同患者群体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价值.方法 鉴定从35 000例汉族患者中筛查出的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37 ℃的反应性,统计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新生儿及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的患者、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1例(5.53%),均为37 ℃反应的IgG类抗体;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138例(69.35%),其中IgG类抗体31例、IgG+IgM类抗体51例、IgM类抗体56例;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50例(25.13%),其中IgG类抗体3例、IgG+IgM类抗体6例、IgM类抗体41例;在所检出的16例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中,7例红细胞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其可致敏自身红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结论 对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并预备输血的患者、孕妇、黄疸新生儿及疑似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患者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诊断非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34.
东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前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分析东莞地区医疗机构患者输血前用药情况。方法统一编制含"输血前用药"项的《临床输血调研登记表》,采取专家调查和医院自查的形式对全市32家医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住院、并有输血治疗的2 038份病历做输血前用药情况调查分析。结果2 038份被调查的输血病历中,输血前用药43.92%,尤其在输注红细胞前用药达45.07%。在输血前30 m in注射地塞米松(5—15 mg)和/或抗组胺类药(多为非那根12.5—50 mg),前者手术科室为19.36%,高于非手术科室12.83%(P<0.05),后者非手术科室为24.97%,高于手术科室14.52%(P<0.01)。结论东莞市各级医院输血前预防性用药比例较高,增加了受血者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复发次数分为反复复发组(观察组,38例)和稳定组(对照组,32例),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总结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复发的因素有家族史、精神刺激、肝损药物、过度劳累、饮酒、甜食摄入、手术创伤、HBV-DNA定量高、病程等。结论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的因素多样,有效对高危因素进行消除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在乙型肝炎性肝硬化反复发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复发次数分为反复复发组(观察组,38例)和稳定组(对照组,32例),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总结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复发的因素有家族史、精神刺激、肝损药物、过度劳累、饮酒、甜食摄入、手术创伤、HBV-DNA定量高、病程等。结论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的因素多样,有效对高危因素进行消除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在乙型肝炎性肝硬化反复发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张文萍  刘景春 《求医问药》2014,(21):270-271
目的:探讨在妇科腔镜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甲组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为乙组患者使用静吸全身麻醉法进行麻醉,为丙组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全身麻醉法进行麻醉。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丙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丙组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丙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全身麻醉法对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且安全性高,此麻醉法值得在妇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献血者,女,在东莞市参加无偿献血,经检测发现血清中抗-B弱,送输血研究室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3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2例VAP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体的构成、药敏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7.2%,VAP的发生与年龄、疾病的程度、机械通气的时间、体位及鼻胃管等有关;VAP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药敏监测4种细菌广泛耐药。结论:VAP多发生于老年人,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0.
乙醇沉淀法快速制备纤维蛋白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纤维蛋白 ,缩短纤维蛋白胶的制备时间。方法 从病人静脉采集全血 ,迅速分离血浆 ,然后按 10∶1加无水医用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孵育后与含有人源性凝血酶原的氯化钙混合而得。结果 检测其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ⅩⅢ等含量均符合标准以检验其效果。结论 乙醇沉淀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制备自体纤维蛋白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