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21.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 为探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治疗转归及影响预报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6年1月 ̄1998年12月间86例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发病诿因和基础疾病、临床特点、病原菌的分布和而药性、抗菌治疗和转归。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20.5%,发病时间超过30d最多,为40例(44.8%);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COPD并发呼吸衰竭为道24例(28%)、脑血管疾病24  相似文献   
22.
我科 1998- 0 1~ 2 0 0 1- 12因肺结核收治的 884例中并发糖尿病的 46例 (占 5 .2 %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6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73岁 ,平均 44 .5岁。 39岁以下 6例 ,40~ 49岁 12例 ,5 0~ 5 9岁 2 3例 ,6 0岁以上 5例 ,其中 41岁以上 37例 (80 .4% ) ,以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合并肝脂肪变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48例CH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肝脂肪变将其分为CHC无肝脂肪变组82例和CHC合并肝脂肪变组66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HCV)水平与CHC合并肝脂肪变的相关性及两组患者的肝组织学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比较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脂肪变组患者空腹血糖(FBC)、糖化血糖蛋白(HAb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无肝脂肪变组,而高密度蛋白(HDL-C)则低于无肝脂肪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总胆红素(ST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HCV IgG阳性及HCV R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WHR、FBC、TC、TG是CHC患者合并肝脂肪变独立危险因素。肝脂肪变组与无脂肪变组相比,脂肪变性程度、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患者合并肝脂肪变与BMI、WHR及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而与HCV无关。临床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对症治疗可有效预防及治疗CHC肝脂肪变。  相似文献   
24.
抗-G抗体的产生的频率极低,一般有C或D抗原的所有红细胞都有G抗原,仅有ccdee人有可能产生抗-G。G抗原红细胞对抗-C、抗-D及抗E抗体都不起凝集反应,但对抗C+D血清则反应,把这种血清称为抗-G。抗-G可引起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并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截至目前国内文献仅有3例抗-G的报道,本站在日常工作中发现1例抗-G导致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与传统的凝聚胺试管法及微柱凝胶卡技术3种方法同时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3种方法进行单个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微柱凝胶卡时间最长,随着同时检测标本数量的增加,无需离心微孔板凝聚胺法检测速度有明显优势.3种方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无需试管及离心设备,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是一种可行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6.
据统计,临床医学医治各类疾病的疗效,70%来自药物的治疗效应。但临床也常注意到应用相同药物治疗不同患者时,其治疗效应可能出现差异,甚至可能产生与预期效应不同的临床反应。这是因为临床药物治疗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在某些被肠道菌感染的患者甚至正常人(血型为A型或O型)中,其红细胞可获得一种“类B”抗原(血型鉴定红细胞上有AB或B抗原,反定型检测血清中有抗-B或抗-A、抗-B抗体),这种血型的暂时改变属于少见的获得性类B现象。某献血者,女,20岁,符合献血标准,无献血史和输血史。初检血型为AB型,复查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献血者经血型鉴定为A2亚型,红细胞携带类B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氟康唑治疗院内呼吸道念珠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氟康唑对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36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者使用氟康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口服氟唑100 ̄200mg/d,平均应用14d。结果 总有效率69.4%,不良反应为11.1%。结论 氟康唑治疗呼吸道念球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9.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已有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上不断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输血事业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部分,近几年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输血治疗已成为有效救治伤病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对象一般资料,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FeNO检测和肺功能检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pred)、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6水平。对患者出院后1年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加重,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发生组46例,急性加重未发生组37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FeNO、IL-6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ROC曲线分析FeNO、IL-6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FeNO、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肺功能指标FEV1%pred、FEV1/FVC显著降低(P<0.05);FeNO、IL-6水平与COPD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