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0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92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370篇
综合类   974篇
预防医学   325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335篇
  5篇
中国医学   609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重复肾合并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MPCNL治疗成人重复肾合并结石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0.2±8.8)岁;上位肾结石7例,下位肾结石8例,上下位肾均有结石4例。结石平均直径3.3(2.7~4.1)cm。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17例一次性取尽结石;2例有少量结石残留,经二次取石取尽。本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重复肾合并结石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少、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三重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12年间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共计407例,按照不同时间段、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三组。A组: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以毫针治疗为主共92例;B组:2002年2月至2005年12月以毫针治疗配合刺络拔罐法为主共116例;C组: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毫针治疗配合"三重法"为主共199例。三组经治疗1个月、2个月后分别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比较,C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它两组(P<0.01或者P<0.001),B组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三重法"是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工作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本校2011级临床专业和部分小专业班级学生共计420名,作为教学对象,将医学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及模拟考试的方法,观察授课效果。结果学生英语考试平均成绩(75.2±9.8)分高于传统授课(52.1±12.6)分,(P〈0.01)。且学生反馈良好。结论医学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加以改进,学生接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5.
我院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912例ADR中,年龄大于60岁患者占31.91%,以抗菌药物诱发的ADR居多(32.02%),静脉滴注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74.12%),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18%),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55.92%)或者好转(42.76%)。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药品ADR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和反应,合理指导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PFNA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处于恢复期的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对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新建建设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验证效果。方法在对某年产量为72.7万k VAh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过程中,通过分析铅烟和铅尘职业病危害,确定危害关键控制点(CCP)和关键限值,以及建立CCP监督控制程序、纠正措施和建立HACCP体系验证程序等步骤,建立和应用HACCP体系,验证HACCP体系应用效果。结果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和(或)铅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超标率为33.3%(17/51);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偏高(≥1.9μmol/L)者检出率为2.3%(10/438)。通过建立HACCP体系指导铅危害整治后,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铅烟或铅尘CSTEL均不超标,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偏高者检出率下降到0.9%(4/438)。结论 HACCP体系可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为铅烟和铅尘危害的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8例患者共14个病灶,其中4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病灶部位包括额叶、颞叶、岛叶、枕叶、胼胝体、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脑室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小脑蚓部,且多位于幕上,仅1个位于幕下。MRI显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仅1例病灶合并出血、2例有囊变,均未见钙化,瘤周均有水肿,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掌握其MRI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识别某纯净水生产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纯净水生产厂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化学毒物(氯气等)。其中桶清洗间氯气15 min检测浓度最大值为1.36 mg/m3,超过最高容许浓度0.36倍,其余检测点的各化学毒物浓度小于职业接触限值;注塑、压盖、吹瓶岗位40 h等效声级分别为86.5 d B(A)、92.9 d B(A)、89.4 d 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噪声的关键控制点为注塑机、压盖机、吹瓶机,洗桶和灌装生产线,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0.
β2—微球蛋白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6例正常孕妇及95例高危孕妇进行血、尿β_2-MG监测,提示正常孕妇参考值分别为2019.74±667.98ng/ml及338.4±109.49ng/ml,而高危妊娠(特别是妊高征)患者的血尿β_2-MG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较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蛋白变化出现早、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