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及其对纤溶系统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Fg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IA经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有效调节纤溶系统指标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离子介入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效果持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3.
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各种缺点,为了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增加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我校引入了数字人系统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从三维立体、建模容易,界面操作、直观性强,图像清晰、任意翻转,节约资源、提升效果,节能环保、不受限制5个方面阐述了数字人系统的教学优点,同时从信息量过大、不容易抓住重点,不能完全替代人体标本,内容不够完善、仿真度受影响3个方面阐述了数字人系统教学的劣势,从而得出应将传统教学与数字人系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4.
1983年4月至1984年4月,我科共收治脊髓横贯性损害22例,合并褥疮5例,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下,除1例自动出院,4例均痊愈。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归纳如下:一、病例介绍例1,女,26岁,诊断为播散性脑脊髓炎。神经系统主要症状及体征:昏迷,双下肢截瘫,左下肢水肿,小便潴留,大便失禁。于1983年4月12日带入13×8×4cm 尾骶部4度褥疮,创面深达肌  相似文献   
65.
本文总结了软脑膜下多处横切术,治疗17例顽固性功能区癫痫的护理体会。简要介绍了该种新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原理。总结了致痫灶定位检查,采用自制硬脑膜下条片电极埋藏,作皮层脑电图,术后观察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预防颅内并发症及癫痫发作等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6.
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的一种常见损伤,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7.
目的:以Plackett-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设计为基础,通过分析五味子的LC-MS/MS液质联用仪测出的谱图优选五味子的水提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酯甲的含量为指标,以浸泡时间、液固比、溶剂PH值、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及浓缩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PB-CCD优选水提工艺条件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选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5次,溶剂pH值5.0,浓缩温度60℃。结论:PB-CCD优选五味子提取工艺方法简单,可为五味子的提取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在 ICU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72 例经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牙刷刷牙法联合温开 水冲洗法。比较两组的口咽细菌,牙菌斑指数,口腔气味和 VAP 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插管通气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五天, 以及第六天护理前的口咽细菌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通气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五天,以及第六天护理 前的牙菌斑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VAP 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P<0.05)。结论 ICU 气管插管患者采取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降低 VAP 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不同测量中心患者角膜参数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Pentacam检查的白内障患者共148例(148眼)。根据Pentacam测量模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或“以瞳孔为中心”分为角膜顶点组和瞳孔中心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通过Pentacam测量手术前后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2 mm、4 mm、6 mm圆环和区域模式下患者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测量的同一指标之间采用Kendall W值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术前圆环模式下:角膜顶点组4 mm ASF、4 mm TNP、6 mm TNP、4 mm TCRP均较瞳孔中心组高,6 mm TCRP较瞳孔中心组低(均为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区域模式下:角膜顶点组4 mm ASF、2 mm TNP、4 mm TNP、6 mm TNP、4 mm TCRP均较瞳孔中心组高(均为P<0.05...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 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5年1~12月在全麻下行经口或经鼻人路手术、并进入麻醉术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患者277例,随机分为仰卧位与侧卧位两组,其中仰卧位140例,侧卧位13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信息.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h内首次发生恶心呕吐的时间,按照lh、2h、6h、12h、24h 5个时间段统计PONV发生情况.结果 性别(P=0.002)、手术路径(P=0.028)、PACU体位(P< 0.001)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PONV的发生均产生显著影响.女性、经鼻入路及仰卧位可使PONV的首次发生时间显著提前[(11.35±1.56)h,P=0.013],并显著增加PONV的发生率[(63.04±7.20)%,P=0.022].对于女性仰卧位患者,手术路径(经鼻入路vs.经口入路)对PONV的首次发生时间[(11.35±:1.56)h vs.(15.79±1.97)h,P=0.076]及发生率[(63.04±7.20)% vs.(39.29±9.40)%,P=0.107]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性别、手术路径及PACU体位是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发生PONV的重要影响因素,女性、经鼻入路及仰卧位可能会使PONV的首次发生时间显著提前,并显著增加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