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7.3±0.7)、(10.2±1.2)显著优于治疗前(15.4±2.1)、(15.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改善情况更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0.5±0.2)、(2.1±0.6)显著优于治疗前(5.2±0.6)、(5.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19.3±4.3)mL及最大尿流率(12.9±2.5)mL/s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50.1±4.5)mL、(10.9±2.3)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分布特点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B/F ratio)差异。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12/2021-05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6例156眼。术前及术后3mo行Pentacam眼前节生物测量仪检查,收集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环上和区域内ASF、TNP和TCRP,以及手术前后B/F ratio。

结果: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而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 以瞳孔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及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TNP、TCRP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术前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在2mm与6mm之间环上和4mm与6mm之间环上TCRP值均有差异(均P<0.0167); 在2mm与6mm区域内TCRP值均有差异(均P<0.0167); 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环上TCRP值在2mm与6mm之间、4mm与6mm之间均有差异(均P<0.0167),而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区域内TCRP值仅在2mm与6mm直径范围内有差异(P<0.0167)。B/F ratio术前为81.79%±1.87%,术后3mo为80.68%±2.23%(P<0.001)。

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的不同直径环上及区域内各项角膜屈光力参数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K值选择及基于角膜特性的人工晶状体个体化选择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对宫颈癌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CaSki宫颈癌细胞,采用(0、 10、 20、 40、 80)μg/mL常春藤皂苷元处理,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确定其半数抑制剂量约40μg/mL。采用40μg/mL常春藤皂苷元处理宫颈癌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宫颈癌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法测定宫颈癌细胞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 c-caspase-9、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蛋白水平。用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和常春藤皂苷元共同处理宫颈癌细胞,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 40μg/mL常春藤皂苷元处理后的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升高, c-caspase-3和c-caspase-9水平增加, p-STAT3蛋白水平降低。与常春藤皂苷元处理细胞相比, AG490和常春藤皂苷元共同处理的宫颈癌细胞活性进一步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中c-caspase-3和c-caspase-9的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常春藤皂苷元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殷涛  刘明明  金若天 《癌症进展》2018,16(8):994-997,1010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时机的选择对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术后复发、腹腔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肝癌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n=28)和二期手术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肝癌复发或腹腔转移情况及预后情况;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复发或腹腔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高于二期手术组,而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二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诊手术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二期手术组(78.5%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腹腔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P水平(RR=2.05)、肿瘤直径(RR=2.46)是影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术后复发或腹腔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行急诊手术治疗患者的短期预后优于行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二期肝切除手术治疗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腹腔转移率.AFP水平和肿瘤直径是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术后复发或腹腔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疗脾胃病用药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旴江医家危氏治疗脾胃病用药特点。方法:选用Excel软件建立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23.0"、"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频数、关联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后获418首方剂,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别是:补益药(24%),理气药(13%),温里药(11%),解表药(11%),温性药所占比例达43%。药味以辛(36%)、甘(24%)、苦(23%)为主,药物归经排名前三的是脾(24%),胃(19%),肺(16%)。置信度在90%以上的关联药物组合模式有大枣、甘草+生姜;厚朴、陈皮+甘草;白术、人参+甘草。结论:危亦林治疗脾胃病重视补虚、散寒、除湿、理气。用药以补气药为主,常用理气药、解表药、化湿药。性味多辛甘苦而温。归经重脏轻腑,突出脾胃肺经。常用药组功效偏于调和脾胃、理气和中、益气健脾。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行MRI和宫腔镜复查,MRI早于宫腔镜。以宫腔镜病理结果为标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病变及相应部位内膜ADC值。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5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肿瘤及治疗后相应部位内膜ADC值分别为(0.8±0.06)×10-3mm2/s、(1.1±0.03)×10-3mm2/s、(1.2±0.08)×10-3mm2/s,三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5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内膜ADC值分别为(1.1±0.06)×10-3mm2/s、(1.1±0.01)×10-...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无糖尿病及房颤患者(对照组)100例,糖尿病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房颤组)120例。其中房颤组分为永久性房颤44例、持续性房颤39例、阵发性房颤37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指标进行比较;采用试剂盒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Hcy水平;冠状动脉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Crouse积分,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hs-CRP和Hcy水平、冠状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Crouse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和窦律组患者血清中的hs-CR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窦律组相比,房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显著上升(P0.05)。房颤组和窦律组患者血清中的Hc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患者血清中Hcy含量显著高于窦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和窦律组患者的IMT积分显著升高(P0.05);与窦律组相比,房颤组患者血清的IMT积分显著上升(P0.05)。房颤组和窦律组患者冠状动脉中的斑块Crouse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患者冠状动脉中的斑块Crouse积分显著高于窦律组(P0.05)。房颤组患者血清的hs-CRP、Hcy与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66、r=0.54,P0.05),与IMT和斑块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58、r=0.64,P0.05)。结论在高龄糖尿病合并房颤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会随着房颤的持续而加重。糖尿病合并房颤的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安全急救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教育方法。方法选择大连市某中学108名学生为教育对象,进行心肺复苏、骨折固定与包扎、止血等项目的知识讲解与演示,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安全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显著高于受教育前,其中培训前急救知识答题正确个数为(10.38±0.64),培训后为(14.34±0.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17,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对降低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