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全国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高级论坛看中医临床评价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年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评价方法高级论坛”大会学术论文进行述评。主要从以循证医学的思想指导中医药评价,重视中医药特色疗效评价方法等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指出卫生经济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郭旭  刘保延  刘志顺  赵宏 《循证医学》2008,8(2):104-108
目的 制定撰写高质量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工具.方法 本文结合循证医学的特点,着重分析并讨论形成中西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异同点.结果 总结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结构及指南制定方法学特点.结论 应用合理、优化的指南制定方法学工具,可以制定高质量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3.
电针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穴取百会、风府、风池等)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经治疗4周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人体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睁眼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均较疗前好转(P〈0.01,P〈0.05)。结论:电针加康复训练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评定标准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有显著的疗效,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标准不统一、不规范,没有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定.用现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针灸治疗的疗效是不全面的,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着手,建立患者报告的临床症状结局评价体系,以完善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贺氏三通法"对痰瘀阻络型中风病的疗效,寻找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方法 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319例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依"贺氏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疗效的不同,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3%,照组为48.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贺氏三通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保证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形成合理的现场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分析了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质量控制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场操作的可行性,在国家十一五课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综合治疗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共性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现场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基础上,提出以PICOST为核心内容开展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现场质量控制,尤其要注重对干预实施者技能(I)和盲态结局评价(O)的质量控制,并形成了现场质量控制清单,供课题承担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诊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诊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7—2015年)、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7—2015年)、维普数据库(VIP Date,1997—2015年)、PUBMED(1997—2015年)中关于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文献,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治疗介入时机、辨证及选穴特点、治疗频次、总治疗时间、疗效及其评价指标、随访及其安全性。结果: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导致的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以单纯电针为主,占40.82%(20/49),介入时机多在发病3个月以内;其辨证特点以辨病结合辨主症为主,占81.63%(40/49);膀胱功能障碍以下腹部和腰骶部的任脉和膀胱经的中极、关元、肾俞、次髎及损伤部位夹脊穴为主;肠道功能障碍以下肢部和腹部的胃经和任脉的天枢、关元、上巨虚及损伤部位的夹脊穴、督脉穴为主;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以四肢部和背部的膀胱经、大肠经和胆经的阳陵泉、曲池、合谷、环跳、委中及损伤部位夹脊穴等为主;治疗频次以1次/d,1周5~6次为多,占63.27%(31/49);总治疗时间处于1~29周不等,以4周为最常见。针灸治疗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为75.0%~96.7%,随访示有一定远期疗效,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多数是非随机对照文献,且其疗效标准不一,故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d.3d、7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Zea—Longa的4分制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有不同程度的自愈趋势;电针经穴组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在3d、7d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总结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针灸诊疗特点.方法:通过对诊疗方法、取穴特点、操作方法等几方面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进行归类分析,客观的对针灸治疗该病的诊疗特点、常用腧穴、操作方法、刺激参数、疗程频次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以上检索策略的检索及纳入排除标准的筛选,共纳入相关临床文献53篇,其中中文文献50篇,英文文献3篇,包含随机对照试验14篇,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3篇.最常用的是辨病的诊疗方法,主穴配伍固定.取经以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常用腧穴为八髎穴、三阴交、关元、中极、会阳.结论:针灸对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针灸》看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机检中国期刊网和手工逐篇翻阅两种方法,对1999-2004年《中国针灸》发表的临床研究性文章及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的文章进行分析,并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近几年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