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37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目的】比较应用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对8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随机采用套扎治疗(EVL)或硬化治疗(EVS),治疗后每3个月及再出血时接受内镜检查。【结果】EVS组平均随访期(414±38)d,EVL组(398±35)d。两组静脉曲张消除率相似(EVS组925%,EVL组927%,P>0.05);EVL组达到完全消除所需的平均治疗次数较少(2.7±0.3比3.6±0.1,P<005),但所需时间较长(38±2.5比22±2.0,P<0.01);EVS组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EVL组(20.0%比0%,P<005),但EVL组静脉曲张复发率较高(366%比12.5%,P<0.05);两组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0.0%比171%;27.5%比21.9%,均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似,EVL在短期随访中优点突出,而随时间延长,静脉曲张复发率较高,所有患者第1年随访期均需接受频繁的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64.
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并发脾动静脉瘘的病例,通过脾动脉造影、骨髓穿刺及基因检测,得以明确诊断。该病例提示在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脾动静脉瘘时,要考虑到少见病因,如骨髓纤维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经内镜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套扎-硬化-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66例EVB患者采用内镜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治疗,其中10例在首次内镜治疗中同时进行食管静脉造影检查术.间隔10~12 d后重复1次内镜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除.结果食管静脉造影检查显示,硬化剂在食管曲张静脉内滞留的时间超过30 min.夹心法对活动性EVB正血成功率为100%(19/19),静脉曲张消除率93.4%(155/166),达到消除的平均治疗次数1.9次,所需平均时间18.8d,并发症率8.4%(14/166).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期内静脉曲张复发率11.7%(7/60),再出血率13.3%(8/60).结论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安全而有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经内镜皮圈套扎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评价经内镜皮圈套扎(EBL)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Dieulafoy病出血患者随机采用EBL(n=16)或硬化剂注射(EIS,n=15)治疗,20例患者病灶位于胃,8例位于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EBL组采用多连发套扎器,通过负压抽吸,使Dieulafoy病灶及周围组织吸入套扎帽内,然后释放弹力皮圈将其结扎.EIS组选用5%鱼肝油酸钠或1%乙氧硬化醇,绕Dieulafoy病灶周围注射止血.结果 EBL组套扎组织在内镜治疗后3~7 d内脱落;EBL组早期止血率、远期止血率和转外科手术率均与EIS组相似(分别为93.8%比86.7%,100.0%比86.7%,0比13.3%;P值均>0.05),但再出血率显著低于EIS组(6.3%比40.0%,P<0.05);EB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EIS组为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L是内镜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的临床与内镜特点。【方法】对37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其临床与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37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中,男女比为4.3∶1。平均年龄52.7岁。临床上以突发性、间歇发作的呕血、黑便为主要特点。病灶位于胃食管连接处以下6cm范围内占51.4%,位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占24.3%。内镜下病变主要呈现为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者占89.2%,其大小介于2~3mm之间,黏膜缺损的中央可见突出的小动脉,或于裸露血管上可有血痂、渗血或见搏动性出血。【结论】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以突发性、间歇发作的呕血、黑便为主要特点。该病不仅好发于胃食管连接处以下6cm区域,也好发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胃空肠吻合口。本病的内镜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内镜表现是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黏膜缺损的中央可见突出的小动脉,或于裸露血管上可有血痂、渗血或见搏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68.
69.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较高, 内镜治疗在其一级预防、控制急性出血和二级预防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为规范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2022年我国颁布了3部相关共识及指南。现就如何开展食管胃静脉曲张规范化内镜治疗做一述评, 着重介绍如何合理把握内镜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70.
肝硬化胃静脉曲张患者有半数以上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 常见胃肾分流和脾肾分流, 分流道的存在可增加患者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本综述总结了肝硬化胃静脉曲张患者伴自发性门体分流的流行病学、治疗现状等, 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