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内关针刺可上调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但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较多,针对部分因子研究有局限性。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生长功能性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内关穴位埋针的干预效应。 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埋针7 d后取各组小型猪的缺血心肌组织进行实验。 结果与结论:应用Q Series血管生长功能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共检测到96个与血管生成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显著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膈俞组显著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2个。就其基因功能分类而言,内关组、膈俞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各有其自身特点,但特异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以及其他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基质蛋白酶及抑制剂以及其他相关基因是各组共有的,其中以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最多。说明心肌缺血以及穴位埋针后的干预均与血管生长因子差异表达有关,但内关埋针与膈俞埋针作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埋针抗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和膈俞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有少量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模型组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假手术组升高(P0.05),"内关"及"膈俞"穴位埋针治疗可上调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上调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方面"内关"优于"膈俞"(P0.05)。结论:"内关"穴位埋针可能通过上调TGF-β3 mRNA和蛋白表达,刺激内皮细胞增殖,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血流,实现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用系统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淫羊藿总黄酮(EF)延缓衰老的效应及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分为4、10、18、24月龄组和EF组共5组,EF组大鼠自21月龄开始灌胃EF至24月龄。摘取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等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取血清,利用高效液相和质谱进行代谢组检测;利用专用芯片检测淋巴细胞NF 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基因表达。利用上述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评价衰老程度和药物干预的效果。结果199个基因表达具年龄依赖特征,EF能逆转大部分基因表达,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显示EF使24月龄大鼠基因表达年轻化至8~13月龄;代谢组检测共获得1 885个代谢物谱峰,已鉴定17个代谢物随增龄变化显著,EF干预使代谢物水平年轻化至18月龄;NF κB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整体水平随增龄而降低,EF使之上升,神经网络模型显示向105月龄靠近。 结论不同层面的衰老表型首先表现为均具有年龄依赖关系;EF能逆转不同层面的增龄性变化,具有同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齐沙坦及其盐的浓度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 大鼠血浆样本以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50 mm×3.0 mm,1.8 μm);流动相(乙腈:水=60:40),流速为0.35 mL·min-1,柱温为40℃;采用Agilent 643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离子化方式:电喷雾-正离子(API-ES);监测方式:MRM;阿齐沙坦监测离子对457.3/233.1,缬沙坦监测离子对436.2/291.4,用作内标。SD大鼠灌胃给予阿齐沙坦1.0 mg·kg-1及阿齐沙坦盐1.2 mg·kg-1结果 阿齐沙坦在5~30 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5%~115%,精密度RSD在±15%内。阿齐沙坦盐大鼠体内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24 h)为(12.9±3.2)μg·mL-1·h-1,AUC(0-∞)为(14.2±4.1)μg·mL-1·h-1,Cmax为(3.8±0.3)μg·mL-1,T1/2为(13.4±0.5)h。阿齐沙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24 h)为(8.1±2.6)μg·mL-1·h-1,AUC(0-∞)为(9.7±3.1)μg·mL-1·h-1,Cmax为(2.3±0.5)μg·mL-1,T1/2为(10.5±0.5)h。结论 本法经方法学验证,适用于大鼠血浆中阿齐沙坦及其盐的浓度测定,可用于阿齐沙坦及其盐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复方蒲黄颗粒(PH)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7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模型和PH高、中、低剂量组。采用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原位杂交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PH高、中剂量组少量细胞核固缩深染,细胞丢失、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mRNA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结论:PH可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内关"穴位埋针对缺血损伤小型猪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缺血可能机制。方法: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和膈俞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模型组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位埋针治疗,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内关"穴埋针能上调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膈俞"有促进VEGF mRNA表达上调的趋势,但与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膈俞"与"内关"同样具有促进VEGF蛋白表达上调的作用,但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关穴位埋针可能通过上调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毛细血管密度,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血流,促使缺血心肌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索在公园场所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艾滋病病毒(HIV)唾液快速检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9名MSM同伴教育志愿者,在北京市各个MSM活动的公园开展HIV唾液快速检测,收集受检者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户籍所在地等一般人口学特征。结果 2个月共为1 076名MSM提供了HIV唾液快速检测服务,发现阳性53例,快检阳性率为4.9%。其中44人采集血液进行复测和确认,42人确认HIV阳性,确认阳性率为3.9%。HIV唾液快检与确认检测的一致性为95.5%。结论 HIV唾液快速检测方法在公园场所MSM人群中有很强的实用性,接受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炎性衰老的炎性细胞因子网络机制,及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total flavonoids,EF)干预的效果与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4月龄(4 m)组、24月龄(24 m)组和24月龄加EF干预(24 m+EF)组,每组10只。自满21月龄当天开始,24 m+EF组予EF灌胃,24 m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均连续90 d。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应用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芯片对海马组织分别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绘制基因表达谱,筛选有表达差异的基因。海马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0蛋白表达。结果在海马组织中,与4 m组相比,24 m组表达上调的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9个,表达下调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6个。与24 m组比较,24 m+EF组中表达上调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8个,表达下调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11个。24 m组海马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都显著高于4 m组(P〈0.01); 与24 m组比较,24 m+EF组中TNF-α和IL-6水平都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4 m组相比,24 m组海马组织上清液中TNF-α/IL-10和IL-6/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 24 m+EF组TNF-α/IL-10和IL-6/IL-10比值均比24 m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年大鼠海马存在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导致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和促-抗炎反应体系平衡失调,这可能是炎性衰老中出现高促炎性反应状态的原因和炎性衰老发生的新机制; EF可能通过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重塑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和促-抗炎性反应体系新的平衡,达到干预炎性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背景:血管生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关系密切,针刺内关防治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是否与此有关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但不结扎,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的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型猪经冠脉结扎后心肌毛细血管密度降低(P<0.01),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7d,损伤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0.05或P<0.01),内关组优于膈俞组(P<0.05);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小型猪经冠脉结扎后心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内关和膈俞穴位埋针治疗均可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内关埋针效果最明显(P<0.05)。揭示内关、膈俞穴位埋针均可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改善缺血心肌的损伤,且内关优于膈俞。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以补益肝肾立法的补骨脂汤及以补肾阳立法的骨松宝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SOP)的骨密度(BMD)、细胞因子(TNF、IGF—Ⅱ、IL—6)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检测50例SOP腰椎侧位、股骨Ward's区BMD、血清IL—6、TNF、IGF—Ⅱ,并与50例骨松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以上3种细胞因子都参与了SOP的病理进程,补骨脂汤的增加骨形成的作用优于骨松宝,两者均能降低IL—6及TNF的病理性增高,适度地提高IGF—Ⅱ值。结论:提示以补肝肾立法的补骨脂汤对IL—6,TNF,IGF—Ⅱ的良性化作用是其影响骨代谢,治疗SOP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