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01.
目的:阐述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基因rs239222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肾移植后急性排异(acute rejection,A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例肾移植患者,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排异分为急性排异(acute rejection, AR)组69例和非AR组131例。通过二代测序对VCAM1 rs2392221基因型进行检测。采用5个遗传模型分析VCAM1 rs2392221对AR的影响。结合临床和人口统计学数据,评估VCAM1 rs2392221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的关联。结果:5个遗传模型研究显示VCAM1 rs2392221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显著相关,共显性模型 CC vs. CT:OR=3.71,95%CI:1.82~7.58;CC vs. TT:OR=5.41,95%CI:1.14~25.75,P < 0.001;显性模型 OR=3.90,95%CI:1.97~7.72,P < 0.001;隐性模型 OR=3.57,95%CI:0.77~16.54,P = 0.357;超显性模型OR=3.31,95%CI:1.65~6.65,P=0.002; 加性模型 OR=3.04,95%CI:1.70~5.43,P=0.034。结论:VCAM1 rs2392221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的发生显著相关,检测VCAM1 rs2392221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排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并比较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微囊化处理与单纯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至大鼠损伤脊髓及大鼠单纯脊髓损伤3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5/2005-05在九江学院医学科研中心完成。①制备不同移植材料:取10只成年家兔双侧完整坐骨神经制备细胞悬液;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微囊化处理,将细胞浓度调整为(2.0-2.5)&;#215;10^6L^-1后与15g/L海藻酸钠生理盐水溶液混合,经双腔喷头将海藻酸钠-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混合液喷入20mmol/L的氯化钡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生理盐水洗涤2次。②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制作:取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组(微囊化组);单纯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组(单纯悬液组)和单纯损伤组,每组30只。健康SD大鼠腹腔麻醉(30mg/kg)成功后,以T10为中心,暴露T10棘突及椎板,作脊髓右半侧横向切开,并去除约2min脊髓组织。立即在损伤腔内植入约2mm&;#215;2mm&;#215;2mm的明胶海绵作为填充支架,微囊化组在明胶海绵上吸附10μL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单纯悬液组在明胶海绵上吸附10μL单纯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单纯损伤组不做任何移植。③神经生长因子检测:于移植后1,3,7,14,28d,取出大鼠脊髓损伤平面为中心的2cm脊髓标本,每组6个标本共18张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神经生长因子染色以细胞浆呈明显的棕黄色为阳性染色。分别计算每平方毫米阳性神经细胞数。 结果:9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测定结果:微囊组在1,3,7,14,28d均高于单纯损伤组和单纯悬液组;在第7,14,28天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和单纯悬液组[7d:(28.55&;#177;2.26),(7.65&;#177;3.35),(19.35&;#177;.2.39)个/mm^2;14d:(30.52&;#177;3.51),(8.10&;#177;2.45)(20.45&;#177;3.45)个/mm^2;28d:(27.50&;#177;4.50)。(6.59&;#177;3.85).(17.50&;#177;4.65)个/mm^2,P〈0.01或0.05];第14天达到顶峰(P〈0.01)。②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微囊组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脊髓前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白质和灰质也可见阳性颗粒。 结论: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囊化处理后大鼠损伤脊髓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高于单纯细胞悬液移植和单纯损伤组,更有利于损伤脊髓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103.
微囊化异种许旺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具有许旺细胞的周围神经损伤后,能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是同种神经组织移植存在供体来源受限和供体损伤的限制;异种神经组织移植存在免疫抑制和排斥反应.微囊技术是一种良好的免疫隔离手段,探讨用微囊化处理的异种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能否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解决供体来源问题,以便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4-01/2004-10关于脊髓损伤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chwann cells,transplantation,xenogenic,spinal cord iniury",并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4-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许旺细胞,移植,异种,脊髓损伤".限定自由词为"微囊化"及"大鼠".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脊髓损伤修复的中外研究原著性文献30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性文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著的文献.资料提炼30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22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予以综述.资料综合轴突再生障碍是脊髓损伤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把具有许旺细胞的周围神经移植到损伤脊髓中,能促进脊髓的修复,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微囊是一个免疫隔离载体,把微囊技术应用到脊髓损伤修复中,有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证明能大大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结论由于微囊可克服组织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使得用异种细胞和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疾病成为可能,从而有望解决同种组织细胞移植的供体来源短缺、移植排斥反应等难题.  相似文献   
104.
基质金属蛋白酶-7与喉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实验研究.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和一所市级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材料:实验于2002-04/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为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7多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试剂盒.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蜡块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的表达,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35例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冻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主要结局观察: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喉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0例喉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1%(54/70),癌旁非癌组织为5.7%(4/70)(P<0.01).35例冻存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74.3%(24/35),癌旁非癌组织为5.7%(2/35)(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在浸润深度为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并且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Western-blot显示28 ku(基质金属蛋白酶-7酶原)和19 ku(活化型MMP-7)条带吸光度值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强阳性组预后较弱阳性组及阴性组恶劣(Log-rank=4.755 9,8.951 3;P=0.029 2,0.002 8).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7与喉鳞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喉鳞癌浸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5.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体温升高的影响因素,为EMR或ESD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09例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MR或ESD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体温分为A组(T<37℃)和B组(T≥37℃)。对比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内镜类型、病灶部位,是否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较术前术后炎症指标变化。结果:A组与B组肿瘤大小和内镜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ESD术患者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A、B两组行EMR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是否应用抗菌药物,A组、B组以及全部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中性粒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ESD术及病灶较大患者内镜后更易发热。EMR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未降低术后发热率,因此EMR术无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6.
自1995年6月~2000年6月,我科门诊运用手法复位,结合超短波疗法治疗腰椎后关节错位,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20例患者,男84例,女36例,年龄19~68岁,L4-5关节56例,L5~S1关节47例,L4-5、L5~S1双关节17例;病程2~13d,有明确扭伤史的89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的各资料经对经无明显差具有可比性。1.2方法(1)治疗组:患者俯卧,医者先用右手拇指指腹在腰部痛点及附近区域点按,力度…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治疗风寒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风寒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组采用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McGill(VAS评分、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并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细致规范的专科护理并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细致规范的专科护理后,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住院疗效满意、疼痛缓解明显、住院时间缩短(3~5 d)、住院费用降低,无一例神经损伤,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规范的健康教育,系统、科学的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广安市2008-2010年的麻疹疫情,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8-2010年广安市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共报告麻疹40例,3年平均发病率0.29/10万;男∶女=2.08∶1;病例主要分布于0~14岁儿童,占85.00%;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7.50%,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7.5%、12.5%。免疫空白32人,占80.0%。结论广安市儿童为麻疹的高发人群,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提高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0.
绍兴市某医院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小华 《医学与社会》2011,24(1):85-86,105
目的:探讨精神病的社区防治及护理方法,使精神病人在社区尽快康复,重返社会,从而降低精神病的复发率和社会肇事率,提高慢性精神病人的社会和劳动适应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方法:依靠街道、社区的帮助,将散居的精神病人组织起来,开展以免费药物治疗、工娱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并加强家庭护理。结果:经过3年多的社区康复治疗及护理,365例患者中,好转324例(精神病人危险性评估[1]0级318例、1级6例),好转率达88.8%。结论: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治疗效果好,费用较住院低,且降低了精神病的复发率和社会肇事率,应积极推广社会化、综合性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