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2007年对北京市的政府工作人员、社会民众、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的关于医患关系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医患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法律成因主要表现为医疗立法不完备、医疗主体依法行医或就医的意识与能力不强以及医疗纠纷处理法律制度不健全.对此提出了加强卫生立法工作以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提升医患双方依法行医和依法就医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和患者权利保障制度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二室模型在血浆置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血浆置换时人体血浆胆红素浓度随血浆置换量的变化规律 ,实验上采用定时方法测量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时体内血浆中的胆红素浓度 ,理论上根据血浆置换原理 ,建立了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 ,导出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与血浆置换量的关系式。结果 :血浆置换的二室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差别很小 ,说明胆红素浓度的理论模拟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示 :该模型的解析表达式较好地反映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规律 ,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模型与血浆胆红素浓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随血浆置换量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大夫制定合理的血浆置换用量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立血浆置换的数学模型,导出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与血浆置换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对实验测量值的拟合确定模型参数。结果:通过与47例血浆置换的实验测量值比较,该模型的解析表达式较好地反映了血浆置换过程中胆红素浓度的实际变化规律。结论:胆红素浓度随血浆置换量的变化成指数衰减规律。随着血浆置换量的增加,胆红素浓度下降的速度逐渐减慢。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自定值均值和谐波分析方法,以Hodgkin-Huxley方程为模型对动作电位进行拟合的方法,对鲫鱼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进行分析.实践表明,自定位均值方法对于实验数据标准化是有效和精确的.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进行谐波分析的结果表明,在EPSP中占主导成份的是几个低频波,这将为进一步分析EPSP提供简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脾虚证结肠动力及胃肠肽和一氧化氮合酶改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对脾虚证胃肠道电一机械活动的研究多集中于上消化道[1-5],对下消化道的研究尚不多见[6-8].  相似文献   
16.
对复杂的肾代谢系统进行简化,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上借助MATLAB软件,对不同的肾功能的代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肾的代谢过程,探讨其规律,据此对复杂肾代谢系统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作为社会中敏感而特定的人际关系,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基于此,首都医科大学承担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医患关系对构建和谐北京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课题.课题组历时2年在北京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272份.本次调研表明: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复杂的,而患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因素、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和其他凶素等方面对北京市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凶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因素包括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卫生投入不足、药品价格制定过高、政府的医疗监督责任不到位;医方因素包括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令人满意、医院的诊疗效果不好、诊疗巾知情同意做得小好、医院存在过度医疗现象;患方因素包括对诊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承担不起医疗化费、维权意识增强、对医方不信任、医疗风险意识差、参与医疗的意识增强;其他因素包括解决医疗纠纷的法规不完善、少数媒体出现社会功能弱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脾虚证胃肠动力学与胃肠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实验性脾虚证与胃肠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银球三电极和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分别记录实验性脾虚证(以厚朴、枳实、大黄煎剂造模)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空肠电和机械活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析了上述部位免疫反应(immunoreactive,ir)胃肠肽(ir-SP、ir-VIP、ir-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大鼠各部位运动节律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其电活动的最小振幅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运动节律与运动总振幅指数的相关性因部位不同而异。脾虚大鼠十二指肠运动亢进,幅值增高,小肠运动一个移行性综合运动(MMC)周期缩短。脾虚大鼠胃窦ir-SP、ir-VIP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脾虚组十二指肠 ir-SP 和 ir-VIP 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肠只有 ir-SP 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脾虚组十二指肠 ir-SP 含量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各部位 ir-CGRP 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虚大鼠胃及小肠上段 ir-SP、ir-VIP 含量的改变可能与脾虚证胃肠动力失调、吸收不良、泄泻及津液涸竭等症状有一定关系,加味四君子汤对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肠肽分泌异常及胃肠电——机械活动的修复均有一定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1.实验目的、目标:有关体表胃肠电与体内胃肠平滑肌电-机械的关系以及消化道粘膜胃肠肽变化尚缺乏系统研究,而做到胃肠电-机械活动信号同步计算机实时监测并与胃肠肽三者做相关分析,在胃肠病及脾虚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仍是一个空白。本项目的长远目标是系统研究脾虚动物胃肠电-机械活动与胃肠肽变化的规律和相关关系。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观察和研究脾虚大鼠上消化道电-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