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89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加,内科治疗特别是以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大大延缓了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病理发展过程,提高了患者远期存活率.但内科治疗仍无法阻止患者进展为顽固性HF阶段[1].随着外科技术及器官保护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技术日益成熟,并成功挽救了部分晚期顽固性HF患者[2],但其无法广泛应用于HF的外科治疗中.心脏辅助装置早期应用于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维持患者基本循环功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心脏反搏辅助装置,主要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主动脉旁反搏装置(PACD)两种,现就其历史、原理、应用及前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43.
389例先天性心脏病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199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右胸小切口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心内直视手术389例。年龄1.5~57岁,平均13.5岁。体质量7.6~68 kg,平均24.5 kg。手术切口后缘自右腋中线第3肋间处,向前下斜行达锁骨中线第6肋间处做8~12 cm弧形切口,第4肋间入胸。手术方式:房间隔缺损修补15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50例,部分房室隔缺损矫治8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4例;法洛三联症矫治32例,法洛四联症矫治5例以及其他畸形矫治13例。随机选择同期常规手术(胸正中切口)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监护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死亡4例(1.03%),2例死于术后脑栓塞,另外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结论:右胸小切口手术入路,可安全有效地行常见先心病的矫治。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HD)矫治术中体外循环(ECC)管理方法及重要脏器的保护措施。方法:对27例复杂性CHD患儿根据畸形的复杂程度和手术时间的长短,采用浅、中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中度血液稀释,术中维持灌注流量150~180ml/kg·min,控制预充量,体外循环中进行超滤,加强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结果:体外循环时间68—1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128min,尿量100—420ml,均顺利停机。结论:高钾含磷酸肌酸钠冷晶体停搏液为心肌提供有效的保护,ECC中维持满意的MAP,应用白蛋白、乌司他丁、甲基强的松龙和超滤等有助于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移抑制基因Kiss-1表达下调或缺失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兔抗人单克隆抗体Kiss-1蛋白metastin(45-54)-NH2和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术后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Kiss-1的表达和肿瘤间质及癌旁组织淋巴管生成情况。结果①NSCLC组织内淋巴结阳性组Kiss-1的表达阳性率为39.4%(13/33),淋巴结阴性组Kiss-1的表达阳性率为91.4%(32/3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肿瘤组织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平均值为15.73±0.74,淋巴结阴性患者LVD平均值为8.31±0.3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LVD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其相对危险度(RR)为2.065,95%可信区间(1.202,3.547)。而Kiss-1的表达下调无意义,P值为0.569,95%可信区间为(0.011,12.143)。二者之间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结论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下调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升主动脉瘤患者实施Bentall术治疗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的干预观察.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升主动脉瘤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n=40)和观察组(Bentall术,n=35)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chip)技术检测57例NSCLC患者术前外周血CEA mRNA;选择单克隆抗体CD31和CD34,采用免疫组化对肿瘤组织进行MVD计数。结果:57例NSCLC患者外周血CEA mRNA阳性表达率为61.4%;CD31和CD34显示的MVD结果分别为(29.7±12.1)条和(38.2±12.7)条,范围分别是10~61条和19~76条。CEA mRNA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NSCLC患者,其肿瘤MVD较高的则更容易发生外周血微转移。 相似文献
49.
50.
纵隔原发性内胚窦瘤(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生殖细胞瘤原发于纵隔者罕见,占纵隔肿瘤不及1%.而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简称 EST)或称卵黄囊瘤(YST)则更为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