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55篇 |
内科学 | 4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210篇 |
预防医学 | 139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3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目的 研究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地区鼠间汉坦病毒(HV)基因型差异.方法 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采用夹日法捕捉啮齿类动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技术对特异性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共捕获鼠类195只,10只携带HV.其中4只为汉滩型病毒(HTNV),6只为汉城型病毒(SEOV).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此次研究中的HV发生了一定变异,但并未发现新的亚型.结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宿主动物所携带的HV基因型包括HTN型和SEO型,对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2.
503.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激励造影剂微泡对浸润性乳腺癌病灶血流灌注的增强效应。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5例,在每次新辅助化疗结束后1 h内对病灶进行诊断超声激励造影剂微泡治疗,应用超声造影于治疗前后动态观察其血流灌注情况,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并获取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及曲线上升斜率。结果 5例患者共计进行11次新辅助化疗联合诊断超声激励微泡治疗。超声激励微泡治疗前3例乳腺癌病灶表现为向心性增强,中央部分有面积不等的灌注缺损区,造影剂分布不均匀;1例病灶表现为仅边缘区域有造影剂灌注;1例病灶表现为穿入性血流灌注显像。治疗后乳腺癌病灶灌注缺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造影剂灌注强度增加,造影剂分布较治疗前均匀,其中治疗后造影剂灌注较治疗前显著增强2次,造影剂灌注中等强度增强6次,造影剂灌注无明显变化3次。诊断超声激励微泡治疗后乳腺癌病灶的峰值强度由52.98±11.48增加到58.66±20.59,曲线上升斜率由0.68(0.40,1.20)增加到1.34(0.65,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3),但治疗前后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结论诊断超声激励造影剂微泡能够增加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灶的血流灌注量,加快血流灌注速度。 相似文献
505.
中医口译为此次全球疫情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医药事业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口译将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通过总结疫情背景下中医口译的新特点,从口译内容和口译策略两个层面分析全球疫情会诊室中医专场的口译案例材料,并从强调中西医文化间性、确立中医口译标准和培养中医口译人才三方面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0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发生胎儿窒息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55例ICP孕妇.诊断明确后立即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5-.酰甘油(TG)等指标.在整个妊娠期每周进行胎儿状况评估,并在分娩前48h行无应激试验评估胎儿状况,根据分娩时是否发生胎儿窒息分为窒息组29例和非窒息组126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液指标的差异、异常非应激试验发生率,以及分娩时胎儿高胆汁酸暴露时间、剖宫产率、引产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胎儿窒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ICP孕妇胎儿窒息发生率为18.7%(29/155)。窒息组和非窒息组TBA[(43.7±14.2)、(31.7±11.9)μmol/L]、TC[(281.0±49.4)、(251.3±53.2)mg/dL]、HDL[(52.4±13.3)、(63.8±11.2)mg/dLl、TG[(295.9±59.6)、(250.4±51.8)mg/dL]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时各项临床特征比较,窒息组胎儿高胆汁酸暴露时间明显长于非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A水平及暴露时间是胎儿窒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ICP孕妇TBA水平越高、胎儿暴露于高水平TBA的时间越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越大。1CP孕妇的TBA水平及持续时间是预测新生儿窒息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08.
509.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采用碳酸氢钠液规律含漱对口腔环境的影响。方法:以170例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浓度碳酸氢钠、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次数的漱口方案,采用pH值试纸测定漱口前后各个时间点HSCT患者口腔的pH值,分析不同含漱方法对口腔pH值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钠浓度、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次数等均对口腔pH值有影响,且口腔pH值均在漱口后60 min左右恢复至含漱前水平,与含漱方法无关。结论: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20 ml含漱15 s、间隔60 min连漱3次的含漱方案对HSCT患者口腔环境碱化更显著,更有利于预防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5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27例发病时间≤7 d、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6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3例。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综合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并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①327例患者中,99例为IMT正常,40例为IMT增厚,188例为粥样斑块形成。在188例斑块形成的患者中,易损斑块组82例,非易损斑块组106例。②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3.6、22.3、28.6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分别为40.4%(40/99)、70.0%(28/40)、75.5%(142/188)。除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间HHc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易损斑块组血浆Hcy浓度和HHcy发生率分别为28.9μmol/L和82.9%,高于非易损斑块组的23.4μmol/L和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浓度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4~1.25)结论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之升高。H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