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目的 探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足、小腿等部软组织缺损15例,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需要设计并制备皮瓣:观察皮瓣色泽、张力、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情况.结果 15例移植皮瓣术后全部成活,3例患者术后皮瓣显示苍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缓慢,3 d后缓解.2例皮瓣远端缝合口边缘发黑,3周后脱痂,深层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皮瓣愈合好,无骨髓炎及感染复发病例,臃肿逐渐消退,外形满意.皮瓣一期愈合13例,占86.66,延迟愈合2例,占13.33%.其中顺行皮瓣移植者6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3.33%,逆行皮瓣移植者9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8.89%,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及足踝部皮瓣移植面积为(51.88±44.90)cm2,手部皮瓣移植面积为(9.71±5.06)cm2,2组样本皮瓣面积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选材灵活,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外形良好等特点,在皮瓣移植过程中,皮瓣面积的大小、无论是逆行或顺行移植对皮瓣的一期愈合率不构成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3.
产前超声检测对胎儿心脏病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发现胎儿的心脏畸形,而且能评价胎儿的心脏功能。能否准确评估胎儿心脏功能对于早期做出正确临床诊断,确定产前的护理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产前超声检测在妊娠期对胎儿心脏功能进行准确诊断,不仅能指导临床治疗决策,而且对优生优育也具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表现及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我院169例经我院诊治的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且随访资料完整者,通过超声图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对比,查找误诊、漏诊原因。结果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胆囊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超声显像胆囊结石及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息肉类型的良恶性病变不易作出准确判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5.
<正>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较早应用于创伤患者,随着DCS理论在创伤患者的应用,重症创伤患者的治愈率逐渐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现将本院2011年1月救治的2例重症腹部创伤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6.
147.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AS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规范功能锻炼.定期临床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临床愈合.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7(5±1)个月.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6)分上升至平均(94±4)分.影像学检查假体位置良好.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患者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8.
三种高分子材料预防术后腹膜粘连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实验旨在对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1+ -CMC)、透明质酸钠、几丁聚糖3种高分子材料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效果进行比较。 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与方法:健康Wister大鼠120只,体重(220+30)g,雌雄不拘,随机均分为4组,各组均为10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RIF)组(5 μg/L TGF-β1)、阳性对照组(5 μg/L TGF-β1+10 μmol/L贝那普利)、SSD组(5 μg/L TGF-β1+10.00 μmol/L SSD)、SSD+DKK-1组(5 μg/L TGF-β1+10.00 μmol/L SSD+100 μg/L DKK-1)。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相对表达量。 结果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细胞有序、紧密排列,RIF组细胞呈现出长梭形且细胞排列分散;阳性对照组、SSD组和SSD+DKK-1组中长梭形细胞较RIF组减少且细胞分散程度降低。RIF组E-cadherin荧光斑低于对照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SSD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RIF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RIF组(P<0.05)。SSD+DKK-1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SSD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SSD组(P<0.05)。 结论SSD可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途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通过生长转化因子-β3(TGF-β3)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后,以脱钙骨基质(DBM)为载体共同修复软骨缺损。方法首先在将BMSC和DBM在体外混合培养21d,实验组中加入TGF-β3转染后的p3BMSC,对照组中加入未转染的p3BMSC,7、14、21d取出DBM块,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L(Ⅱ)、COL(X)和Aggrecan的量,第21天取出的DBM晾干后称重,计算净增长重量。然后将经过体外混合培养7d的DBM植入兔的软骨缺损模型中,实验组在培养的过程中加入转染后的BMSC,对照组加入未经转染的BMSC。3、6、9周处死后取材,进行肉眼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在体外的混合培养的实验中,TGF-β3转染后的BMSC能显著的增加DBM上的软骨生成量,增加量约为对照组的6倍。同时还大大增加了正常软骨基质COL(Ⅱ),COL(X)和Aggrecan的产生。在体内实验中,加入TGF-β3转染后BMSC的实验组的软骨修复效果明显好于未加入TGF-β3的对照组。结论TGF-β3转染BMSC后,再联合DBM,有更强和迅速的软骨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