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背景:静脉移植和骨骼肌移植作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已有多年。 目的:比较自体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与常规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效果。 设计:随机比较观察实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实验室。 材料: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2.5公斤。 方法:10只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将每只动物的右侧面神经颊支制作成2cm缺损模型,分别用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材料(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组)和常规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材料(常规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组)进行修复。6个月后用电生理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每只动物双侧面神经诱发的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对两组间的双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潜伏期比以及有髓神经纤维数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间再生神经在功能恢复和组织形态恢复这两方面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与常规静脉相比,翻转静脉移植不能确保有更好的神经再生,在修复神经缺损时不必应用翻转静脉,尤其不必应用于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中。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构建并评价左髂总静脉(LCIV)受压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按年龄-性别1∶1进行匹配。根据CT横断面上所测LCIV和右髂总静脉最小短径计算LCIV受压比例。采用Padua量表评分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k折交叉验证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治疗组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70例,年龄(57.1±16.9)岁(22~88岁)。治疗组、对照组LCIV受压比例分别为(77.10±12.88)%、(42.11±21.22)%(P<0.01),LCIV受压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呈相关性,并与VTE危险因素间存在协同作用。所构建预测模型:P(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概率)=exp(logit P)/[1+exp(logit P)],logit P=-9.07+0.61×VTE危险因素评分+0.13×LCIV受压比例。logit 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0.908~0.97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为P=0.563,k折交叉验证训练准确度为0.871±0.007,预测准确度为0.844±0.048。结论 基于LCIV受压比例和Padua危险因素评分所建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