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WT1致敏树突状细胞激活CTLs对HL60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分别负载WT1多肽抗原及HL60细胞冻融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产生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HL60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联合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及rh-sCD40L等细胞因子,诱导扩增自健康人外周血获取的单核细胞,培养出DCs,分别用WT1多肽抗原及冻融抗原冲击致敏,激活淋巴细胞。实验分4组WT1多肽致敏DCs为实验组A,HL60细胞冻融抗原致敏DCs为实验组B,未致敏DCs组为对照组A,单核细胞组为对照组B,LDH释放法检测CTLs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培养出具有典型特征的DCs,表达CD40达96%,CD80达77%,CD1α达69%,CD86达97%,体外能诱导强烈的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结胞增殖反应。在效靶比为20∶1时,WT1多肽致敏DCs组时HL60细胞杀伤率为89.1%,冻融抗原负载DCs组为90.6%,未致敏DCs组为32.8%,单核细胞组为26.1%。以下多肽或冻融抗原负载DCs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更强的杀伤效应,P<0.01。结论WT1多肽抗原及HL60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s均能有效诱导T细胞抗白血病作用,为临床研制DCs疫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N-端肽段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MMP-11,获得人源性MMP-11融合蛋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利用体外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上构成重组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MMP-11,并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结果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特异性DNA片段,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已将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N-端肽段的cDNA片段正确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融合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证实相对分子量大小为4550。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MMP-11N-端肽段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MMP-11,获得相对分子量为4550的GST-MMP-1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抗人MMP-11抗体及其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快速诊断及临床疗效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 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NB4细胞,应用 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 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8μmoL/L 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 NB4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药物(16μmol/L)作用48~60h 在 Hoechst 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改变。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 NB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这为冬凌草甲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4.
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 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NB4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 TRAP- PCR- 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 NB4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抑制 NB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浓度2 000 U/ml的α干扰素与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α干扰素与阿糖胞苷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降低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α干扰素与阿糖胞苷联合应用对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6.
冬凌草甲素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对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翻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7.
三氧化二砷对RAJI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RAJI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三氧化二砷可显著地降低RAJI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三氧化二砷能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
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 1名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0例 ,接受去白细胞输血 ;对照组 31例接受常规输血 ,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对两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检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T4、T4 /T8、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与常规的输血方法相比 ,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 ORI)对淋巴细胞白血病Nalm-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ORI(0~48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alm-6细胞0、24、48及72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DNA梯状条带,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poly(ADP-ribose) polymerase)]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对凋亡调节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6 μmol/L的ORI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药物作用48 h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可见明显的DNA梯状条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3被活化出现相对分子质量20×103的亚单位,同时PARP被裂解出现相对分子质量89×103的亚单位片段.同时,药物作用48 h后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ORI能显著抑制Nalm-6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通过激活Caspase-3以及降低Bcl-2、升高Bax的表达水平是ORI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这些结果表明ORI是一种潜在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90.
患者男,51岁,上腹部胀痛4个月,颈项、躯干、双大腿结节、斑块1个月。当地多家医院行胃肠道相关检查,并予对症处理,治疗效果不佳。腹部皮肤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下层和皮下脂肪小叶内大量增生的小血管腔内填塞中等偏大异形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标记:血管腔内异形细胞CD2(+++)、CD4(-)、CD8(-)、CD3ε胞质(++)、CD99(++)、CD43(+++)、CD56(+++)、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穿孔素(++)、EBER(+++)、CD20(-)、CD79a(-)、CD30(-)、细胞角蛋白(-)、S100(-)、CD68(-)、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诊断:以胃肠道症状首发伴有皮肤表现的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给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地塞米松 + 依托泊苷方案化疗,病情得到迅速控制,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