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0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735篇
内科学   408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340篇
综合类   1258篇
预防医学   478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584篇
  17篇
中国医学   684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感量表(UCL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9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和恋爱状况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P < 0.0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 < 0.01),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他支持因子呈负相关(P < 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 < 0.01)。结论孤独感是导致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从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社会和家庭应该给予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调研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8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有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文拉法辛治疗;试验组40例焦虑症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干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试验组焦虑症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53.
54.
氧化苦参碱抑制人肝癌细胞EGF和EGFR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株BEL-7402在37℃、5%CO2条件下培养、传代。按氧化苦参碱浓度分为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3组,对照组不加氧化苦参碱,每组设6个平行孔,每孔加入细胞1×105/ml,培养24h、48h和72h,分别进行EGF及EGFR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均抑制EGF和EGFR在人肝癌细胞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EGF和EGFR表达阳性率下降显著,在1000μg/ml组24h、48h和72h的EGF和EGFR阳性率均较500μg/ml组和250μg/ml组同时段的阳性率下降显著(P〈0.05,P〈0.01)。500μg/ml组和250μg/ml组同时段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对EGF和EGFR的抑制途径可能是其抗肝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
军事飞行学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空军某航空大学近年军事飞行学员医学停飞病征(疾病或体征)特点,为今后军事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和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对近年空军航空大学医学停飞的614名飞行学员按照所患疾病或病征及病征所隶属体检科室(专业)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614名医学停飞学员共涉及病征90余种.飞行学员停飞病征排前10位的是视力不足超标、血压超标、频发心律失常、外伤(骨折)、腰椎间盘病变、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胆囊息肉、晕厥及其他心电图异常.医学停飞病征所涉及体检科室(专业)排序依次为眼科、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放射科检查和检验科检查,其中以眼科和内科病征为主,分别占全部医学停飞病征的50.00%、14.86%. 结论 导致在校军事飞行学员医学停飞的主要病征是视力不足超标、血压超标.针对飞行人员职业特点,普及航空医学教育,加强卫生监督,加强可变的功能性病征的矫治、训练,采取积极保护性的干预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对降低在校飞行学员的医学停飞率,提高军事飞行学员的成才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继发脑血管痉挛(CVS)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43例原发性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予以微量泵静脉推注尼莫地平0.5—0.8mg/h,对照组21例,予以口服尼莫地平片60mg/d,分3次口服;21d为1个疗程。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动脉的收缩峰速度,观察两组CVS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峰速度明显减慢[分别为(98.56±17.25)、(75.89±12.58)、(51.21±3.02)cm/s],与治疗前[分别为(128.26±21.32)、(99.23±19.79)、(54.57±3.48)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CA、ACA在治疗后第14天[(103.83±16.01)、(84.14±14.21)cm/s],PCA在治疗后第21天[(52.78±2.84)cm/s]收缩峰速度明显减慢,与治疗前[分别为(126.98±21.44)、(98.54±18.79)、(54.66±3.26)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MCA、ACA、PCA收缩峰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静脉推注尼莫地平治疗SAH后继发CVS安全有效,且优于口服尼莫地平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使用Allen’s击打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以及褪黑素治疗组(Mel组), 通过BMS评分观察小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嗜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及焦虑状态,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抑炎因子IL-4的基因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的数量,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激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SCI组小鼠比较, Mel组小鼠伤后21 d(3.17±0.75比2.17±0.75)和伤后28 d的BMS评分(3.83±0.75比2.50±0.55)高于SCI组(t=-2.301、-3.508, P<0.05)。Mel组的悬尾实验(126.82±21.43比174.36±14.91)和糖水偏嗜实验(70.39±6.94比58.3...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2年8月收治9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29.4岁。病程1~36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伴有肥胖和毛发浓密者7例,感染3例,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2例。病灶切除后创面范围3 cm×3 cm~8 cm×4 cm,深度3~5 cm、达肛周或尾骨;伴有肛周脓肿形成2例,尾骨炎性水肿1例。术中扩大切除,设计并切取臀部左、右两侧筋膜组织瓣及皮瓣,范围均为3.0 cm×1.5 cm~8.0 cm×2.0 cm。创面底部放置“十”字引流管,筋膜组织瓣及皮瓣推进分3层缝合,即筋膜层“8”字缝合、真皮层内倒刺线减张缝合、皮肤间断缝合。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无窦道复发,臀沟外形满意,臀部两侧对称,局部切口瘢痕隐蔽,外形破坏最小。结论 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可有效填塞腔隙,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3对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及其配偶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52对,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51对,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产后42 d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初产妇对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满意度评分、产后3 d及42 d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升产妇对配偶参与母乳喂养的满意度,进而促进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内疝致小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4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内疝致小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进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5例病人中Petersen疝9例,小肠系膜裂孔疝6例。发生内疝与胃癌根治术间隔时间为10(1~63)个月。12例病人入院后行急诊开放手术治疗,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开放手术治疗。7例Petersen疝病人经小肠复位后血供恢复,仅缝合关闭Petersen间隙;另2例病人术中证实小肠坏死,行坏死小肠切除、缝合关闭Petersen间隙。6例小肠系膜裂孔疝中,5例行内疝复位、间断缝合系膜间隙,1例病人术中证实末端回肠绞窄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缝合关闭系膜裂孔。所有病人术后均未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Ⅲ级或以上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8.8±1.6)d。随访44(6~85)个月,2例间断缝合小肠系膜间隙病人再次出现小肠系膜裂孔疝。结论 临床中一旦怀疑内疝应尽早完善腹部CT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建议在胃癌根治术中常规使用不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关闭系膜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