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宫腔镜手术模拟系统是用来模拟妇产科临床医生进行宫腔镜手术的虚拟仿真系统,可通过控制膨宫液的流量、控制宫腔镜在子宫内的进出、调节宫腔镜镜头的旋转、模拟宫腔镜操作器械的使用等来进行妇科宫腔镜手术操作,包括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宫腔镜下胚胎残留病灶切除术以及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切除术等。操作时有力的反馈手感,操作的结果会及时在电脑屏幕显现,如果操作不当可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多线治疗失败后进行阿帕替尼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阿帕替尼单药化疗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结果 29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由于血小板降低而停止用药,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共27例.2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1个月(1.0~6.1个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PFS为3.10个月,阿帕替尼单药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3.4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12例,ORR为11.11%,DCR为55.5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化疗方案数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化疗后患者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2例(6.90%),高血压2例(6.90%),低血小板血症1例(3.45%).结论 阿帕替尼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3组,即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和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组(C组),每组20例。监测各组镇痛效果、麻醉监测指标(MAP、HR、SPO2)、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扩张程度等。结果:A、B组术中麻醉监测指标(MAP、HR)波动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B、C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宫颈扩张程度、定向力恢复的时间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MIF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EMs组织中的MIF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MI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内膜(P0.05);VEG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同样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内膜(P0.05);MIF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IF和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提示MIF与VEGF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生长。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疗效,探索结直肠癌的解救化疗方案。  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13年3月本院经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7例,分析化疗的有效率(RR)及无进展生存(PFS)。  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13.51%(5/37),5例PR,12例SD,20例PD;以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方案总有效率略高于其他方案(17.64% vs. 10.00%,P=0.64),未延长PFS(2.00个月vs. 1.63个月,HR=0.79,95%CI:0.35~1.78,P=0.58);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效率略高于其他方案(16.67% vs. 12.00%,P=0.34),未延长PFS(1.58个月vs. 1.90个月,HR=2.24,95%CI:0.98~5.12,P=0.06)。  结论  以培美曲塞或雷替曲塞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肝转移患者18例,明确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规律栓塞化疗患者10例,有效率10%,1例 PR,6例 SD,3例 PD;不规律栓塞化疗患者8例。全组中位生存期(OS)7.14个月,规律介入治疗组长于不规律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14.33个月 vs 5.71个月,HR:0.28,95%CI:0.06~1.20,P =0.08)。结论:介入治疗可能是原发性十二指肠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VEGF、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40例(包括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20例及外阴硬化性苔藓20例)、VIN20例及外阴鳞状细胞癌20例中的表达。结果 VEGF在VIN中阳性表达率为35%,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0%,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MVD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MVD值为20.80,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MVD值为29.4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MVD值为17.40,在VIN中MVD值为38.90,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MVD值为46.85,各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VEGF促进了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新血管生成,在外阴癌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外阴硬化性苔藓中存在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8.
FADD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估计其预后。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卵巢癌、15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FADD的表达,并分析卵巢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正常卵巢组织中FADD阳性表达率为87.5%,卵巢良性肿瘤阳性表达率为73.3%,卵巢癌阳性表达率为32.3%,正常卵巢与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正常卵巢与卵巢良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各组标本中FADD的表达阳性程度较低,并以弱阳性为主(共36例),阳性共11例,强阳性标本数为0。③FADD的阳性表达率在Ⅰ期、Ⅱ期及Ⅲ期和Ⅳ期合并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ADD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01)。④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的FADD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⑤浆液性囊腺癌阳性表达率为31.8%;非浆液性囊腺癌阳性表达率为33.3%。两组FADD的表达无显著性(P>0.05)。结论:FADD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其表达率的高低可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估计卵巢癌的预后,为基因水平治疗卵巢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