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情况及其困难与需求,为疾控机构改革发展和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四川省省、市、县3级疾控机构,对其领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44家疾控机构共3435人,其中省级753人,市级平均99人,县级平均50人。每万人拥有省级疾控人员0.09人、市级疾控人员0.08~0.75人,县级疾控人员0.43~4人。2004年需要上级协助处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市级平均有2.3起,县级平均有1.87起。经费紧张和人才缺乏是疾控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突发事件处理和急性传染病控制,主要的需求是培训和学习。结论需大力加强对四川省疾控机构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掌握四川省炭疽发病现况、流行特征及机构报告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8年炭疽报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畜牧养殖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炭疽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8较2017上升108.31%。2008-2018年仅甘阿凉三州报告发病,甘孜发病数占比逐年增加。仅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发病。所有牧区均发病,病例数占78.57%。发病数前三县均为牧区(若尔盖、红原、石渠)。发病率随牛饲养量增加而增大(r=0.951,P=0.004)。发病到诊断平均时间8天。县级及以下机构上报病例数占91.47%,且疑似病例占比高于州级及以上机构。累计共报告5起突发事件,接触感染病例占92.86%。结论 发病有地域性,阿坝向甘孜有扩散趋势,散发为主,偶见暴发。牧区为防控重点,提高当地实验室水平,减少疑似病例上报。加强联防联控,特别是疫情发生后要彻底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73.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屠宰过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屠宰过程中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危险环节。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调查方法,病例为发病前有屠宰病死猪史的患者(病原学诊断或临床诊断),对照为与患者共同屠宰过病死猪的健康人,调查两者在屠宰中的不同环节和接触方式的差异。结果病例66例,对照74例,各因素及其OR的95%可行限分别为屠宰过程中的开膛(OR2.2~9.4)、掏内脏(OR2.2~9.2)、清洗内脏(OR1.01~4.5)、开边分块(OR1.6~6.6),以及接触内脏(OR1.7~8.1)、血液(OR1.6~8.0)、猪肉(OR1.4~5.9)、皮肤(OR1.2~6.1),身上有伤口(OR4.1~24)、屠宰时受伤(OR1.5~16)。结论屠宰过程中的开膛、掏内脏、清洗内脏和开边分块,以及接触内脏、血液、猪肉和皮肤,身上有伤口、屠宰时受伤为危险因素。禁止屠宰病死猪,在屠宰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74.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影响人员素质的相关因素,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表对全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结果: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省市县3级疾控机构共202个,疾控人员共11144人,本科以上、大专、中专学历分别占10.06%,32.30%,40.02%,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占6.32%,33.08%,39.55%,从事流病、检验、后勤及其他分别占58.44%,13.09%,28.46%,有学历人员中,69.89%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学历。结论:我省疾控队伍结构不合理、疾控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普遍偏低、相应配套管理措施不健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 2013-2014年结合鼠疫监测工作,在攀枝花市西区的格里坪镇和仁和区福田镇采集犬血清,对捕获鼠类采集肝脏和脾脏组织及其体表寄生蚤,检测鼠疫菌和鼠疫抗体,统计分析动物分布情况和检测结果。结果 2013-2014年鼠疫宿主动物调查室内布放鼠笼1106个,捕获鼠类62只(褐家鼠39只、小家鼠23只),密度为5.61%,野外布放鼠夹898夹,捕获褐家鼠5只,密度为0.56%;鼠体染蚤率为7.46%,蚤指数为0.18;鼠血清检测均为阴性。采集犬血清204份,鼠疫F1抗体阳性9份,阳性率为4.41%。结论攀枝花市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可能性大,应加强鼠疫监测,积极开展疫源地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是否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方法 应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方法,调查宿主动物及媒介蚤携带鼠疫菌的状况.结果 四川省德格县境内调查发现宿主动物10目30种(亚种);常见宿主动物为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鼠兔,发现蚤类3科7属7种,喜马拉雅旱獭为鼠疫菌主要储存宿主,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为主要媒介,分离鼠疫菌13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8份,牧犬血清最高滴度1:10 240,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阳性19份,旱獭最高滴度1:409 600.四川省德格县境内鼠疫疫源地面积约4545 km2.结论 四川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7.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江油市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高发原因 ,为该地提供科学防治钩体病依据。方法 对钩体病传染源—田间小动物密度、构成 ,和猪、牛带菌状况调查 ;自然人群、牛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田间小动物 (啮齿目、食虫目 )平均密度 6 6 9% ;黑线姬鼠平均构成 80 2 4 % ,平均带菌率 16 2 4 %。自然人群抗体阳性率 2 0 0 0年为 19 88% ,2 0 0 1年为 10 14 %。结论 黑线姬鼠构成及其带菌率高 ,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人群抗体水平低 ;二者是江油市钩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四川省疾控机构人员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能力现状,探讨加强疾控人员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为建立能力模型和疾控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04分层随机抽取四川省省、市、县3级49个疾控机构,2138名疾控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流病、检验及其他人员分别占65.1%、18.9%和16.0%。省、市、县疾控人员完全能或借助字典能看懂外文资料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9.3%、29.6%和12.9%;对常用办公软件操作熟练或一般的比例分别为87.7%、67.0%和40.8%;5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的人数构成比分别为66.7%、40.7%和13.9%;对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熟练或一般的比例分别为66.0%、44.5%和26.8%;2003-2004年参与疫情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平均起数分别为1.1、4.8和4.1。结论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能力水平总体上尚处在一个较为低下的水平,需进一步分层分专业有针对性的对疾控人员进行培训,尽快提高疾控专业人员的能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以有利应对日益严峻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对策。方法按照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结果 2005-2010年调查发现:啮齿动物2科3属11种,检测犬血清940份,阳性1份,鼠血清333份,病原学检测鼠类425份,鼠疫反向材料68份,媒介蚤2科2属2种6匹,均阴性。结论攀枝花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