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延误原因及治疗,提高对儿童外伤性髋脱位 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并随访了我院1990年-2001年收治的6例该病患儿。其中男性5例,女性 1例,<7岁1例,7~14岁5例。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3例,运动创伤1例。我院收治时病程3~4周4例, 4周以上2例。6例均行初开复位,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固定治疗。结果 5例获得3年以上的随访,1例 仅随访1.5年。优3例,良2例,可1例(合并股骨头坏死)。结论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 儿童极其罕见。易被忽视或治疗不当导致延误。陈旧性外伤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可行牵引 治疗,术中注意松解适当,减少创伤粘连,争取更好的效果。强调儿童外伤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手法闭合复位治疗简单、效果好,后遗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1970~1990年间,闭合复位治疗小儿先生性关节脱位469例,成功421例,经过1~15年平均9年的随访,发现33例髋臼发育不良。结果 33例均作了及时补救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治疗后需长期定时随访,至少要随访至小儿骨骼发育成熟期,一旦发现髋臼发育不良,需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3.
我院 1970~ 1990年采用闭合复位治疗 1月至 3岁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共计 46 9例 ,成功 42 1例 ,未成功的 48例则施行手术复位治疗。成功的 42 1例经过长时的定期随访复查 ,发现 17例早发髋臼发育不良和 15例后期出现髋臼发育不良 ,共计 3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 ,女 2 9例 ,男 3例 ;闭合复位治疗时年龄 1月至 2岁 ;出现髋臼发育不良时间 ,闭合复位成功后 1~ 15年 ;32例中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17岁。其中有 3例在闭合复位成功后的 10年间 ,定期复查 X线片均未见异常 ,但分别在 11年、12年和 15年后 ,即小儿青…  相似文献   
94.
Meyer发育不良(Meyer displasia),又称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dysplasia epiphysealis capitis femoris),是股骨头骨化中心以多点异常延迟出现的一种多无自觉症状的发育异常[1].由于这种异常多在2岁左右发生.X线表现酷似股骨头坏死,常被误诊为Perthes病而进行一些不必要的过度治疗.虽然国外已有数篇病例报道,但国内未见明显重视,为此,我们将最近确诊的1例Meyer发育不良患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背景:异体骨关节移植因难以克服的免疫排斥反应、与宿主骨愈合困难等问题在临床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如何降低其免疫原性、促进其再血管化及成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目的:观察复合钙磷骨水泥与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异体脱蛋白骨关节移植材料(CPC/ DPOA /rhVEGF/rhBMP-2)的免疫原性、成骨及再血管化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体内动物实验,于2006-03/09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自制犬的股骨下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体、DPOA/rhVEGF/rhBMP-2移植体及CPC/ DPOA /rhVEGF/rhBMP-2移植体。 方法:取36只杂交犬,麻醉后距膝关节面30 mm 处用线锯切断股骨制备骨缺损模型,然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植入CPC/rhVEGF/rhBMP-2/DPOA,rhVEGF/rhBMP-2/DPOA及单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体。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16周进行移植物X射线、组织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结果:术后4~16周,CPC/rhVEGF/rhBMP-2/DPOA移植组新骨形成及再血管化明显好于其他2组(P < 0.01),各时间点炎症反应较其他组轻(P < 0.01),Ⅰ型胶原免疫组化的面积积分吸光度值高于其他2组(P < 0.01)。术后2,4周CPC/rhVEGF/ rhBMP-2/DPOA移植组CD4/CD8比值低于其他2组(P < 0.01),术后8,16周3组CD4/CD8比值均较前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CPC/rhVEGF/rhBMP-2/ DPOA移植材料的免疫原性较低,可发生移植材料的早期再血管化和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
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治疗中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CF)的中远期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可能性因素.方法采用 Mckay 手术,术时以克氏针固定功能位,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430 例618足, 随访4~14 年,平均 8.6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 X 线检查进行评价:优318例 458 足;良80例113足;一般 32 例 47足;其中有平足14 例,足外翻2例,优良率92.57%.结论手术是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主要方法,手术疗效与手术年龄及足畸形程度有关,非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Mckay手术是治疗CCF 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症之一,约占我院小儿急腹症的35%左右。本文报告1984年6月至1989年10月我院收治并手术的2015例阑尾炎。由于我科各级医师十分重视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已连续015例无死亡,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8.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例报道儿童医院骨科覃均昌,刘正全,张德文,刘传康,李明,唐盛平中图分类号R726:8自1965年日本Sato ̄[1]等首先报道儿童三角肌挛缩症以来,国内外均陆续有少数病例报道。本病主要是由于三角肌纤维挛缩引起肩关节内收功能障碍的疾患...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骨盆Chiari截骨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0例53髋(双侧3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按Herring外侧柱分型:B型16髋,B/C型5髋,c型32髋,均采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截骨断端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伸屈可达0~120°,疼痛消失,跛行明显改善.复查X片示股骨头均覆盖良好;骨盆截骨处骨痂丰富,骨折线模糊的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仅早期1例骨盆截骨处有回缩,余52髋骨盆内移截骨固定好,无移位,可吸收棒的低密度影在5~6个月时渐消失.结论:可吸收棒代替克氏针应用于骨盆截骨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二次手术,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Mckay手术及其改良治疗小儿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1998~2005年间采用Mckay术及其改良治疗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中马蹄内翻足畸形13例(共24足),术中采用Mckay术内后外长U形切口7例(14足)或改良后之跟腱外侧弧形/直切口加内侧弧性切口6例(10足),加大后内侧松解范围,充分延长跟腱和屈拇长肌腱,胫前肌腱部分切断,以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随访1~5年,平均3.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 线检查进行评价:优6例11足;良3 例6足;可4 例7 足,优良率70.8%.结论 多关节挛缩症病因不清,伴发畸形多且重,其马蹄畸形的矫治较为困难,疗效多不理想.Mckay术及其改良是矫正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纠正彻底、手术时间短而矫形效果好,伤口愈合可,恢复时间快,同样可用于多关节挛缩症之马蹄畸形的矫治,但疗效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