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背景:异体骨关节移植因难以克服的免疫排斥反应、与宿主骨愈合困难等问题在临床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如何降低其免疫原性、促进其再血管化及成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复合钙磷骨水泥与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异体脱蛋白骨关节移植材料(CPC/DPOA/rhVEGF/rhBMP-2)的免疫原性、成骨及再血管化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体内动物实验,于2006-03/09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自制犬的股骨下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体、DPOA/rhVEGF/rhBMP-2移植体及CPC/DPOA/rhVEGF/rhBMP-2移植体。方法:取36只杂交犬,麻醉后距膝关节面30mm处用线锯切断股骨制备骨缺损模型,然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植入CPC/rhVEGF/rhBMP-2/DPOA,rhVEGF/rhBMP-2/DPOA及单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体。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16周进行移植物X射线、组织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术后4~16周,CPC/rhVEGF/rhBMP-2/DPOA移植组新骨形成及再血管化明显好于其他2组(P〈0.01),各时间点炎症反应较其他组轻(P〈0.01),Ⅰ型胶原免疫组化的面积积分吸光度值高于其他2组(P〈0.01)。术后2,4周CPC/rhVEGF/rhBMP-2/DPOA移植组CD4/CD8比值低于其他2组(P〈0.01),术后8,16周3组CD4/CD8比值均较前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PC/rhVEGF/rhBMP-2/DPOA移植材料的免疫原性较低,可发生移植材料的早期再血管化和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2.
翁刘其  李明  刘传康  刘星  罗聪  曹豫江 《重庆医学》2013,(24):2866-2868
目的探讨股骨颈前倾角(FNA)的矫正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DDH患儿98例(114髋),术前及术后进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测量FNA,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84髋(73.68%),良:20髋(17.54%),可:10髋(8.77%),差:0髋(0%),FNA平均缩小16.3°±2.0°,术后患侧的FN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A是儿童DDH重要的骨性病理改变之一,正确矫正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成骨作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抑制成骨作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3(BMP-3)对胚胎小鼠椎间盘细胞的成软骨及成骨作用,为BMPs临床治疗椎间盘相关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腺病毒介导的BMP-2和BMP-3在胚胎小鼠椎间盘细胞中表达,RT-PCR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Ⅱ型胶原(ColⅡ)、蛋白多糖(ACAN)、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和骨桥蛋白(OPN)成软骨及成骨相关指标mRNA水平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软骨基质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读数及ALP染色检测ALP的活性。结果 BMP-2和BMP-3表达对于椎间盘纤维环(AF)细胞的成软骨和成骨均没有作用。对椎间盘髓核(NP)细胞的软骨相关指标ColⅠ、ColⅡ、ACAN mRNA的表达同样没有影响,但可促进NP细胞的成骨,其中BMP-2和BMP-3均可促进OC mRNA的表达升高,而仅BMP-2可促进其OPG和OPN的mRNA表达升高。甲苯胺蓝染色证明BMP-2和BMP-3对椎间盘细胞软骨基质分泌的影响并不显著。NP细胞在BMP-2和BMP-3腺病毒感染后ALP活性明显增强,在AF细胞中则未观察到这种变化。结论 BMP-2和BMP-3均可促进胚胎小鼠NP细胞的成骨作用,但对AF细胞的成骨及成软骨作用及对NP细胞的成软骨作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4.
酒精中毒对家兔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酒精中毒家兔的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灌胃法给予家兔含 5 0 %乙醇的烈性白酒 8ml/kg·d 6个月 ,分别于首次灌胃 4、12h和 1~ 6个月灌胃后 2 4h取血动态观察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总抗氧化能力 (AOA)变化。结果 灌胃 4h血中SOD和AOA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 ,MDA增加 (P <0 0 1) ;12h、1、2月时SOD、AOA、MDA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 6月时SOD和AOA活性逐渐降低 (P <0 0 5 ,P <0 0 1) ,4~ 6月时MDA逐渐增加 (P <0 0 5 ,P <0 0 1)。结论 短期过量饮酒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 ,但仍保持抗氧化代偿能力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抗氧化代偿能力障碍。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臀肌肌力不平衡所致骨盆倾斜患儿术后恢复情况,探讨骨盆倾斜原因及各种方法的治疗机制。方法 对78例因臀肌肌力不平衡而致骨盆倾斜患儿进行长期随访,测量肢体长度的改变及骨盆倾斜恢复情况。68例臀肌挛缩症患儿采用选择性挛缩臀肌松解术,10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采用扩大切除术,术后辅以功能锻炼、皮牵引及单足跳治疗。结果 经6~18个月随访,78例患儿中,76例骨盆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儿虽经功能锻炼和皮牵引治疗但未能恢复。结论 臀肌肌力不平衡所致骨盆倾斜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手术去除导致臀肌肌力增高的原因是治疗的关键。术后臀肌功能锻炼及皮牵引有助于骨盆倾斜的恢复。单足跳是促进此型骨盆倾斜恢复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患儿53例(骨折端均稳定、无严重成角和短缩畸形),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 ~ 16岁,平均年龄6.7岁.骨折部位:股骨20例,胫骨12例,肱骨10例,桡骨5例,尺骨5例,单纯腓骨1例,均为外伤性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按照骨折术后至第1次骨髓移植的时间分组,4~6个月共23例作为A组,6~8个月共30例作为B组.从髂前上棘处抽吸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5 ~ 20 mL,平均12.7 mL,经皮注入到X线定位的骨折延迟愈合处.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骨折延迟愈合均获得随访,并随访至拆除内、外固定后至少6个月,最终47例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距第1次骨髓移植后3 ~ 10个月,平均5.8个月.未愈合6例,A组1例,B组5例,骨髓移植2次后骨折处无明显骨痂生长,改为其他方法治疗.两组愈合时间和骨髓注射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最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经济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且早期行自体骨髓移植,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Carroll术式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首诊的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共27例33足,其中男性18例(22足),女性9例(11足)。年龄3个月至3岁。均采用微创Carroll术式(取足跟部、足内侧、足底短小切口,手法复位跟距关节、距舟关节)治疗,并以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8周。所有患儿术后1周换药,术后1、2、3个月复查,之后每隔6个月复查,根据Dimeglio评分、Pirani评分、X线及功能标准评价患足恢复情况。结果微创Carroll手术使患足的后侧、内侧及足底均获得了满意松解,畸形矫正充分,切口长度0.5~1.0 cm;经3~18个月随访,患足功能恢复满意,根据Dimeglio评分、Pirani评分、X线检查及踝关节功能标准进行评价:优,20例25足,占75.76%;良,5例6足,占18.18%;一般,2例2足,占6.06%。优良率93.94%。无并发症发生,瘢痕不明显。结论微创Carroll手术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充分矫正畸形,并发症少,切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链霉素PLA-PEG共聚物微球(Superparamagnetic streptomycin sulfate PLA-PEG block polymer microspheres,spSPM)在体内药物释放的规律.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Fe3O4油酸钠纳米粒,用复乳化(W/O/W)溶剂挥发法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验制备的超顺磁性硫酸链霉素PLA-PEG微球(spSPM)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为靶向治疗儿童骨关节结核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制备的spSPM溶出液制成药敏培养基,与硫酸链霉素标准品制备的药敏培养基进行对照,采用绝对浓度法接种,观察比较其抑菌效果。结果:4周后,15株菌在空白培养基上均生长旺盛(+++~++++),在TCH培养基均为阳性(+),在PNB培养基均为阴性(-)。spSPM组高浓度(100 mg/L)培养基7株阴性,低浓度(10 mg/L)仅1株阴性。硫酸链霉素标准品溶液组培养基高浓度(100 mg/L)7株阴性,低浓度(10 mg/L)2株阴性。spSPM组与溶液组在分枝杆菌生长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低浓度培养,χ2分别为0.1408、0.0997,P均>0.05)。spSPM组耐药菌株为11株(73.33%),溶液组耐药菌株为12株(80.00%),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制备的spSPM溶出液与硫酸链霉素标准品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可应用于进一步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0.
肩关节外展肌挛缩一例刘正全,覃均昌,张德文,刘传康患儿:男,3岁1个月。因左肩胛骨隆突,上臂内收受限2年,疑诊为先天性高肩胛症入院。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健康状况良好。生后4个月会阴与臀部发生尿布皮炎,发热高达39℃,三角肌部位曾接受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