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Perthes病患儿骨龄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118例单侧Perthes病患儿,测这天疾病不同时期的骨龄变化,并将其与骨骺受累程度及骺板是否受累做相关分析。结果 在疾病坏死期 所有患儿的骨龄均显著延迟,以后随着病变的修复,新骨的形成,内龄生长进入高峰期,并逐渐接近实际年龄。在疾病进入畸形期,即治愈后,骨龄已完全赶上实际年龄,而且骨龄延迟程度与骨骺受累程度及骺板是否受累相关。结论 骨  相似文献   
52.
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龄测定及其意义刘传康,刘正全,戴品华,覃均昌笔者采用国家体委颁发的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对本院1990年10月至1993年4月收治的57例2~1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骨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49例骨龄延迟(骨龄小于实际...  相似文献   
53.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发病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与臀部反复接受肌肉注射药物密切关系。我院1986年5月以来治疗本病294例,其中有288例注射的青霉素中,曾加入2%苯甲醇注射液以减轻局部疼痛,本文就苯甲醇注射液与臀肌挛缩症之问关系结合文献复习作一系统报告。  相似文献   
54.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矫形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3岁以下病儿应尽量采取手法复位,若不成功或不稳定,则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其中年龄在3岁以下有34例手法复位失败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本文就此34例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情况加以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硫酸链霉素(Streptomycin sulfate,SM)PLA-PEG微球(Superparamagnetic streptomycin sulfate PLA-PEG microspheres,spSPM),探索并建立一种准确、方便和有效的硫酸链霉素HPLC检测方法;研究此微球的特征,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的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为今后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性壳聚糖Fe3O4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Fe3O4 nanospheres,spCFN),再用双乳化(W/O/W)溶剂挥发法制备spSPM,检测其特征参数.将此spSPM在37℃模拟体液中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振荡磁场干预,用HPLC检测硫酸链霉素(SM)的释放量.结果:本实验制备的spSPM包封率47.56%±1.39%,载药量25.20%±1.52%,体积平均粒径为2.467μm,体外释放周期超过7 d.结论:本实验制备的spSPM具有隐形微球的各项特征,可应用于进一步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复方烫疡油(Fu fang tang yang you,FTY)促进小鼠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深Ⅱ0烫伤模型.创面外用复方烫疡油治疗,并用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磺胺嘧啶银霜、芝麻油(赋形剂)作疗效对比,用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测定创面组织创伤后8、12、24、48、72h干湿重比例以了解组织创伤后水肿情况;透明膜描绘-求积议测定创面伤后3、7、14 h创面愈合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Ⅲ型胶原、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变化;TUNEL法定量观察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原位杂交观察胶原酶(Marlx Metalloproteianse 1,MMP-1)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烫疡油能减轻创面炎症,降低创伤组织水肿,改善I、Ⅲ型胶原比例,减少瘢痕形成,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复方烫疡油具有抗炎、抗感染,促进创而愈合,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复方烫疡油(Fufang tang yang you,FTY)促进小鼠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深Ⅱ°烫伤模型。创面外用复方烫疡油治疗,并用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磺胺嘧啶银霜、芝麻油(赋形剂)作疗效对比,用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测定创面组织创伤后8、12、24、48、72h干湿重比例以了解组织创伤后水肿情况;透明膜描绘-求积议测定创面伤后3、7、14h创面愈合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Ⅰ、Ⅲ型胶原、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变化;TUNEL法定量观察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原位杂交观察胶原酶(Marix Metalloproteianse 1,MMP-1)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烫疡油能减轻创面炎症,降低创伤组织水肿,改善Ⅰ、Ⅲ型胶原比例,减少瘢痕形成,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复方烫疡油具有抗炎、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估儿童Perthes病骨盆三联截骨术中应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的74例(79髋)儿童Perthes病的患儿,按Catterall分型:Ⅲ型59髋,Ⅳ型20髋,均采用Pol 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联合可吸收棒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至7年9个月(平均46个月),根据Mckay标准,本组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优51例(53髋),良15例(17髋),可8例(9髋),优良率为88.61%。术后随访X线片显示骨盆截骨植骨处固定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及骨吸收病例发生。患髋髋臼覆盖率由术前75.06%的平均值增加至术后的9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P0.001);术前患髋骺高比平均为65.49%,术后平均为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3,P0.001);CE角由术前平均16.22°增加至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P0.001);而Sharp角则由术前的41.46°降至术后的2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4,P0.001)。结论可吸收棒代替克氏针或金属螺钉应用于儿童Perthes病三联截骨术中髂骨截骨处的固定,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6年,本院收治40例MilchⅠ和Milch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均采取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并与55例采用传统金属钉(针)固定进行治疗的患儿进行疗效比较。结果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肘关节外观及功能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32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7.5%,2例出现功能障碍。55例采用传统金属钉(针)固定的患儿优良率为96.8%,临床愈合时间延长.出现术后针道感染、愈合延迟、畸形愈合、断针或钢针滑脱等1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用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内固定方法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断端紧密结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0.
本文总结了我院1963~1985年间收治的小儿胆石病17例,11例获得随访。发现本病多发于10岁以后之女孩,大多为胆总管结石。蛔虫导致的胆道感染和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所致之胆汁潴留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B”超和静脉胆道造影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随访结果证实,小儿胆石病除明显慢性胆囊炎外应予保留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