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因胫骨不等长致双下肢不等长的56例患者采取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疗效按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56例患儿中优4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骨延长4~9 cm,平均延长6.45 cm,骨愈合时间12~36个月,平均18.52个月,合并成角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2~8年,平均5.66年,其中1例患者因延长不合理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踝关节活动障碍;1例膝关节活动功能僵硬;3例出现跟腱挛缩致足呈马蹄畸形;4例合并针道感染;1例出现骨折,所有随访的患者均束发生骨髓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结论 Ilizarov技术能纠正肢体不等长及肢体弯曲畸形,结合胫骨延长术是一种治疗双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少儿童臂部硬纤维瘤术后的复发以及术后臂肌功能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对1974年5月~1999年1月手术切除治疗的28例儿童臂部硬纤维瘤患儿进行平均5.5年的追踪随访总结分析。结果:初期采用一般切除术治疗的9例有5例复发;改用广泛切除术治疗的24例(包括前期复发的5例),仅有3例复发。有21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跛行,对跛行严重的患儿进行了臂肌功能重建,步态获得了明显改善。结论:广泛切除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肘关节纵切口与横切口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新鲜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并得到随访的106例患儿的资料,男67例,女39例,年龄7.3~16.2 岁,平均年龄12.7 岁。61例手术采用肘内侧纵切口和45例采用横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骨折,并用克氏针、空心钉或可吸收钉、棒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5周后行功能训练,待骨折完全愈合后再取出内固定。结果:获得随访106例,随访时间7~60月,平均随访时间25月。纵切口组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00±3.60) min;手术切口6~9 cm,平均(7.50±0.18) cm。横切口组手术时间20~30 min,平均(23.00±2.66) min;手术切口2.0~2.5 cm,平均(2.20±0.13) cm。1例术后发生骨不连,105例患儿术后2~3月随访X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无迟发性尺神经损伤表现。2种方法各有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拔针后神经损伤很快恢复,症状消失,无需进行二次手术。肘关节内侧无压痛,外观无明显外翻畸形,外翻应力试验稳定。肘关节功能评分:99例优,6例良,1例中。结论:经肘关节2种切口都可以用于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手术治疗,但肘内后横切口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易操作、花时少、愈合后瘢痕小的优点,是一种更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CPM机在小儿髋关节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髋关节术后用CPM机行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4例(65个髋)行术后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术后用CPM机行功能锻炼组(35个髋),平均功能恢复时间为5.5d,而对照组(28髋)平均为1个半月,另有2个髋分别因术后功能差行髋关节粘连松解术1次和2次。结论:CPM机应用于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可大大缩短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患儿痛苦,避免再次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改良Chiari术治疗Perthes病术后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改良Chiari骨盆截骨+滑膜部分切除术治疗Perths病的远期疗疗效,方法:对接受该术式治疗5年以上的47个患儿进行定期随访,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和摄片,了解其症状及髋关节变化。结果:47例患儿中6例出现骺板早闭,11例发生大转子上移,3例患髋疼痛,高由术前64.36%增至74.85%。髋殷明显加深,加宽,倾斜度减小,髋对股骨头包容满意,患侧股骨头的负重力矩较健侧增大,最后随访时髋关节Stulberg分级,I,II级占73.9%,III,IV级占24.0%,V级占2.1%,Herring分类与骺高恢复,并病发年龄与Stulberg分级分别显著丰关,结论:本术式治疗Perthes病远期效果满意,Herring分类及患儿发病年龄对本病具有确切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股骨干骨折10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 10 0 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 ,讨论其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 高处坠落伤 35 8例 ,车祸伤2 0 3例 ,平地跌伤 2 90例 ,重物压砸伤 6 3例 ,产伤 6 1例 ,其他外伤 2 9例 ;上段骨折 2 41例 ,中段 5 82例 ,下段 181例 ;横骨折 5 37例 ,斜骨折 34 0例 ,螺旋骨折 38例 ,粉碎骨折 89例。 973例采用牵引治疗 ,31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短期随访 (4~ 8周 ) ,约半数病例获长期随访 (5~ 15年 )。除 5例因过早下地负重而使成角畸形 >2 0°,其余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骨折部位而采用不同的牵引方式应为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一个原则 ,只有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局部注射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总结1997年10月~1999年12月门诊激素局部注射辅以按摩,患侧被动牵伸治疗的38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年龄在2~6个月间。结果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3个月。375例经1~4次注射后,包块消失,肌肉变软,头颈偏斜明显好转。5例经3次注射后,胸锁乳突肌明显挛缩。结论激素局部注射辅以手法矫正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近期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骨折的矫治和康复问题。方法分析125例患儿的住院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根据骨关节功能、骨折愈合及有无畸形评定优89例,良19例,可11例,差6例。结论儿童多发性骨折处理上要求简单有效,牵引较成人运用得多,早期功能锻炼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出血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70年代以来,由于采用纤维窥镜、放射性同位素扫描以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确诊率已达90%左右,但提高在常规X线检查条件下的确诊率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良Chiari滑膜切除术治疗Perthes病手术前后股骨头及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3例Perthes病患儿手术前后髋关节X线片进行测量,以同期自身健侧股骨头及髋臼大小,形状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侧股骨头直径增大,骺高降低,形状变扁,且有半脱位倾向。术后新形态的髋臼能完好覆盖增大的股骨头,并且术后股骨头变圆,骺高增加,逐渐接近健侧股骨头大小和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