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细胞凋亡与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其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Fas系统,核因子-κB及组织蛋白酶B在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综述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因素在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苏芳  罗雁  李宇琛  刘会领 《首都医药》2012,19(22):28-29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与息肉癌变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2年结肠镜及病理诊断为结肠息肉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肠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与息肉癌变的关系。结果结肠息肉直径〉2.0cm癌变率为38.89%;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3.06%,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17.18%;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癌变率为56.52%。结论结肠腺瘤性息肉的体积越大、绒毛成分越多及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其癌变率越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在实验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中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6只,分为对照组、酒精组、高脂组和高脂加酒精组。制模成功后取血测血清ALT、AST、CHO、TG、FFA;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caspase-3的基因与蛋白表达;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电镜下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酒精组、高脂组、酒精加高脂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16±0.43、2.33±0.60和3.93±0.8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70.27,P〈0.05);实验组caspase-3无论是基因还是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以酒精加高脂组增加最明显。析因分析显示,加用与不加用酒精或高脂饮食对caspase-3及其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影响(P=0.00);高脂饮食与酒精交互效应显著(P〈0.05)。结论酒精和高脂均能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同时酒精和高脂同时作用于肝脏加重肝细胞caspase-3的表达,两者具有协同损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cord blood monocyte,CBMC)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和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脐血,采用明胶/自体血浆贴壁法分离CBMC。经含有不同浓度胆红素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孵育1 h,再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细胞,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CP-1和IL-12的含量。结果 LPS可促进CBMC分泌MCP-1和IL-12,6 mg/dl浓度的胆红素单独即可抑制CBMC的MCP-1和IL-12的分泌。先经不同浓度(2.5、6、9、12.9和18 mg/dl)胆红素孵育,CBMC的MCP-1和IL-12的分泌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再接受LPS刺激,不能纠正胆红素的这种抑制作用。在相同浓度的胆红素作用下,CBMC分泌MCP-1的量随IL-12水平的增加而增多。结论胆红素可以通过抑制CBMC分泌MCP-1和IL-12,从而影响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纳入2022年4月4日—4月30日定点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发病5d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新型冠病毒肺炎成人患者9例,并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分析其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白介素、CRP及淋巴细胞数逐渐好转,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有效率100%;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疾病居多7例(77.8%),其中口苦5例(55.6%),嗅觉消失1例(11.1%),头痛1例(11.1%);其次为胃肠系统疾病4例(44.4%),其中腹泻2例(22.2%)、反酸烧心1例(11.1%)、腹部不适1例(11.1%);仍有少部分出现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1例(11.1%),即四肢肌肉酸痛1例(11.1%);1例出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降低;总体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和异常实验室指标在停药后可消失或缓解。结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促进了核酸转阴,住院周期短,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6.
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表面分子Toll样受体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CBMC)表面分子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采用纤维连接蛋白结合法分离得到CBMC,将其加入含不同浓度胆红素(0~307.8 μmol/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孵育1 h,再加入脂多糖(LPS,1 μg/mL)刺激24 h。收集CBMC,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TLR4的表达。结果:胆红素浓度为102.6、153.9、 220.6和307.8 μmol/L时,CBMC表面分子TLR4 的表达率均明显降低,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这种降低趋势越明显。结论:胆红素抑制CBMC表面分子TLR4的表达,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2004-2006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麻疹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从性别、年龄分布、疫苗接种情况,并发症等方面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55例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儿中≤8个月及≥6岁麻疹发病构成比例较高。临床上仍以典型麻疹患者为主,麻疹合并肺炎22例,占40.00%。结论婴幼儿和学龄儿童为麻疹的高发人群,是否接种麻疹疫苗与麻疹发病有密切关系。肺炎仍是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2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所有患者均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确诊有Hp感染,A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降脂等常规治疗方法,B组患者12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p感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常规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C-反应蛋白(CRP),并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血脂的影响分析比较发现,治疗前A组TC、TG、LDL-C、HDL-C、CRP及IMT厚度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后比较,A组TC、TG、LDL-C、HDL-C、CRP及IMT厚度分别为(5.0±0.9)mmol/L、(1.8±0.4) mmol/L、(2.9±0.8) mmol/L、(5.9±2.8) mmol/L、(0.9±0.5)mm,B组分别为(4.2±0.6) mmol/L、(1.1±0.2)mmol/L、(2.2±0.6) mmol/L、(3.2±1.6) mmol/L、(0.5±0.3)mm,B组患者TC、TG、LDL-C、CRP及IMT厚度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1.2±0.3 mmol/L、1.6±0.5 mmol/L)有明显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Hp感染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给予Hp感染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性因子、血脂有更明显的下降,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1、0.70、0.76、0.72、0.73、0.74(P<0.01).结论 Hp感染主要是通过引起炎性反应及脂类代谢的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病理反应的发生参与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对Hp感染要积极给予治疗及干预,可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息肉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确诊胃息肉的25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66例合并T2D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合并T2D对患者Hp阳性率和胃息肉临床特点是否有影响.结果 胃息肉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T2D组患者年龄、FBG和B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合并肠息肉、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比例亦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同对照组比较,合并T2D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增高,且胃窦部息肉发病率增加、胃底部息肉发病率降低.结论 T2D可能使胃息肉患者Hp阳性率增高,并与胃窦部息肉发病率增加有关,建议对T2D患者加强Hp检测和胃镜筛查.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并发于糖尿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曲霉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并发于糖尿病COVID-19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咳痰7~15 d”入院,入院时空腹血糖12.3~15.7 mmol/L,入院后胸部CT检查均可见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诊断为重型COVID-19、糖尿病。入院后3例患者均予呼吸支持、糖皮质激素、抗病毒、抗感染、托珠单抗、胰岛素等治疗,治疗6~18 d后症状减轻,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胸部CT检查可见双肺病灶密度增高、部分形成中央空洞,痰曲霉菌培养黄曲霉阳性2例,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2例,3例均诊断肺曲霉病。3例患者均予伏立康唑(200 mg,12小时/次)治疗,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咳嗽、胸闷憋气症状好转,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空洞影缩小。结论 并发于糖尿病COVID-19肺曲霉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及咳痰,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多发磨玻璃密度影、中央空洞,痰曲霉菌培养及血清曲霉菌GM试验结果阳性;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结合可诊断;治疗方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