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尸体检验确诊为间质性肺炎的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2岁的婴幼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程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12例病因可疑;58例病因不明者病理分型: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型38例,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型5例,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型3例,DAD型合并DIP型6例,DAD型合并LIP型2例,DAD型合并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B-ILD)型3例,DIP型合并LIP型1例。结论儿童间质性肺炎确诊率低;尸体检验有助于明确诊断,为进一步完善病理分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云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9):1021-1021
有机磷农药中毒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003年5月~2005年9月,本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例,抢救成功37例,现将对本病的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及控制血糖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连用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斑块大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大小和IMT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斑块大小和IMT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结构及功能的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曲肤联合潘托拉唑对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36例),A组为奥曲肽联合潘托拉唑治疗。B组为单用潘托拉唑治疗,持续用药72h,连续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A组24h和72h止血显效率分为68.00%和95.25%。明显高于B组38.00%和71.37%,(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潘托拉唑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较单用潘托拉唑有止血成功率高、止血速度快。可降低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145例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人员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人员的特征,为预防事故发生和降低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率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收集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心2004年所检验的重庆市主城区摩托车交通事故135起、死亡145人的法医学资料,包括详细的事故经过、事故时间、发生地点、死者交通方式以及是否经过救治等,死者的基本情况、损伤情况及死亡原因等相关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差异显著,死者的交通方式为摩托车驾驶人占59.31%,乘坐人占20%,行人占20.69%,其中驾驶人中40岁以下的占79%,行人中50岁以上的占60%;当场死亡占36.55%,抢救无效死亡占63.45%;死亡原因65.52%为颅脑损伤,34.48%为其他损伤或联合损伤;95.17%的死者存在四肢损伤,下肢骨折与上肢骨折的比率为2.1∶1;2、3季度与1、4季度的事故发生比为1.64∶1.结论: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可预防性.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高速公路致死性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近8年重庆市高速公路致死性事故流行病学分析,探讨其特点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法医验伤所1996年1月~2003年3月高速公路致死事故尸体检验及情况报告.结果其间共发生致死性交通事故177起,死亡人员246人.1996年年度事故数及死亡人数均最低,2002年最高.1年中1、3、8、11月份,1周中星期三、五、六,1d中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时段事故发生数较高.追尾碰撞和单人死亡事故位居事故类型首位.死亡人员中行人比例较高(26.8%),主要是农民.车内人员中轿车驾驶员与乘客所占比例较(34.4%).头、胸部损伤是各类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致死性事故及死亡人员呈现总的增加趋势.事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规律.应根据其特点,制定及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中毒的病理学变化,为急性EG中毒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急性EG中毒组,急性EG中毒组用12 ml/kg的EG行灌胃处理。取各组动物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组织标本,行HE染色。并用透视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各组动物的肾脏和肝脏。结果:急性EG中毒组的各组织样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肾脏损害最为严重,并可见淡蓝色草酸钙结晶。TEM下可见急性EG中毒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脏细胞的细胞质及管腔内有圆形、椭圆形高密度电子颗粒(草酸钙结晶)沉积。结论:各组织器官草酸钙结晶沉积和以肾脏损害为主的靶组织器官病理变化或可作为急性EG中毒的法医学鉴定的病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法医病理学角度剖析开腹胆囊切除(Open cholecystectomy,OC)后猝死的原因,分析总结引起其猝死的各种因素和预防措施,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4例OC后猝死病例,通过回顾分析10年文献报道,对其猝死的原因及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1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猝死原因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57%)、胆囊床脓肿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6%)及胆道损伤(7%)等.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积极有效地防治术前、术中和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有利于防范和减少胆囊术后猝死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