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HPLC测定苍耳子中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HPLC同时测定苍耳子中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pheny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6)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结果:羧基苍术苷的进样量在0.097 2~1.944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0.67%(n=6);苍术苷的进样量在0.103 0~2.06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 1.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苍耳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敏感生物标志物探讨苍耳子生品与炒品之间的肝毒性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苍耳子生品组、苍耳子炒品组(16.70g(原生药)/kg),每组6只,每日灌胃1次,连续7d。经腹主动脉取血后检测血清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物及敏感生物标志物,检测肝组织miRNA-122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苍耳子生品16.70g/kg组、苍耳子炒品16.70g/kg组大鼠血清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物ALT、AST、ALP、TBIL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两组动物血清肝毒性敏感生物标志物GLDH、ArgⅠ、α-GST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差异;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光镜下未观察到苍耳子生品组与苍耳子炒品组肝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形态学异常。结论:GLDH、ArgⅠ、α-GST、miRNA-122均可作为研究苍耳子肝毒性变化规律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其中miRNA-122以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极高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导致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主要致伤物品,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医院抽取576名医务人员,填写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实际回收571份,有389名临床医务人员被不同锐器刺伤.结果 锐器伤发生率为68.13%,在所有致伤物品中,头皮针是最主要的致伤物品,占28.28%;其次是掰安瓿引起的锐器伤,占22.11%;皮下注射针引起的锐器伤也不容忽视,占20.05%.结论 头皮针是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最主要的致伤物品,其他依次为安瓿瓶、皮下注射针具等,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上述物品的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附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附子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UPLC-MS/MS技术,以14种生物碱(多根乌头碱、宋果灵、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总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以8种水溶性生物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宋果灵、多根乌头碱)的量为考察指标,对5种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附性能进行考察,优选最佳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蒸附片加10倍量pH值3.5的酸水,煎煮3次(维持pH值约3.5),每次2 h,合并水煎液,用20%NaOH溶液调pH值10.0,加热回流水解2 h后,放冷,调pH值11.0,上大孔树脂HPD 300,上样量为生药2.5 g/mL树脂,6 BV水洗除杂,4 BV 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附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物。该提取物收率为1.69%,其中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多根乌头碱、宋果灵的总量高达约15%。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为附子水溶性生物碱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白萝卜汤联合腹部按摩预防卒中后便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口服白萝卜汤联合腹部按摩预防卒中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86例发病7 d内首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时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入院后第2天即口服白萝卜汤,每次100 mL,每天2次,每次口服白萝卜汤后1 h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15 min~30 min,连续14 d.记录病人每日排便情况,卒中后便秘诊断依据参照罗马Ⅱ标准.[结果]对照组卒中后便秘发生率为41.9%(18/43),实验组卒中后便秘发生率为18.6%(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白萝卜汤联合腹部按摩对卒中后便秘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可以降低病人使用缓泻荆的剂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且食用方便,易被病人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46.
目的:用仔猪作模型,研究经锌元素诱导的外源性金属硫蛋白(Zn—MT)对机体抗氧化功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杜长大杂交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1,2和3).分别肌肉注射经生理盐水溶解的猪肝Zn—MT0mg/kg(1组),0.8mg/kg(2组),1.6mg/kg(3组),让仔猪运动产生应激.注射MT后3h和6h,分别从每组取3头仔猪屠宰取肝脏,测定肝脏中与抗氧化有关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SO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应激条件下,补充外源性Zn—MT一段时间后,仔猪肝脏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抗活性氧和抗超氧阴离子水平也有提高的趋势.在注射Zn—MT后6h,0.8mg/kg.1.6mg/kg组仔猪肝脏SOD基因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0.8ms/kg组和1.6ms/kg组6hSOD基因表达水平比3h显著增加,表明MT对SOD基因表达的诱导与时间和剂量关系密切.结论:补充外源性Zn—MT可提高应激机体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萝蒂药材中槲皮素的薄层色谱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眦法对萝蒂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槲皮素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2)(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nm;流速:0.8ml/min;柱温:35℃.结果:各批萝蒂药材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槲皮素;槲皮素HPLC色谱峰与其它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量在0.04536~0.2721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13%,RSD=1.18%(n=6).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为控制萝蒂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的铁棒锤、榜嘎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AichromTM C18(4.6mm×150mm,5?滋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乌头碱在0.09632~0.4816?滋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乌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87%(n=6)。结论:方法可控,结果稳定,为乌头类药材含量测定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15例乙肝肝硬化并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分析总结随访结果。方法将该院2005年1月一2012年1月间接诊的15例乙肝肝硬化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诊断结果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经临床确定排除可能影响骨代谢的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原发性胃肠道疾病等。对15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椎体骨折愈合情况、乙肝肝硬化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3-8年,患者死亡时间即为停止随访的时间。结果 15例患者预后情况:2例于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1年后死亡,3例患者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在2年后死亡,5例患者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3年后死亡,2例患者发现椎体骨折后5年死亡。调查结朿后,仅剩3例患者存活。随访期间,1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22例次,自发性腹膜炎17例次,肝肺综合征10例次,消化道出血22例次,出现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次,出现肺栓塞2例次,出现肝肾综合征6例次,出现肝性脑病5例次,出现原发性肝癌1例;1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15例患者中,3例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复查无显著变化,6例患者椎体压缩有加重趋势,2例患者新增椎体骨析,5例患者腰痛症状无任何好转,4例患者腰痛症状加重,2例患者腿痛症状加重,5例患者出现过下肢抽搐的症状。15例患者肝病发展情况:2例患者肝病基本处于稳定的状况,1例患者病情不稳定,12例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加重。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因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尽量降低骨折的发生。另外,骨折后应给予患者周密、细致的临床护理,使患者早日接受骨折事实,尽快适应  相似文献   
50.
治疗面部皮损有效的方法是皮肤磨削术,通过58例面部皮损患者皮肤磨削术的护理,作者认为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防止创面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