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菌株同源性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同源性的实验方法。方法设计4对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结合SPSS软件分析不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通过多重PCR同时检测菌株CtxA、TcpA、Ace、Zot4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并快速判定其毒力强弱;RAPD产生的指纹图谱条带清晰、数目较多、片段大小分布均匀,结合SPSS软件分析可判断菌株间的同源性关系。结论多重PCR和RAPD结合SPSS软件分析可在4h内完成对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间同源性的检测,有助于在疫情处理中判断病菌来源和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2.
广州市学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及时描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学校人群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通过对医院收治病例报告资料的汇总与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个案调查与现场调查),描述流行概况。结果 累计至2003年4月28日,广州市共报告了119例学校病例,其中包括托管儿童5例、中小学生45例、大学生24例、职校学生11例、实习医学生16例、教师14例及其他有关人员4名。该人群对非典型肺炎的易感性较为一致,调查中末发现有聚发或续发现象,流行暂趋稳定。结论 在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过程中,尚未发现存在学校特有的流行规律,多为散发夹杂家庭聚集。然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机团单位,人员构成甚为复杂,潜在传播可能性大,必须准确具体地认识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疫情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3.
广州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各医院收治的106例HFRS违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近7年来广州地区HFRS全年散发,发病高峰在11-2月,典型临床表现病例不多见,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有典型"三红"、"三痛"表现者少,仅28例(26.4%);有典型五期经过者较少,仅15例(14.2%),而越期者多见,其中越单期者87例(82.1%),越双期者38例(35.8%),外周血白细胞高于正常者仅32例(30.2%),而低于或在正常范围者74例(69.8%).结论:临床上对于HFRS的早期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广州地区HFRS病例表现不典型的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高校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分析基因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3年1月8-21日该校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141例,罹患率为8.5‰(141/16 600);8-9日为发病高峰;病例无班级和宿舍聚集性;病例对照调查显示A餐厅为早期病例的感染场所(OR=3.46,95%CI:1.07~11.1 6),1月7日的午餐是可疑餐次(OR=4.34,95%CI:1.18~17.37),可疑食物是手撕鸡套餐(OR=17.82,95%CI:4.46~78.17);采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266份,诺如病毒RT-PCR检测阳性21份(17例),病例阳性率为42.8%(9/21),A餐厅厨工阳性率为29.6% (8/27),经基因测序为GⅡ.4/Sydney_2012变异株,学生、教职工病例与厨工同源性为100%.结论 该次疫情为诺如病毒GⅡ.4/Sydney_2012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其原因是携带病毒厨工污染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广州市本地小作坊生产散装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污染状况,并对土榨花生油消费人群健康风险及肝癌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2016—2021年广州市采集的203份本地小作坊生产散装土榨花生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柱后衍生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结果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进行评价。基于概率评估理论,分别运用暴露限值(MOE)和数学模型法对土榨花生油消费人群的健康风险及肝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203份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为76.85%(156/203),超标率为9.85%(20/203)。2019—2021年各年度黄曲霉毒素B1检出均值及最大值较2016—2018年有所下降。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年龄段土榨花生油消费人群MOE值均<10 000,且高消费人群因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导致的肝癌风险均大于1例癌症/(100万人·年)。结论 广州市小作坊生产散装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婴幼儿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对诺如病毒阳性株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5家病毒性腹泻监测点医院的门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5岁以下患儿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692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抗原,将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扩增,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型别流行特点分析。结果 692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4种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轮状病毒31.9%(221/692)、诺如病毒21.2%(147/692)、腺病毒6.1%(42/692)、星状病毒1.2%(8/692),混合感染占6.8%(47/692)。诺如病毒腹泻病例发病高峰在9—11月份,占51.7%(76/147),2岁以下病例数占91.8%(135/147)。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腹痛为主。147份诺如病毒ELISA阳性标本中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4.4%(124/147),经测序及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比对,证实124份均属诺如病毒GⅡ遗传组,其中1份是GⅡ2型,其余均为GⅡ4型,GⅡ4型中又有不同分支。结论诺如病毒是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之一,仅次于轮状病毒,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流行优势株基因型为GⅡ4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某医院准分子激光手术室0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暴发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并发症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DLK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调查9月21日-10月21日在该医院准分子激光手术审行LASIK后并发DLK者,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推断病因.结果 共发现11例DLK病例,罹患率8.21%;不同负责清洗护士、月份、台序进行手术的两组人群DLK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多为一侧眼受累,临床处于Ⅰ、Ⅱ、Ⅲ期各有7眼(46.67%)、2眼(13.33%)、6眼(40.00%),潜伏期1、2、3 d各有4例(36.36%)、2例(18.18%)、1例(9.10%),4例潜伏期不明确(36.36%);队列研究表明,C护士负责清洗、前5台及10月份术者是发生DLK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微型角膜刀头异体蛋白残留导致该次LASIK术后DLK并发症暴发;微型角膜刀头供需矛盾,清洗不彻底是暴发原因.  相似文献   
48.
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1-2006年广州地区霍乱暴发、散发事件及外环境监测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相关基因型和PFGE型,追踪菌株的来源和变迁,探讨本地区O139群霍乱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O139群菌株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软件Bio Numerics Version4.0对分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广州地区O139群菌株中存在2种致病相关基因型,即A型和C型,18株感染者相关菌株中,除1株外,均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10株珠江水分离株均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28株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20个不同的PFGE型,归为4个聚类群(Ⅰ、Ⅱ、Ⅲ、Ⅳ群)。珠江水中O139群菌株存在PFGE克隆型的多样性。O139群暴发中分离的菌株PFGE型相同或相近,O139群散发疫情中的病例分离株与部分暴发株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PFGE型。结论分子分型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分析O139群霍乱菌株的流行特点,致病相关基因分型可代替噬菌体-生物分型来判断和区分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从而为霍乱的预防、控制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广州市近50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广州市伤寒、副伤寒近50年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对1950~1999年广州市传染病年报的伤寒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近50年发病率在1.27/10万-61.33/10万水平波动,逐代年下降,50年代发病率38、70/10万为最高,6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90年代为3.04/10万;死亡率、病死率逐年代大幅下降,50年代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89/10万、2.32%,1987年后仅1999年有1例死亡病报告。病例分布广泛,从90年代以前以市区为主转变为90年代的以市辖县为主状态;全年均有病例,8月份为最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0—9岁组为主,占总病例的31.01%,并有向大年龄组推移的趋势;职业分布以儿童、工人、学生为主,农民和干部职员有增加倾向。结论 广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呈下降趋势,结果提示21世纪广州市伤寒病的防治应以农村和儿童青少年为重点。  相似文献   
50.
气压与气温对SARS发病流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SARS发病率与气压、气温的关系,探讨影响SARS发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广州和香港SARS发病率与当地平均气压、平均气温的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结果 广州和香港SARS暴发期与消退期相比,平均气压分别高5.5hPa和6.2hPa,平均气温分别低4.3℃和6.0℃。SARS发病率与平均气压成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成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ARS发病与气压气温的回归关系有显性差异。结论 SARS的发病流行受气压、气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