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彗星试验琼脂糖凝胶片保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环境因素致DNA损伤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已在国内外广泛用于职业危险因素引起的人群健康效应研究[1 ] 。国内多数现场与实验室距离较远 ,不具备荧光显微镜和图像存储设备 ,因此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湿片在保存和运输方面困难较大 ,并且储存时间越长 ,DNA扩散的可能性就越大 ,结果越不稳定。找到一种稳定可靠的凝胶片保存方法 ,是将该方法推广应用于现场工作的迫切需求。国内有文献报道使用冷冻法保存凝胶片 ,但只能保存 2~ 3天。国外已有研究使用甲醇脱水干燥法和乙醇脱水干燥法保存凝胶片 ,但尚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复吸入暴露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气溶胶的肺损伤及其毒理学特征。方法将30只4周龄的C57BL/6N品系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5只。以实验室Ⅱ级纯水作为溶剂对照;采用超声雾化含有PHMG水溶液产生气溶胶,低、高剂量组水溶液中PHMG浓度分别为0.1(0.01%)和1 mg/ml(0.1%),超声雾化后染毒室内PHMG的浓度分别为1.03和9.09 mg/m3。对实验小鼠进行动式呼吸暴露染毒,动物每天染毒4 h,共21 d。染毒结束后,使用肺灌洗细胞计数法对暴露后肺部炎性细胞进行评估,利用病理评价、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肺部纤维化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体重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肺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降低,肺组织病理显示肺部发生损伤,伴随早期纤维化症状(P<0.05)。高剂量组可见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低、高剂量组肺纤维化标志物α?SMA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吸入PHMG消毒剂能够引起小鼠肺部损伤,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提示我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种常用消毒剂进行特殊的警示,并采取呼吸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三氯乙烯对致敏豚鼠脾淋巴细胞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三氯乙烯(TCE)诱导过敏性皮炎发生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采用豚鼠最大值法建立TCE致敏的豚鼠动物模型,应用四唑蓝(MTT)法测定TCE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体外培养的致敏及非致敏豚鼠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促增殖活性。结果 阴性对照组动物脾淋巴细胞与TCE (+S9)共孵育3 d后,细胞存活率(63.4%±8.4%)明显低于TCE (-S9)处理组(77.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E致敏组动物淋巴细胞与TCE (+S9)共孵育后细胞存活率(83.0%±3.4%)明显高于TCE (-S9)处理组(75.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E (+S9)孵育的淋巴细胞存活率致敏组(83.0%±3.4%)与阴性对照组(63.4%±8.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E(-S9)孵育的淋巴细胞存活率此两组(75.9%±7.9%、77.0%±7.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经代谢活化后对正常淋巴细胞的毒性增强,促进致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TCE的代谢产物可能作为半抗原诱导了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  相似文献   
14.
代谢活化在三氯乙烯对小鼠致敏及肝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通过什么代谢通路活化后才具有致敏活性。方法以TCE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诱导剂(乙醇和苯巴比妥)分别及联合给小鼠染毒,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活性;分离脾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噻唑兰(MTT)法测定TCE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性,并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代谢酶抑制剂SKF525A和氨氧乙酸(AOAA)后对上述效应的影响。结果TCE致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TCE共孵育后,细胞相对数(79±1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63±1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在培养液中加入β裂合酶抑制剂AOAA后,这种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消失;而乙醇诱导+TCE组和苯巴比妥诱导+TCE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未出现TCE特异性增殖反应。溶剂对照组、TCE致敏组、乙醇诱导+TCE组和苯巴比妥诱导+TCE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TCE+SKF共培养后,细胞相对数均明显高于TCE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乙醇诱导+TCE组血清GPT活性(49.5±8.4)μmol·min-1·L-1和苯巴比妥诱导+TCE组血清GPT,GOT活性(47.3±9.9)和(170±36)μmol·min-1·L-1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34.7±2.1)和(117±34)μmol·min-1·L-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而TCE致敏组小鼠血清GPT和GOT活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E谷胱甘肽结合通路的代谢产物巯基烯酮类物质具有致敏活性,可能是TCE致敏小鼠的特异性半抗原,而TCE氧化通路的代谢产物是产生细胞毒性和肝损伤的主要物质,乙醇和苯巴比妥能够增加TCE的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汉族人口三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口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样本为450名中国汉族人口,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GSTP1+313核苷酸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和45%,同时具有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基因型的人个体频率为28.92%;而GSTP1+313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为18.7%,并发现该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危险基因型(GSTM1缺失型、GSTT1缺失型和GSTP1+313A/A)的个体频率为18.04%。GSTs基因型分布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结论:中国汉族人口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不同于其他种族。  相似文献   
16.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一般可以从统计学交互作用和生物学交互作用两个角度来理解。统计学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指的是对于含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间的统计学关联的程度或方向不同,或者对于处于不同环境暴露条件下的个体,基因型与健康效应间的统计学关联的程度或方向不同。生物学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指的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彼此依赖的影响一个生物学表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疾病均不会发生,一般不要求必须具有统计学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尿中萘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焦炉工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尿中萘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焦炉工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在某焦化厂随机选取 2 8名焦炉工人和 2 2名对照个体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2h尿 ,并使用调查表收集一般情况。采用顶空固相微提取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方法 ,同时测定尿中萘和芘的水平 ,采用酶水解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方法 ,同时测定样品中 1-萘酚、 2 -萘酚和 1-羟基芘的水平。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工种和吸烟量对尿中这 5种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浓度的影响。结果 尿中萘、 1-萘酚、 2 -萘酚和 1-羟基芘的浓度呈炉顶工 >炉侧和炉底工 >对照个体的趋势 ,其中尿中 1-萘酚和 1-羟基芘的水平受工种的影响大于2 -萘酚 ;不同暴露水平组中 ,吸烟个体尿中 1-萘酚、 2 -萘酚和 1-羟基芘的浓度均大于不吸烟者 ,但吸烟对 2 -萘酚的影响最大。结论 尿中 1-萘酚和 2 -萘酚浓度均能够有效地反映个体短期多环芳烃暴露的内剂量水平 ,可用于焦炉工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血管生成是包括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变异可以导致其编码蛋白的产量和活性的改变,通过作用于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从而引发个体对肺癌易感性的差异。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作者研究了韩国人VEGF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460T>C、+405C>G和936C>T)及其单倍型和肺癌危险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32名肺癌患者和432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运用贝叶斯定理构建单体型。采用logistic回归校正相关协变量计算OR值。结果:在+405…  相似文献   
19.
背景和目的:在50%以上的人类肿瘤组织中均检测到p53抑癌基因的突变。因此,p53介导的通路中重要基因的遗传变异将会影响个体的肿瘤易感性。MDM2蛋白是p53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的负性调节因子。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MDM2基因启动子区309位点的多态性对家系遗传肿瘤和普通人群散发肿瘤易感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该位点变异的功能意义。方法:在66名含有1条突变p53等位基因的Li-Fraumeni综合征家系成员和41名散发肿瘤个体中探讨MDM2基因启动子区309位点的多态性与肿瘤发病年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 1-羟基芘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 30 5名生产工人和 30名非接触者为调查对象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6h尿 ,并收集个人信息。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将调查对象分为炉顶、炉侧、炉底和对照 4个外暴露等级。采用碱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浓度。使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暴露等级、吸烟和饮酒等情况对尿中 1-羟基芘浓度的影响。结果 尿中 1-羟基芘的浓度呈炉顶 >炉侧 >炉底 >对照的趋势 ,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呈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 5 35 ,P <0 0 1) ;在同样外暴露条件下 ,吸烟量显著影响尿中 1-羟基芘的水平(P <0 0 5 ) ;未发现饮酒对尿中 1-羟基芘水平的显著影响。结论 焦炉工尿中 1-羟基芘水平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 ,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个体的内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