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总结1例95岁高龄患者实施长达9个月的终末期生命支持所引发的伦理思考。患者在呼吸衰竭加重失去判断能力前并未向代理人表示过自己是否愿意接受气管插管等治疗操作,现有的医疗法规只规定了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时由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未规定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之前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以患者代理人的决定就有可能是个人决定,不能代表患者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而提前获取患者意愿存在诸多困难。只有在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信任下,健全的法律支持下,医生才能充分向患者和家属阐明给予和放弃生命支持的时间节点和意义,家属理解如何使老人完满的走向生命的终点,二者达成一致,实施合理救治和舒适护理,使老人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22.
趋化因子是原位组织工程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趋化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是重要的趋化因子之一,能通过趋化募集机体自身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的特异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4,CXCR4)CXCR4的干细胞到达创伤区域,促进组织再生。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作为唯一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骨合成代谢药物,能够动员骨髓基质细胞进入血液,并抑制蛋白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对SDF-1的降解。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对干细胞的推和拉的双向效应以促进干细胞的募集、归巢,从而达到协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本文就SDF-1和PTH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23.
脑梗死昼夜发病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瑞娟 《医学争鸣》2004,25(3):223-223
脑梗死在发病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我们观察我院2000/2002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84例,对其24h发病时间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下称不停跳搭桥)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新术式。近年来,我院施行了23例不停跳搭桥术,均治愈出院。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7例;年龄34~72岁,平均58岁。心绞痛史1.5~7年。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4例、Ⅳ级9例;左室射血分数(EF)29%~58%,平均48%。3例为PTCA术后、1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术前心电  相似文献   
25.
介绍我院在对老干部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具体做法,提出医院管理者应将这种理念发扬光大,增加服务设施,改善就医环境,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患者需求制定相应护理制度,培训护理人员时应增加人文关怀的内容。  相似文献   
26.
1999年2月~2003年10月,我们实施生物瓣衰败再次瓣膜替换手术60例,患者无1例死亡,术后均恢复顺利。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1例40岁肺部感染男性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600mg静脉滴注治疗后出现轻度耳鸣。6h后第2次滴注,又出现耳呜,伴恶心呕吐,之后耳鸣加重和左侧面部电击样痛。疼痛发作共10余次,每次持续数秒至2min,诊为三叉神经痛。停用克林霉素,12h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老年病房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时间、地点及原因,找出安全隐患,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老年病房发生的14起跌倒事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改进前后跌倒发生率、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跌倒发生率为1.6‰,比改进前明显下降(P 0.01);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9%、98.4%,比改进前明显提高(P 0.01)。结论通过分析既往跌倒特征,制定把好入院关、患者关、医护关、教育关、细节关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降低了跌倒发生率、提高了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9.
静脉炎防治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因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再次穿刺带来困难。近年来,临床对防治静脉炎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现将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