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冯玮  陈志刚 《北京中医药》2009,28(8):603-606
络脉的概念最早见于先秦至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内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络病学说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后,鼎盛于清代,当代又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简单回顾络病学说的历史沿革,总结现代一些文献的观点,指出各种因素而导致络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的一类病证通称为络病,总结了络脉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并概括了络病的病因病机,络病的西医病理生理学基础,络病的特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62.
Summary: To compar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transmembrane TNF-α (TM-TNF) and secreted TNF-α (S-TNF) in vivo, mouse fibroblasts NIH3T3 were transfected separately with three types of retrovirus containing wild type TNF-α (Wt-TNF), TM-TNF mutant (TM-TNFm), S-TNF mu tant (S-TNFm). Southern blot, RT-PCR, FACS and bioassa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NF-α gene integration, expression and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It was found that both fixed cells and supernatant of NIH3T3/Wt-TNF, the fixed cells of NIH3T3/TM-TNFm and the supernatant of NIH3T3/S-TNFm could express high level of TNF-α or its mutants and effectively kill H22 in vitro. The trans fected NIH3T3 were separately injected into the mice at the sites of H22 tumor cell inoculation ac cording to a ratio of 5: 1 or 1: 1 (effector/target cells, E/T) after the third day of H22 challenge,respectively. At the E/T= 5 : 1, the NIH3T3/TM-TNFm induced the highest tumor regression,while NIH3T3/S-TNFm exerted the strongest tumor depressing effect at the E/T= 1 .: 1 in vivo.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were not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TM-TNF and S-TNF could cause tumor regression.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TM-TNF would be more powerful and safe than that of S-TNF at the proper E/T ratio.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PKA(蛋白激酶A)对跨膜型TNF-α(TM-TNF-α)与分泌型TNF-α(S-TNF-α)诱导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采用放免法及化学发光法观察两型TNF-α及联合应用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在体外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及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TNF-α可明显诱导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同时使其cAMP水平降低(P<0.05);但TM-TNF-α却对之无明显影响。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skorlin(50μmol/L)可明显提高中性粒细胞的cAMP水平(P<0.01),使S-TNF-α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促进作用受到约15%的抑制(P<0.05),但对TM的cAMP水平(P<0.01),使S-TNF-α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促进作用受到约15%的抑制(P<0.05),但对TM-TNF-α的作用无影响,提示PKA途径参与S-TNF-α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信号传导,而TM-TNF-α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跨膜型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用sTNFRI激活NK92细胞的TM-TNF-α反向信号;MTT比色法检测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β-己糖氨酶释放实验检测NK92细胞在杀伤靶细胞时的胞吐作用;ELISA实验检测NK92细胞sTNF-α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细胞FasL的表达.结果:预先激活TM-TNF-α反向信号,可以促进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功能;增强NK92细胞的胞吐;促进FasL的表达和sTNF-α的分泌.结论:TM-TNF-α反向信号可能通过促进NK92细胞胞吐、sTNF-α分泌及FasL的表达而促进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高表达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胞内段(TNF-intracellular domain,TNF-ICD)基序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TM-TNF-α的反向信号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入法将含人TNF-ICD的pIRES2-EGFP病毒载体导入MCF-7中,经鉴定、筛选获得能稳定表达TNF-ICD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对TNF-α的敏感度,比色法检测NO含量,ELISA方法 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 TNF-ICD基因转染入MCF-7细胞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并能提高该细胞NF-κB活性,抵抗TNF-α的杀伤,增加其NO产生;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处理后能恢复该细胞对TNF的敏感性.结论 获得稳定表达TNF-ICD的MCF-7细胞株,TNF-ICD可能作为TM-TNF-α细胞内的一段活化基序参与TM-TNF-α的反向信号,并通过活化NF-κB,抵抗可溶性TNF-α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增加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66.
通过集落形成法检测两型TGFα对小鼠肾上皮细胞(NRK)促转化作用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体刺激因子(GM-CSF)对其转化效应的协同作用.结果发现两型TGFα均可促进NRK细胞一定程度的转化(P<0.0D,在GM-CSF存在下,两型TGFα促进NRK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0.01),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但GM-CSF对S-TGFα促进转化的协同作用比TM-TGFα的作用强2~3倍(P<0.01).提示过量的TGh表达,加之GM-CSF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导致增殖细胞恶性转化,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可溶性小鼠CD83(mCD83)对树突状细胞(DC)表达共刺激分子及共刺激活性的影响。方法:克隆mCD83基因,构建mCD83胞外功能区与人IgG1αFc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CD83-hIg,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可溶性mCD83-hIg融合蛋白。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mCD83-hIg融合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用mCD83-hIg处理小鼠DC细胞系(DC2.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影响;采用混合白细胞培养试验,检测mCD83-hIg对DC2.4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及产生IL-2和IFN-γ的影响。结果: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显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mCD83-hIg对DC2.4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无影响,但可下调DC2.4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mCD83-hIg处理过的DC2.4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及产生IL-2和IFN-γ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mCD83-hIg可抑制DC表达共刺激分子并下调DC共刺激活性,从而抑制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跨膜段突变TM-TNF-a(△-28mTM-TNF-a)正反向信号诱导U937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28mTM-TNF-a质粒分别转染COS-7,检测表达的△-28mTM-TNF-a诱导U937产生N0的量.同样△-28mTM-TNF-a质粒转染U937,sTNFRI激活反向信号后,检测U937促炎因子IL-8以及IL-1β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 △-28mTM-TNF-a不能够诱导U937产生NO,但被激活并传递反向信号促使U937的促炎因子转录和表达.结论 跨膜段突变抑制了TM-TNF-a正向信号但不影响反向信号的传递.  相似文献   
69.
两型TNF-α对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两型TNF—α对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探讨跨膜型TNF—α在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吞噬、RT-PCR、Western blot及FACS等方法,比较两型TNF—α对U937细胞生物学功能(包括吞噬、细胞因子mRNA、胞质IκB—α及ICAM—1表达等)的影响。结果:分泌型TNF—α可明显促进U937细胞吞噬功能,使TNF—α、IL—1β及IL—8 mRNA积累增加,促进胞质IκB—α降解及提高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而跨膜型TNF—α对上述U937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则无明显影响:当二者联用时,跨膜型TNF—α与分泌型TNF—α亦无协同作用。结论:分泌型TNF—α对U937细胞具有明显地激活作用;而跨膜型TNF—α则无影响,提示两型TNF—α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0.
PKA对跨膜型和分泌型TNF-α胞毒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KA对跨膜型TNF-α(mTNF-α)和分泌型TNF- α (TNF-α)杀瘤效应的影响.方法:用TNF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在体外观察PKA激活剂和抑制剂对二型TNF- α杀伤不同肿瘤细胞的影响. 结果:PKA激活剂Forskolin(10 μmol/L)和抑制剂H8(15 μmol/L) 可分别增强和抑制sTNF-α对其敏感靶细胞的胞毒活性,对其余4株耐受靶细胞却无逆转作用 ,而且对mTNF-α的胞毒效应无任何影响.此外,PKA活性增强,可使sTNF-α介导靶细胞的死亡方式发生改变,即坏死比例减少,凋亡比例增加. 结论:PKA仅参与sTNF-α胞毒作用的信号传导,与mTNF-α无关; 且与sTNF-α介导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