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价国产抗真菌药氟康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 7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使用氟康唑和进口同类药物大扶康治疗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痰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国产氟康唑注射剂对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与进口产品大扶康相似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Toll样受体(TLR)家族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以TLR4最受关注.TLR4高表达于肺癌组织,并以不同的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了解TLR4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可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现就TLR4的结构、功能、TLR4与肺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收治重症意外伤害患者的发生原因及分布情况,为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提出建议,并根据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时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方法:收治意外伤害患者445例,进行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其次是打架斗殴,损伤部位以头部最多。31~50岁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发年龄,其次是21~30岁和51~60岁,男性多于女性;每天的12:01~16:00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时段,其次是18:01~22:00。结论:意外伤害主要是交通事故。国家应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儿童安全意识的教育,医疗机构应健全意外伤害患者抢救的绿色通道及各环节质量控制机制,多方共同努力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营养管及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影响。 方法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同组手术医师收治食管癌患者,根据病情接受经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Ivor-Lewis)或经左/右颈、右胸及上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选择性使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经鼻空肠营养组,n=48)及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经皮空肠穿刺组,n=38)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1) 本研究86例食管癌患者,通过NRS 2002量表进行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5.58%,两组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2)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以三切口手术为主,手术时间较经鼻空肠营养组明显延长(P=0.000),两组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间(P=0.114)和术后住院时间(P=0.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给予时间相当(P=0.561),但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给予足量肠内营养时间较经鼻空肠营养组晚(P=0.032),可能与手术医师顾虑穿刺管腹腔瘘,导致肠内营养给予加量较为谨慎有关;(4)两组患者对营养管舒适度评价方面,经鼻空肠营养组患者自身耐受能力不同,评分为6.00(3.00)分,而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评分仅为1.00(3.00)分,经皮空肠穿刺组患者感觉营养管的舒适程度显著好于经鼻空肠营养组(P=0.000)。结论两种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均安全可靠,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良好;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置入患者感觉更为舒适,耐受力好,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5.
背景与目的: 甲状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增长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本研究旨在对基因突变特征与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远处转移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数据库搜索探究基因突变特征与儿童及青少年DTC远处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运用STATA 14.0软件分析与远处转移相关的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纳入20项研究,共涉及1 27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BRAF V600E突变阴性、RET基因融合阳性是儿童及青少年DTC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而NTRK基因融合与远处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与儿童及青少年DTC远处转移相关的几个基因突变特征,有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包括CT、MR及PET-CT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检查,3例经过PET-CT灌注扫描。结果:16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增强扫描表现大部分病灶强化明显且呈均匀强化(其中2例呈阴性结果),MR表现T1 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的结节或肿块影,DWI信号见较高信号影;14例非功能性肿瘤可呈现高灌注富血供表现,部分病灶内的钙化或囊变使得瘤体内部可呈现混杂密度。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高灌注表现使其在CT、MR增强扫描及PET-CT灌注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 on Cancer, AJCC)于1997年公布的第6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方案(以下简称第6版方案), 与国际肺癌研究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2007年提出的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修改方案 (以下简称新方案)对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不同点。方法:根据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存档资料, 分别按照第6版方案和新方案进行病理分期, 主要观察目标为不同分期下的两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和无复发转移生存期, 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1)第6版方案中Ⅰ、Ⅱ、Ⅲ和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56、23、53和4例; 在新方案中Ⅰ、Ⅱ、Ⅲ和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50、31、54和1例, 其中第6版方案中有6例Ⅰ期在新方案中变成Ⅱ期, 1例Ⅱ期变成Ⅲ期, 3例Ⅲ期变成Ⅱ期, 1例Ⅲ期变成Ⅳ期, 4例Ⅳ期变成Ⅲ期。(2)第6版方案中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Ⅳ期患者的两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5%、82.4%、100.0%、63.6%、52.1%、80.0%和50.0%; 新方案中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Ⅳ期患者的两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5%、89.3%、68.4%、63.6%、52.8%、50.0%和0.0%。(3)按照第6版方案, 经Log-rank法分析后显示, Ⅰ期和Ⅱ期患者的2年无复发转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 Ⅱ期和Ⅲ期患者的无复发转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按照新方案, Ⅰ期和Ⅱ期, 以及Ⅱ和Ⅲ期患者之间的无复发转移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和0.014)。(4)新方案中新增的2和5 cm这两个节点上下的患者的无复发转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和0.023)。结论:IASLC 2007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方案较UICC和AJCC的第6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方案显示了更好的分期特异性, 且新方案一样适用于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加减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大鼠按6 mL/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5组按等剂量注射抗近端小管刷状缘抗原(Anti-Fx1A)构建MN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10 mL/kg 0.9%的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盐酸贝那普利组每天按1.60 mg/kg的剂量给予0.16 mg/mL的盐酸贝那普利药液,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7.04、3.52、1.76 g/mL的中药浓缩液灌胃。分别于模型制备前、模型制备成功后、给药后第7、14、28天留取各组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24 hUP)。给药28天后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检测血中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马松三色染色(Masson染色)、过碘酸六胺银染色(PASM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C3在肾小球的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在肾小球的阳性表达情况;RT-PCR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Nephrin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P增多(P0.05),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IgG、C3表达增多,肾组织Podocin蛋白及Podocin、Nephrin 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4个给药组大鼠治疗28 d后24 hUP降低(P0.05);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减少,IgG、C3表达下降;肾组织Podocin、Nephrin mRNA表达升高(P0.01);Podocin蛋白表达升高,但仅中药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酸贝那普利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大鼠给药28 d后24 hUP及肾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药低剂量组Podocin、Nephrin mRNA表达较低(P0.01);中剂量组Nephrin mRNA的表达较低(P0.05),Podocin mRNA的表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给药28 d后24 hUP降低,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减少,IgG、C3表达下降,Podocin蛋白及Podocin、Nephrin mRNA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组大鼠血Alb、TG、TC、SCr、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能够降低MN大鼠的24 hUP,且高剂量效果最佳,其治疗MN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Podocin、Nephrin mRNA的表达,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59.
将23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并发症组(127)例及无并发症组(106例)。结果发现。并发症组平均年龄、基础疾病患病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比例、痰培养混合细菌感当率均高于无并发症组,死亡病人全出现于产发症组中。此外,发热与否及其程度与并发出现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B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皮层改变区域,并寻找与精神症状相关的皮层改变脑区.方法 依据入组标准,纳入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招募2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全脑磁共振扫描,获取3D脑结构图像,通过VBM8计算脑皮层体积,通过FreeSurfer软件计算脑皮层厚度与表面积,分别比较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并将有差异脑区的皮层与PANSS评分(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组左侧额叶直回、中央前回、颞中回、顶上小叶及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颞上回、海马旁回、楔叶皮层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左半球中的舌叶、颞下回、额中回后部及右半球中的颞下回、中央旁小叶、纺锤体、额上回、额中回后部皮层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皮层表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半球中额中回后部皮层厚度与PANSS阴性评分、PANNS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右半球中额上回皮层厚度与PANSS阴性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异常,且有部分脑区的皮层厚度与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