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对比分析青年与老年肾癌患者的病理特点的异同。方法和材料:将我院2005-2009年期间收治的84例符合条件的肾癌病例,按照年龄分为小于等于40岁的青年组(36例)和大于40岁的中老年组(48例),对其病理类型做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病理类型均以透明细胞癌为主,所占比例分别是72.22%(26/36)和85.42%(41/48),在青年组发现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为老年组所没有的类型。结论:两组的病理类型均以透明细胞癌为主,但在青年组有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这一新的肾癌类型为今后青少年肾癌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阐明阴囊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1例阴囊巨大脂肪瘤病例,结合资料分析阴囊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54岁患者,右侧阴囊35 cm×30 cm×20 cm肿物,B超及CT诊断见肿瘤内有脂肪影,予手术切除,病理为脂肪瘤,重达10 kg,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 阴囊脂肪瘤为少见的阴囊良性肿瘤,肿瘤一般没有临床症状,B超及CT为术前有效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8例UI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由患者自行填写ICIQ-SF问卷表,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分别计算ICIQ-SF诊断不同类型U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似然比LR值.结果:根据ICIQ-SF问卷,46/118例(39%)患者表现为压力性UI,18/118例(15%)为急迫性UI,54/118例(46%)为混合性UI.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的敏感性分别为58%,52%和75%;特异性分别为74%,95%和63%.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61%,72%,38%;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88%,89%.结论: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U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8例UI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由患者自行填写ICIQ-SF问卷表,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分别计算ICIQ-SF诊断不同类型U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似然比LR值。结果:根据ICIQ-SF问卷,46/118例(39%)患者表现为压力性UI,18/118例(15%)为急迫性UI,54/118例(46%)为混合性UI。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的敏感性分别为58%,52%和75%;特异性分别为74%,95%和63%。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61%,72%,38%;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88%,89%。结论: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U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国内文献报告该病术前诊断率极低,过去2年中我院共收治7例,1例术前误诊为腹膜后肿瘤,1例误诊为肠梗阻,1例误诊为肾癌。有4例术前明确了诊断。本文重点讨论了此病的诊断,指出该病在IVP、超声动脉造影及CT检查中均有有诊断意义的特殊影象表现,尤以CT检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6.
<正> 我科从1983年7月至1986年9月共行肾动脉栓塞术32例,其中大部分为肾癌病人,现可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岁(13~74岁)。栓塞  相似文献   
87.
<正> 糖尿病乃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残废和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已高达5%,占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4~1.0%,发病后未加治疗两年内死亡者约占25%。应用胰岛素虽能延长其存活时间,但并不能防止小血管病变的进展,大多仍死于心血管、脑、肾的合并症。目前已公认胰腺或胰岛细胞移  相似文献   
88.
<正> 中段主动脉综合征是一种非特异性缩窄性动脉炎,侵犯膈下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其中包括肾动脉。Sen于1963年提出此综合征,Kaufman 1973年认为此乃高安(Takayasu)氏病的变异,可能与自家免疫有关。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动脉炎的名称繁多,依其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谓主动脉弓原发性动脉炎、肱动脉炎、头臂动脉炎等;依其病因考虑有高安氏动脉病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化学致癌物3,2’-二甲基-4-氨基联苯(3,2-’dimethyl-4-aminobiphenyl,DMAB)建立hamsters鼠浸润性膀胱癌的动物模型,用于非乳头状侵袭性膀胱癌的研究。方法 用DMAB和乙炔基雌二醇(ethinyl estradiol,EE)处理hamsters鼠后,观察膀胱癌的发生情况,同时通过常规病理学检测方法,评价了Hamsters鼠膀胱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20周到50周期间,雄性鼠DMAB+EE组膀胱癌的发生率为78%(14/18),DMAB组中为65%(11/17),雌性鼠DMAB+EE组膀胱癌的发生率为79%(11/14),DMAB组为80%(4/5)。大部分膀胱癌发生在膀胱颈部,所有肿瘤均为非乳头状浸润性移行细胞癌,部分为腺癌或鳞状上皮化生癌。结论 膀胱癌的浸润程度与移行细胞癌的异型性有关,与腺细胞或鳞状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在无DMAB处理的动物中没有膀胱癌的发生。性别及EE对DMAB的诱发的浸润性膀胱癌无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49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周期10~15d,每次20~30min,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各项指标变化: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排尿评分(VS)、生活质量评分(QOL)、疼痛强度评分(COVAS)、最大尿流率(Qmax),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3例患者坚持治疗10~15d,生物反馈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22、4±5.1vs7.1±3.8),COVAS评分(4.2±2.3vs1.9±1.6)、排尿评分(7.7±2.1vs2.3±1.5)、QOL评分(9.2±2.4vs2.3±1.9)、和Qmax(11.5±3.2ml/svs14.9±5.6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为68.1%。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CPPS患者疼痛、尿频、尿急和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