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观察抗 TNF抗体对腹腔感染 (IAI)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时的代谢调理作用。将 2 0只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 (CL P)方法诱发的 IAI伴 MODS的兔随机分成两组 ,抗 TNF血清组在 CL P后 0 .5 h给予抗 TNF血清 (每 μl中和 TNF活性 10 0 0 U) 2 .5 ml/kg,对照组给予非免疫血清 2 .5 ml/kg。动态观察了血清细胞因子 (TNF、IL- 6 )、激素 (皮质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血清生化 (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 )和每天尿中尿素氮、肌酐、3-甲基组氨酸排出的变化。观察时间为 1周 ,并记录动物生存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  相似文献   
12.
上腹部手术后形成的腹腔粘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iecystectomy,LC)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上腹部手术后形成的粘连对LC有明显的影响,上腹部手术后的LC属于困难的腹腔镜手术,但长期缺乏对比研究资料的证实。我们连续观察了一组100例上腹部手术后择期行LC的病例,并与同期无上腹部手术史的100例进行对照,探讨上腹部手术后LC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腹腔感染大鼠白蛋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白蛋白血症是腹腔感染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血白蛋白浓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能显著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有明显的节氮效应〔2〕。本研究观察rhGH对腹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感染状态下血清白蛋白的分解和分布动力学的变化,以进一步明确感染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对照组10例,全部为男性健康志愿者;感染组10例,均为严重感染患者,APACHEⅡ评分8~22(平均13)。采用氯胺T法,用125I 标记人体白蛋白。所有受试者一次性从上臂静脉注射20μCi的125I白蛋白,分别在第0、1、2、4、8、12、24h,第2、3、4、5、6、7、9、11、13、15、18、22、25天抽血,测定γ射线量(dpm),拟合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标记白蛋白的半衰期(t1/2),分布容积(Vd),中央池向周边池的转运速率(K12)。结果感染组的125I标记白蛋白t1/2(d)明显短于对照组(8.2±1.4vs.12.5±1.7,P<0.01);感染组标记白蛋白从中央池向周边池的转运速率(K12)显著高于对照组[(4.4±1.9)×10-2/hvs.(2.4±0.6)×10-2/h,P<0.05];两组分布容积(Vd)则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条件下,血清白蛋白从血管内到血管外的分布速率明显增加,白蛋白的分解速率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术后早期肠道通透性改变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观察胃肠道应用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对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继而探讨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 :2 0例腹部手术病人以前瞻、双盲、随机的方法分为Gln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0例。从术后第 1天开始 ,Gln组每天胃肠道应用Gln颗粒剂 30 g ,共 7天 ;对照组每天应用安慰颗粒剂 30 g ,共 7天。于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清Gln浓度和反映肠道通透性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的实验指标 [尿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lactulose/mannitol,L/M)、血清二胺氧化酶、内毒素、丙二醛 ]和临床表现 (体温、心率和血白细胞计数 )。 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Gln浓度从用药前 (432 .17± 14 2 .6 8) μmol/L下降至用药后 (2 5 0 .78± 77.10 ) μmol/L(P <0 .0 1) ,Gln组则由用药前 (36 1.17± 16 1.2 5 ) μmol/L升高至用药后 (5 83.2 2± 171.5 2 ) μmol/L(P <0 .0 5 )。对照组和Gln组用药前尿L/M比值分别是 134.0 0± 18.4 8和 14 6 .10± 2 0 .2 1(P >0 .0 5 ) ,用药后对照组尿L/M比值显著升高 ,Gln组则显著降低 ,分别是 194 .83± 4 5 .31和 117.4 7± 2 5 .6 8,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用药 7天后 ,Gln组的血清二胺氧化酶、内毒素、丙二醛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指  相似文献   
16.
抗TNF抗体防治腹腔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实验观察抗TNF抗体防治腹腔感染(IAI)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作用。方法:按照制作IAI诱发MODS动物模型的方法,将20只兔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并随机分成两组。抗TNF抗体组在CLP后0.5h级予抗TNF血清2.5ml/kg(每微升能中和TNF活性1000U);对照组给予非免疫血清2.5ml/kg,实验观察1周。测血清细胞因子(TNF、IL-6)血气分析(PaO2,PaCO2)血清生化(ALT、AST、CPK、CRE)和直肠温度的变化,在动物死亡或观察1周结束处死时,取血液作细菌培养和取心、肺、肝、肾、小肠等脏器作病检查,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抗TNF抗体组直肠温度降低,血清TNF和IL-6水平下降,血气分析和血清生化指标改善,器官病理改变减轻,生存率显著提高。结论:抗TNF抗体具有明显的防治IAI诱发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脓毒症闰人营养支持的效果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实验前瞻性地对比观察了不同蛋白质供应负荷0.25g/V(kg.d)vs0.35gN/(kg.d),在脓毒症病人全有肠外营养支持中对蛋白质代谢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低氮量TPN相比,高氮量TPN支持可改善血浆蛋白水平,增加累积氮平衡,但尿中3-MH排出量也有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环氧酶抑制剂对创伤性应激反应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将全胃切除术病人分为两组:消炎痛组,从术后2小时开始给予消炎痛肛栓剂50mg,1/8小时;对照组按同样方法给予安慰剂。监测了手术前后体温,血清激素、血浆蛋白和尿中尿素氮、肌酐和3—甲基组氨酸的排出,结果显示消炎痛组体温、应激激素和尿中尿素氮,3—甲基组氨酸排出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环氧酶抑制剂可以减轻创伤时的应激反应和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女性,14岁.因"反复胸痛并发胸水1年"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多次穿刺引流及对症支持治疗,但病因未明.体检:左侧胸腔叩诊浊音,腹部无包块,无压痛,移动性浊音(-).X线示左侧胸腔积液.B超示胰尾部体积增大,最厚处约28 mm,左侧胸腔液性暗区.CT示胰尾部占位性病变.ERCP示胰腺尾部造影剂弥散呈不规则形.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181 U/L,脂肪酶383 U/L,CA19-9:6.37 IU/ml,CAl25:40.33 IU/ml.人院当日行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胸水淀粉酶13000 U/L,常规检测未见细菌,未查到抗酸杆菌,李凡他实验(+),脱落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