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7.23”动车事故探讨检伤分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7月23日20:27,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从首例伤员在7月23日21:00送达温州康宁医院救治开始,本市11家医院共收治“7·23”动车事故患者192人,其中13人救护车送至院时已死亡,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对英国近年来备受关注与争议的全科医生临床执业联盟(clinical commissioning group,CCG)改革进行讨论,探讨其产生背景及原因、现实意义以及其对中国医改的借鉴之处。 方法 通过笔者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接受国际全科师资培训时所了解的CCG改革并进一步调研及大量的文献检索、浏览英国政府及医疗保健网站并进行归纳总结,深入了解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系(NHS),了解其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及其优势所在,研究英国医改的演变过程和当下进展,以及CCG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中国医改的启示与借鉴。 结果 NHS原来的卫生策略管理局和初级医疗信托会被NHS执行委员会和211家全科医生领导的CCG所取代,CCG接管NHS约80%的预算,向次级保健购买服务,自下而上来决定资金流向,但改革不太顺利,争议频出,对患者享有的自主权程度和范围拿捏失当、私人医疗机构的引进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长久建立的医患良好关系恐被破坏或是造成CCG略受挫折的原因。 结论 CCG医改提高了医疗体系的运转效率,但这种做法对于尚未完全施行分级诊疗制度、有序进行患者分流的中国,CCG医改措施并不适合,中国医改内容需根据其自身特点制订,需平衡公益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需并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以小剂量(5 mg,每12 h 1次)为起始剂量的奥斯康定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耐受性。方法奥斯康定5 mg每12 h口服为起始剂量,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按50%~100%的剂量递增。结果有22例(37%)患者取得了完全缓解,28例(47%)取得了明显缓解,4例(7%)取得了中度缓解,总缓解率为90%,药物最小剂量为10 mg,最大剂量为80 mg,达到维持量的平均时间为1.2 d,40例(67%)患者被发现至少有一项不良反应,但无一例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而退出服药。结论奥斯康定治疗晚期癌痛患者能稳定和有效地控制疼痛,且以5 mg每12 h 1次为起始剂量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被滴定,不良反应轻。对于阿片类药物敏感的患者,以小剂量奥斯康定开始治疗和滴定可能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口服吉非替尼250mg/次,1次/日,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糖蛋白型肺癌标志物(CA125)、粘蛋白型糖抗原(CA242)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3.903,χ2=4.2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242及CE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观察组CA125和CE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5.
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的“冰山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进行分类,探索下转难实质.方法:采取"冰山角"分析法分析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结果:双向转诊下转难的表面原因为大医院怕承担责任不主动下转、病人不信任基层医院、患者怕麻烦不愿意下转;过渡原因为大医院怕病源流失不主动下转、基层医院技术差、病人追求名院名医不愿意下转、双向转诊流程不明确、缺乏首诊医师机制、医疗保险制度不匹配(无激励机制)、无全科医师负责转诊;根本原因为基层医院设备差、基层医院人员配备差、双向转诊标准不明确、社会宣传不够.结论:解决基层医院设备差、基层医院人员配备差问题,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加大双向转诊社会宣传是解决双向转诊下转难的关键;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和建设基层医院是解决双向转诊下转难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6.
英国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NHS的发展经过、运转模式、成就、缺陷等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来认识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去英国短期的考察和学习;浏览英国卫生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署网站;进行国内外资料搜集、文献阅览度分析。  相似文献   
27.
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采用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对PBL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PBL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兴趣,并且能增强学生的肿瘤综合治疗和循证医学理念方面.在传统的病例书写、技...  相似文献   
28.
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变化对创伤及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大鼠剪尾取血作为正常对照,颈部去皮颈动脉结扎剪断插管作为实验对照,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创伤组)和实验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均为8只。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动态表达,以及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平均荧光道数)以及血清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以及血清TNF-α水平均上调,3h达峰值,4、5h持续高水平;失血性休克组两者亦均上调;但与创伤组比较,3h后则呈下调趋势。结论:创伤后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上调,增强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反应,有助于局部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失血性休克组CD18表达下调,可减少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及嵌塞毛细血管,有助于机体疏通微循环,改善灌流量。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1组(输林格液)和复苏2组(输林格液+万汶液),每组10只大鼠。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复苏组在失血性休克1小时后给予不同复苏液(林格液、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即万汶液),复苏2小时后采血,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因子(TF)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复苏1组的t-PA、t-PA/PAI-1、T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复苏1组t-PA、t-PA/PAI-1水平明显高于休克组(P〈0.01);而复苏2组t-PA、t-PA/PAI-1、TF均明显低于休克组和复苏1组(P〈0.01)。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可使纤溶功能亢进,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被活化;采用万汶液加林格液复苏在调节凝血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林格液。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1组(输林格液)和复苏2组(输林格液 万汶液),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制模成功后复苏1组给予林格液,复苏2组给予林格液 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19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复苏1组、复苏2组两组大鼠在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休克即时的SBP、DBP和MAP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HR较基础值明显加快(P<0.05).复苏2组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和MAP均恢复到接近基础值水平(P>0.05);但复苏1组复苏30min的DBP,复苏60rain、90min和120ra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基础值,复苏后90min和120rain的HR较基础值和复苏2组明显加快(P<0.05).复苏1组的自主呼吸频率在复苏30min和复苏60min时明显增快,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1组复苏后各时段的DBP、MAP、SBP明显降低,与复苏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组复苏30min及复苏60min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与复苏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具有较好的扩容效果,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改善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