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津巴布韦人比较熟悉AIDS,知道HIV的传播途径以及AIDS的预防策略。但是,他们并没有按照掌握的知识行为处事。据1994年的调查,2/3以上的城镇已婚男女知道避孕套有预防HIV感染的作用。但在调查前的4周内只有7%的妇女报告在夫妻生活中使用避孕套,在婚外性活动中使用率也仅为38%;而大约11%的男性和0.2%的女性报告曾有过婚外性行为。因此,力图通过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加强性伴侣间的忠诚来降低或阻止AIDS/HIV在津巴布韦的流行并非易事。发展安全有效的女用预防AIDS和性传播疾病(STD)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孕期妇女膳食指南依从性指数(CDGCI_PW)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关系。方法 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孕妇整个孕期的饮食情况。应用修订的CDGCI_PW评分评估孕期膳食质量,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子代先心病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CDGCI_PW对子代先心病患病的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 422名研究对象,病例组474名,对照组948名。病例组CDGCI_PW评分MQ1,Q3)为46.0(26.0,65.0)分低于对照组60.0(40.0,77.0)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CDGCI_PW评分Q1组相比,CDGCI_PW评分Q2Q3Q4组的子代总先心病发生风险均降低(OR=0.60,95%CI:0.43~0.83;OR=0.64,95%CI:0.45~0.89;OR=0.29,95%CI:0.19~0.44)(趋势检验P<0.001)。CDGCI_PW评分每增加10分,子代总先心病的发生风险降低17%(OR=0.83,95%CI:0.79~0.88)。构建ROC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95%CI:0.768~0.818),约登指数最大处的灵敏度为0.740、特异度为0.725。结论 本研究提示改善妇女孕期膳食质量可降低子代先心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3.
目的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中国西部40个县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得7252名3岁以下儿童,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采用Z值法以WHO/NCHS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该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结果年龄别身高(HA)Z值的标准差波动在1.10~1.30,年龄别体重(WA)Z值的标准差波动范围较大在1.06~1.40,特别是对1岁以内的儿童。与WHO/NCHS参考分布相比,该儿童群体的HAZ值和WAZ值显著左移约1个单位,身高别体重(WH)Z值左移约0.4个单位,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3.0%、22.6%和7.5%,各地区县儿童的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差异较大。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在出生后3月龄内较低,其生长迟缓的患病率为5.9%~9.0%,低体重患病率为1.1%~3.5%,6月龄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在15月龄左右达到20%~30%,此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低体重与生长迟缓和消瘦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和0.636(P<0.01),发育迟缓与消瘦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40个县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受到了不良影响,意味着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仅仅是个别或部分儿童的健康问题,相对于WHO/NCHS参考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低的HA可能是该地区儿童的主要问题。单独使用WA时解释要谨慎,因为它无法区分生长迟缓或低体重。准确收集年龄数据和准确测量身长体重是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目的筛选成人大骨节病的主要诊断指标,为进一步制定成人大骨节病诊断标准、大骨节病流行病学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分析了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16岁以上与16岁以下大骨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果(1)16岁以下组及16岁以上组临床指征阳性率比较的单因素分析显示,21项指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仅有3项指标(指末弯、干骺端与骨骺X线征)是16岁以下组高于16岁以上组,其余18项均为16岁以上组高于16岁以下组;(2)16岁以下组及16岁以上组大骨节病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16岁以下组检出大骨节病指末弯、X线干骺端、骨骺征象的概率显著高于16岁以上组,而关节痛、指粗、腕障碍、肘障碍和骨端五项临床指征的概率则显著低于16岁以上组。结论16岁以下年龄组,指末弯、骨骺、干骺端的X线征象等指征较为特异,而在16岁以上年龄段,关节痛、腕障碍、肘障碍、指粗、骨端等五项指征较为特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陕西汉中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于2010年对汉中市18~80岁农村常住居民的膳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2958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0.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因子分析提取4个主要因子,反映4种膳食结构类型,分别定义为均衡模式、素食模式、饮酒模式和节俭模式。各类食物中,调查人群谷类、豆类、油脂类和食盐的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均高于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P<0.05),并且除豆类外,均高于推荐摄入量;动物性食物、蛋奶类和新鲜水果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各类营养素中,调查人群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钾、钠、镁、铁、锌等每标准人日平均摄入量显著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P<0.01);脂肪、钙和部分维生素则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1)。仅脂肪、维生素C和E、钠、铁和锰达到或超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88.8%~315.3%),其他营养素均未达到RNI标准。近51%的能量来自谷类,动物性食物只提供了7.1%的能量和11.4%的蛋白质,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58.9%的铁来自谷类。结论汉中农村居民的膳食中虽然包含了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主要食物种类,但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6.
宁夏六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为了解宁夏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对宁夏6县进行了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并同时调查有关社会环境因素。结果:该地区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5.0%、11.7%、2.7%。回族高于汉族,经济好的县高于经济差的县。与NCHS/WHO标准分布比较,提示宁夏6县3岁以下儿童整体的营养状况较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腹泻,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数,喂养及辅食添加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加强 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提高孕妇和乳母的保健知识,在重点干预的同时,还要注意改善整体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陕西省成年人群肌肉重量与生活质量的关联性。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2019年建立的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中陕西省人群队列的基线调查,通过健康调查12条简表测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总分(PCS)和心理功能总分(MCS),通过人体脂肪测量仪测量全身肌肉重量。采用调整混杂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肌肉重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探索其稳定性,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探索不同性别肌肉重量与生活质量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20 595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0岁,33.4%为男性。在控制混杂因素之后,与Q1组相比,女性Q5组人群低PCS的风险下降20.6%(OR=0.794,95%CI:0.681~0.925),低MCS的风险下降20.1%(OR=0.799,95%CI:0.689~0.926)。与Q1组相比,男性Q2组人群低PCS的风险下降24.4%(OR=0.756,95%CI:0.644~0.888),但尚未发现男性肌肉重量与MCS存在显著关联。女性肌肉重量与PCS和MCS的关联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陕西省成年人群的肌肉重量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向关联,且女性更为突出,随着肌肉重量增加,人群身体功能和心理功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8.
数据库是一个通用的综合性的数据集合,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1].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婴幼儿就诊现状以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户,共计14 112户,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患感冒儿童中86.6%的儿童去医疗单位就诊,患腹泻儿童中有76.9%的儿童去医疗单位就诊;就诊单位以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为主,其中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比例接近50%;就诊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和家庭经济状况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未就诊的原因,超过80%的母亲报告是因为自感病情轻,而报告因费用问题未就诊的比例不足3%.结论 3岁以下儿童患病后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较高,其就诊行为受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就诊与否更多地取决于看护人对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检索1980-2014年有关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关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研究指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心肌梗死及中风,效应指标为反映发生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效应综合,并做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采用Jadad评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含26 395名研究对象。有8项研究综合显示3种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对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无显著影响(RR=1.00,95%CI:0.94~1.07);9项研究综合显示3种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影响(RR=1.03,95%CI:0.94~1.13)。9项研究综合显示3种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可使中风的发生风险降低14%(RR=0.86,95%CI:0.78~0.95)。维生素B合剂组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联合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和B6能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2.53 μmol/L(95%CI:-3.93~-1.12);亚组分析显示,随访时间、维生素剂量、疾病史均对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研究结论无显著影响;而中风的亚组分析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补充B族维生素能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叶酸和维生素B12在小剂量下预防中风的作用更为显著,而维生素B6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显著,有心脑血管病史者联合补充B族维生素降低中风风险的效果较好。结论 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对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