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7篇
  免费   808篇
  国内免费   414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524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750篇
内科学   940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5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449篇
综合类   3984篇
预防医学   1427篇
眼科学   146篇
药学   1496篇
  45篇
中国医学   1615篇
肿瘤学   373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713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820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干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2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脑梗死,将并发脑梗死的患者设为脑梗死组(n=37),将无脑梗死发生的患者设为非脑梗死组(n=17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7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中37例并发脑梗死,发生率为17.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高血压病史长于非脑梗死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脑水肿体积较非脑梗死组均明显更高(P<0.05),降颅压药物使用时间>24 h比例明显更高(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更低(P<0.05);两组年龄、性别、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血肿量、脑水肿体积、收缩压、舒张压、降颅压药物使用时间>24 h、GCS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24个中药的提取物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酶3A4(CYP3A4)活性的抑制作用,为阐明中药和化学药在治疗艾滋病时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增效机制提供数据。方法:用标准化方法提取24个中药的65个部位,并在生理条件下与混合人肝微粒体进行预孵15 min后,加入探针底物睾酮和辅酶β-NADPH进行孵育30 min,用LC-MS/MS对CYP3A4的活性进行定量检测,计算抑制率(IC50)。结果:在24个中药中虎杖和黄芩对CYP3A4具有较强的抑制,其不同部位的IC50分别为3.25~8.19和10.0~29.0μg.mL-1。其他测试的中药提取物,如甘草、苦参、牡丹皮、土茯苓和乌药,它们的不同提取部位对CYP3A4的抑制作用有较大差异。而败酱草,板蓝根,当归,黄芪和龙胆对CYP3A4几乎不具抑制效果。结论:中药的不同提取物对CYP3A4的抑制效果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远视矫正后的散光改变.方法 收集看远和看近内斜视10 PD以上、远视1.0 D以上、配戴足矫远视眼镜看远斜视度在10 PD以内的初诊病人;按初诊年龄分为≥2岁<4岁组和≥4岁<8岁组;根据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结果予以配戴足矫眼镜.每年再次验光,应用向量分解法,用90°~180°轴向的散光J180,及45°~135°轴向的散光J45作为散光统计指标.连续观察3年以上.结果 符合条件的调节性内斜视儿童共44名,平均初诊年龄(4.7±1.7)岁,观察(4.3±1.4)年.≥2岁<4岁组儿童右眼的散光J180平均为(0.35 ±0.34)D,在配戴眼镜的第2年和第3年出现了分别为0.28 D、0.20 D的散光增加(P<0.05),≥4岁<8岁组右眼的散光J180,平均为(0.34±0.44)D,在戴镜后的第1年和第2年也分别增加了0.22 D和0.18 D(P <0.05),两组儿童在随后的2~3年下降到初诊水平并保持稳定;两组儿童的散光J45平均为(0.14±0.16)D、(-0.002±0.16)D,数值小且无明显变化.结论 调节性内斜视配戴远视足矫眼镜以后散光会出现少量的增加,之后有所降低,该变化与最初配戴眼镜的年龄无关.戴镜在一定时期内能影响儿童屈光的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3O例(60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22例(44耳)正常新生儿为对照进行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及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S)检测。30例(60耳)高胆病人异常耳数分别为41.67%,33.33%;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异常耳数分别为0,6.82%。同时发现随着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异常耳数增加,并证实约有1/3病人有耳蜗外毛细胞受损。提示新生儿高胆病人听觉系统损害发病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检测是一种无创伤性,并能客观地反映听力及脑子功能、耳蜗外毛细胞受损。可通过以上检测更准确地确定受损部住,以便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8.5岁。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7个月,22例均骨性愈合,无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及髋内翻、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于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保守牵引、克式针、弹性髓内钉固定及其他治疗方法的不足,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影响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研究。选择6个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通过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从中选择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结果从COX模型分析中可见,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骨折移位程度和年龄,而骨折块大小、骨折块是否粉碎对预后影响不明显,性别和有无合并损伤对预后并无影响。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同时应尽可能将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复位。必要时应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7.
孙光周老师,系河北省沧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工作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上独具匠心,擅长治疗各类妇科疾患,尤其对于不孕症、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的诊治。  相似文献   
78.
筛窦海绵状血管瘤2例报告曹莫,张培俭,郑淑珍,魏梅新附属三院耳鼻咽喉科(050051)附属三院病理科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副鼻窦;息肉海绵状血管瘤原发于筛窦者较少见。国内文献自1976年以来未见有类似报道.本院于1989年连续见到2例,均为病理证实。现...  相似文献   
79.
传统肛肠手术通常采用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但由于麻醉恢复快,不能有效缓解术后患者肛周疼痛,现采用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亚甲蓝行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术后能有效缓解肛周疼痛,达到镇痛目的。2012年至今,笔者采用亚甲蓝复合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65例,并与61例行传统麻醉的肛肠手术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组和对照组,亚甲蓝组65例;对照组61例。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分析,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为髋关节术后脱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我组所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95例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后外侧手术入路.患者平均年龄57.2岁,其中男187髋女108髋.因股骨头坏死手术179髋,股骨颈骨折91髋,翻修术15髋,骨性关节炎7髋,病理骨折2髋.术后有13例发生关节脱位,并给予复位治疗.本文对脱位病例进行了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切口、安装角度、术后不良活动等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20.5天,术后随访1-3年.有13例发生脱位,所有脱位患者均为术后不良活动导致,都属于后上方脱位,在患侧臀部可触到脱位的股骨粗隆部.脱位后分别采用床头手法复位﹑麻醉下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床头手法复位13例,成功8例,失败5例.2例麻醉下复位成功,3例切开复位成功.所有复位患者无2次脱位发生.结论:随着人工髋关节技术的发展,术后不良活动逐渐成为目前脱位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康复锻炼方式,能有效地防止早期脱位的发生.不良活动的脱位复位后,不用限制肢体的正常活动锻炼.脱位患者无2次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