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4例IPMT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将动脉期和胰腺期数据传至工作站,重建成厚度为0.75mm、间距为0.5mm的高分辨率图像,作曲面重建(curveplanarreformation,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etion,MIP)。分析主胰管、胰腺实质、十二指肠乳头和胰腺周围血管的CT征象,并将CT的分型和恶变预测的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CT表现为主胰管扩张9例,胰腺实质内囊性病变11例,主胰管和囊性病变内见分隔和(或)结节样突起,十二指肠乳头增大6例,肿瘤侵犯胰腺周围血管1例。CT诊断主胰管型IPMT3例,分支胰管型IPMT5例,混合型IPMT6例,IPMT恶变6例。病理学分型与CT分型一致,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7例。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IPMT的诊断、分型和恶变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T2WI和增强MRI影像组学列线图对宫颈鳞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9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纳入研究,并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66例)和验证集(2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在横轴面T2WI和对比增强T1WI(T1CE)上选取病灶最大层面沿肿瘤边缘勾画ROI,应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RMR和LASSO回归分析对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初步筛选,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病理危险因素,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合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应用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模型和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影像组学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T2WI和T1CE图像上分别提取病灶的396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14个具有最大诊断效能的纹理特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包含FIGO分期、分化程度和Radscore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影像组学列线图的预测效能优于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模型(训练集中,AUC:0.96 vs.0.70;Delong检验:Z=4.04,P=5.415e-05;验证集中,AUC:0.87 vs.0.71;delong检验:Z=1.24,P=0.0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风险阈值为0.01~1.00时使用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预测宫颈鳞癌LVSI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结论:基于双序列MRI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对宫颈鳞癌LVSI情况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一种术前评估的无创性影像学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螺旋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胰腺IPMN的螺旋CT表现。结果:主胰管型IPMN3例,表现为主胰管扩张伴管壁结节样突起;分支胰管型IPMN5例,表现为分叶状单发囊性病变或葡萄串样多发囊性病变伴腔内分隔或结节样突起;混合型IPMN6例,表现为主胰管扩张和囊性病变合并存在。CT诊断IPMN恶变6例,病理诊断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7例。结论:螺旋CT能够显示胰腺IPMN的病理特征,并可做出分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征象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输卵管炎性扩张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64个病灶)输卵管炎性扩张的MRI征象,分析囊性病变的形状,确定是否为管状结构,观察囊性病灶的壁及其周围情况,分析囊腔内、囊壁及囊壁外DWI的信号改变,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95%囊性病灶出现管状结构征象,所有病灶输卵管壁均有增厚、强化,部分有分隔,无壁结节,囊内壁光整;脓肿及急性炎症管壁周围见斑片状软组织影,盆腔脂肪间隙模糊,慢性炎症病灶管壁清晰。DWI表现:所有输卵管脓肿及77.8%急性炎症病灶囊腔内DWI呈明显高信号,而所有慢性炎症病灶囊腔内D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输卵管炎性扩张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管状结构是输卵管扩张的典型征象,有分隔,但内壁光滑,无壁结节是定性诊断的关键,DWI能对输卵管脓肿及急、慢性炎症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螺旋CT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肝硬化在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时肝脏形态、大小及肝叶比例的改变,肝脏表面实质密度,门静脉改变。侧支循环改变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傅爱燕 《工企医刊》2008,21(3):14-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4例,肠系膜1例,大网膜1例。恶性16例,良性4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以向腔外生长为主(14/20),类圆形或椭圆形居多(15/20),绝大多数境界清楚(17/20);良性GIST相对较小,平均大小3.3cm×4.2cm,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一中度均匀强化,CT净值平均增18Hu;恶性GIST体积较大,平均大小7.2cm×6.6cm,大部分密度不均匀(15/16),瘤中间坏死多见,增强后明显到显著强化,CT值平均净增加52Hu。2例恶性GIST及1例良性GIST发生不规则斑片状钙化。3例恶性GIST瘤体旁可见成簌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2例侵犯周围组织,1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CT检查能够确定GIST的存在,并能估计良恶性,对治疗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和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VETC)阴性的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RFS)的价值。方法:对99例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MVI和VETC均为阴性的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的术前MRI征象、术前临床参数及术后病理特征,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RF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法确定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RFS。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9.73个月的随访期内,99例MVI和VETC阴性的孤立性HCC患者中,复发35例(35.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环状高强化[HR2.405(1.062~5.448), P=0.035]和动脉期瘤周强化[H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基于MR-T2W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159例经术后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采集盆部MRI,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及病理结果分为早期组(ⅠB~ⅡA期,n=73)和晚期组(ⅡB~Ⅳ期,n=86)。按照7 :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13)和验证集(n=46)。训练集包括52例早期、61例晚期宫颈鳞癌,验证集含21例早期及25例晚期宫颈鳞癌。提取轴位T2WI中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早、晚期宫颈鳞癌的影像组学模型。分析影像组学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共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11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以之构建预测早、晚期宫颈鳞癌的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拟合优度均佳(χ2=2.68、8.87,P均>0.05);其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80。DCA显示,阈值取0.10~1.00时,影像组学模型的净收益较大。结论 基于MR-T2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