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报告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新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3年江苏省每年新报告的HIV阳性MSM病例及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样本来源等相关信息,并收集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研究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3年报告的HIV阳性MSM病例中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9.70%、27.75%和30.12%,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病例报告发现的MSM,与>30岁的相比,≤30岁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OR=1.646,95%CI:1.4001.935);与其他就诊者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咨询(OR=2.459,95%CI:1.8963.191)、专题调查(OR=2.624,95%CI:1.9753.485)及无偿献血人员检测(OR=3.476,95%CI:2.3195.211)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的MSM(均有P<0.05)。结论江苏省新报告HIV阳性MS...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梅毒筛查和转介在男男性行为者(MSM)综合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2013-2015年期间,应用滚雪球方法招募MSM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梅毒检测,为梅毒筛查阳性者提供转介服务及随访。结果调查的1 345例MSM,年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IQR)为27.0岁(23.0~35.0),学历以高中及以上为主,占86.5%(1 164例)。HIV阳性率为6.8%(91例),梅毒血清学阳性率18.1%(244例),梅毒感染率9.2%(124例)。对梅毒血清学阳性者转介成功率73.4%(179/244),转介治疗一年后随访显示,转介到定点医院梅毒治愈率为87.2%(34/39),高于非定点医院的54.5%(12/22),调查对象转介后梅毒知识知晓率为91.0%(131/144)、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72.2%(104/144),最近一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0.0%(72/144),均高于转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综合干预,能提高MSM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保护意识,减少该人群中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3.
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新生血管为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血管生成是受血管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网络来调节的,在众多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中,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可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O′Reilly等从鼠血管内皮瘤细胞株(EOMA)得到一种分子量为20kD的新蛋白质,测序证明它是胶原蛋白十八C末端的片断,并将其命名为endostatin,用重组鼠endostatin治疗几乎可完全抑制肿瘤引起的新血管生成,显示了极大的抗癌效果.徐根兴等也在研究内皮细胞过程中发现了endo-statin,并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筛选克隆得到人endostatin基因,通过T7和SP6进行DNA序列测定,Endostatin由522个核苷酸组成,共184个氨基酸.与小鼠Endostatin氨基酸序列比较,具有83.33%同源性.由于endostatin基因产物难溶,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张家港、丹阳和泰兴3个示范区早期抗病毒治疗对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死率的作用。方法收集3个示范区2009—2014年新加入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和随访表进行分析,随访观察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结果纳入研究对象329例,男女比3.27∶1,平均年龄(44.8±13.9)岁,已婚或同居占68.4%,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74.5%)和男男性传播(22.2%)。入组时CD4+T细胞中位数为224/μL。第6、12、24、36、48和6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5%、93.3%、88.4%、85.7%、84.7%和79.1%。入组年龄和基线CD4+T水平与研究对象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早期抗病毒治疗有效降低了HIV/AI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5.
RNA干涉技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技术 ,它具有快捷、方便、高效和特异性高等特点 ,但用此技术研究哺乳类动物细胞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功能才刚刚起步 ,本文对该技术在哺乳类细胞和人类疾病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2015年江苏省的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在江苏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疫情主要发生地南京采集47例当年新报告25岁以下HIV感染者血样,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传播型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2015年调查对象的序列成功获得率为100%(47/47),亚型以CRF01_AE亚型为主(59.6%),其次依次为CRF07_BC(25.5%)?C亚型(6.4%例)和B亚型(2.1%),并在亚型分析中发现3例URFs?江苏省HIV耐药传播水平为低流行,47份样本中发现1份样本存在传播型耐药位点突变,为蛋白酶区耐药位点突变(M46I)?该例耐药个体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亚型为CRF01_AE?此次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6.8%(22/47),已超过商业服务人员29.8%(14/47)的比例?传播途径除1例异性传播外,其余均为同性传播?结论:江苏省首次发现传播型耐药1例,说明耐药株已开始传播?虽仍为低流行,但应密切关注耐药株传播水平的趋势变化?学生逐渐成为25岁以下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扩大对该人群的检测咨询干预工作应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男男性行为做好预防措施,是控制耐药株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影响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性伴检测的因素,为制定MSM人群性伴HIV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配比分析方法,性伴检测组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5—10月在南京市开展的MSM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中筛选出做过性伴检测者,对照为同期调查未做过性伴检测者,并且对年龄(±5岁)、性取向以及婚姻状况进行匹配。问卷自行设计,对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数据先经过Excel进行筛选,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中共有73例做过性伴检测,匹配146例未做性伴检测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HIV检测次数(χ2=6.195,P<0.05)、既往HIV自我检测次数(χ2=33.658,P<0.05)和性角色为“0”(χ2=5.223,P<0.05)与性伴检测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HIV自我检测次数(OR=8.502,95%CI:3.474~20.805)和性角色为 “0”(OR=0.397,95%CI:0.163~0.969)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既往HIV自我检测次数是性伴检测的促进因素,性角色为“0”是性伴检测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艾滋病相关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的感染情况。方法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男性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经重复横断面调查共收集到101个对象,进行支原体、病毒载量检测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2009年调查时,101例中有66例为HIV感染者,35例为AIDS患者,1年后没有新的患者产生。2次调查检测中得到的支原体感染谱相同,均未检测到穿通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的感染率由第1次的35.6%降低至第2次的18.8%(P<0.05),发酵支原体则由第1次调查的6.9%升高至第2次调查的18.8%(P<0.05)。HIV感染者的AIDS相关支原体感染状态发生改变,其病毒载量水平也有变化。结论支原体感染状态的变化与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要确定支原体感染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还需更长时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及体外实验。  相似文献   
49.
江苏省2006~2010年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6~2010年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更科学的性病病例报告制度和性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省辖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梅毒和淋病的已删除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006~2010年间,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分别在当年该病例报告总数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删除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类型也呈上升趋势,而临床诊断类型呈下降趋势;删除病例主要集中在15~49岁的性活跃人群中;综合性医疗机构是被删除病例最多的机构;大多数删除病例为不明原因删除;全省梅毒和淋病的删除病例主要集中在苏南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结论:全省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呈上升态势,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性病病例报告的管理,提高性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儿童感染者体内CD3dimCD56+细胞数量及部分细胞受体的变化.方法:采集11例经确认的HIV-1儿童感染者和10例HIV-1抗体阴性的健康儿童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对CD3dimCD56+细胞的数量和细胞上部分受体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HIV-1儿童感染者CD3dimCD56+细胞的数量显著多于健康儿童(P<0.01);HIV-1儿童感染者与健康儿童比较,CD16无变化(P>0.05),NKp30、NKG2D、KIR2DL1和CD244的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NKp44、NKp46、KIR3DL1和NTB-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Kp80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HIV-1儿童感染者CD3dimCD56+细胞的数量显著多于健康儿童,并且细胞上受体的表达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