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2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07篇
内科学   284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9篇
综合类   1241篇
预防医学   617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600篇
  2篇
中国医学   503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活疫苗株SA14-14-2基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减毒株基因稳定性,从分子水平证实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主种子、工作种子及其相应的疫苗病毒E蛋白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并与其强毒株和基因库中乙脑病毒减毒株(AF15119)比较。结果乙脑活疫苗主种子、工作种子及其相应的疫苗病毒的E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这些病毒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基因库中乙脑病毒弱毒株(AF315119)比较显示第E447位点氨基酸有差异。结论乙脑病毒活疫苗减毒株遗传学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构建HPI毒力岛缺失的EAggEC17-2突变株,初步研究EAggEC菌株携带的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合成铁载体Ybt的功能。方法以EAggEC17-2为出发菌株,irp8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irp5基因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另一侧序列,中间插入有氯霉素(Can)抗性基因(cat基因)标记。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构建了缺失约24kb的HPI毒力岛功能核心区区域EAggEC17-2的仝岛缺失株EA85。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指示菌株WA-CS irp1::KN(pC3G3.3N)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对EA85缺失株和出发菌株进行了合成Ybt的功能比较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EAggEC17-2HPI全岛缺失株EA85。EAggEC17-2菌株具有表达Ybt的功能,而缺失株EA85丧失了合成Ybt的能力。结论EAggEC17-2HPI毒力岛的缺失,使Ybt的合成彻底阻断。EAggEC17-2具有的合成Ybt的功能是由其染色体携带的HPI毒力岛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3.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Ⅱ7。男68岁。出生后7岁时开始,掌跖皮肤逐渐变硬。有轻微的弥漫性角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掌、足底均出现对称性皮肤角化,并且越来越严重。在20至40岁这段时间,患者因要从事重体力的田间劳动,自觉最厉害。至40岁以后,随着参加重体力劳动时间减少。患者自觉征状减轻。检查:整个手掌、足底发生对称性大片角化过度性皮损,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金葡菌、大肠杆菌内毒素、地塞米松加内毒素等三种不同的攻毒方法复制了“热毒血瘀证”的动物模型。结果提示三种模型在血凝学指标上均表现为KPTT、PT明显缩短,而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则有不同。金葡菌所造模型表现为明显的高粘状态,内毒素模型则表现为明显的低粘状态,地塞米松加内毒素模型则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血液、尿液中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技术,首先建立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色谱质谱数据库。然后取血清和尿液样品,用0.10 mol/L NaOH 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乙酸乙酯涡旋混合萃取,萃取液用弱的氮气吹至近干,残渣加甲醇水溶液(50∶50,v/v)复溶,经过滤后进 LC - MS/MS 分析。在一定识别标准下与数据库比对进行定性筛查。结果 尿液和血液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分别为2.61×10 - 3~50.0 ng/ml和2.07×10 - 3~50.0 ng/ml,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8.70×10 - 3~1.67×102 ng/ml和 6.91×10 - 3~1.67×102 ng/ml。尿液测定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s, RSDs)为2.34%~8.40%,日间RSDs为4.80%~10.9%;血液测定日内RSDs为2.10%~10.6%,日间RSDs为3.07%~11.6%。结论 建立的快速筛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符合生物样品中毒物分析鉴定的要求,同时可以更好地发现新型毒物和未知毒物。  相似文献   
66.
67.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对89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IL-2R和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逐步回归。结果:治疗后Graves病患者除促甲状腺激素(TSH)外,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与SIL-2R的上升、下降显著相关。结论:SIL-2R水平能反映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可作为Graves病患者免疫活化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8.
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24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重新评价肾活检标本中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FSGS)的发生率、主要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1994年7月~2000年7月间248例特发性FSGS的患者,观察肾组织的光镜、 荧光及电镜的特点,根据肾小球病变将特发性FSGS分为3种亚型。结果 248例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占同期肾活检的12.4%,占成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9.0%,以18~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约占44.4%)。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者143例(占57.7%)。FSGS的3种病理亚型中,经典型FSGS仍占绝大多数(91.5%),尖端型为4.4%,塌陷型为4.1%,肾活检时,约1/3以上为肾功能不全(约占35.1%)。13例尿毒症中76.9%病理亚型为塌陷型。结论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病1/5,FSGS患者肾活检时,除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外,肾功能不全也较常见。塌陷型FSGS常表现为进行性的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其预后差。  相似文献   
69.
医学发展总是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双相同步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的齐步到来,对我国未来热带医学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热带医学的研究方面,特别对传染病的防制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属于热带病控制比较成功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展望今后十年我国热带医学发展的前景,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前途一片光明。 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学社会化的方向更加明确:初级卫生保健将全面展开,健康教育列为首…  相似文献   
70.
分别使用放免法、ELISA法、APAAP桥联酶标技术测定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全能营养液(TNA)组与对照组患儿生长激素、IL-6及T细胞亚群.结果,TNA组生长激素、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TNA组CDf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K4+/CD8+比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TNA对低体重新生儿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