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针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尿毒症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分析术后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与处理。方法61例患者术后立即监测血钙浓度,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使血钙维持在1.8~2.2mmol/L之间,统计手术前、后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磷乘积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以及手术切除的总的腺体质量。结果56例患者(占91.7%)术后12-24h即出现血钙低于1.8mmol/L,静脉立即补充葡萄糖酸钙,约合元素钙(18±6)g,补钙剂量与术前血iPTH(r=0.621,P〈0.01)、钙磷乘积(r=0.719,P〈0.01)、AKP(r=0.606,P〈0.01)及总的切除腺体质量(r=0.716,P〈0.01)相关。结论低钙血症是患者甲状旁腺术后的常见表现,与SHPT的严重程度有关,术后及早监测血钙和静脉补钙可有效、安全预防严重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吴晓蓉  邢昌嬴  赵秀芬  钱军  刘佳  俞香宝 《江苏医药》2005,31(10):773-775,i0003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MMF)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N)及CD2相关蛋白(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SD大鼠24只,分正常对照(A)组、DN模型(B)组和MMF干预DN(C)组。饲养8周后行有关血尿生化指标和光镜组织学、透射电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D2AP mRNA表达检测。结果MMF明显减少DN大鼠24h尿蛋白的排泄,预防血肌酐的升高。组织学显示C组大鼠肾小球面积明显减少,系膜增宽及细胞外基质积聚明显改善。电镜下B组大鼠足细胞足突增宽,部分融合,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膜增厚,系膜区增宽,系膜基质增多,C组大鼠以上病变都明显减轻。CD2AP mRNA表达在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结论MMF具有治疗SD大鼠DN的作用,并且在转录水平逆转肾皮质CD2AP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3.
1.国内率先创建了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治疗重症Ⅱ°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手术方案,1997年首次报告了3例,至今已累积13例成功经验。近期及远期(最长已随访5年)疗效肯定,克服了本手术的技术难点为:(1)甲状旁腺“全”切除:要求“真”全切,所谓“真”,即不可遗留腺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酚酸B盐(SA-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TGF-β1 2ng/ml刺激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后,分为对照组(C组)和SA-B 0.5、1、2、4、8μmol/L组(A1、A2、A3、A4、A5组),分别孵育24、48h,采用Westernblot检测Notch1、Jagged1、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不同浓度SA-B均能降低Notch1、Jagged1、FN蛋白表达;其中,A5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P<0.01),24h时Notch1、Jagged1、FN蛋白表达分别下降35.62%、34.39%、33.46%,48h时分别下降27.86%、30.79%、29.83%。结论 SA-B在体外可能通过下调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FN增加,从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串联血液透析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MODS患者7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FA串联血液透析(A)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B)治疗,A,B治疗顺序随机,间隔一夜洗脱期(12h).记录患者相关的临床情况并计算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及最终人肾存活情况.分别在CPFA、HVHF治疗0、5、10h采集患者血浆,检测sE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浓度.另取不同治疗时间点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同孵育24h,检测上清液中sE选择素及sTM的浓度. 结果:(1)两种治疗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升高(99.00±18.02 vs.120.75±20.02,92.33±18.33 vs.115.33±18.50,P<0.05),且升压药剂量减少;CPFA后APACHE Ⅱ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5±7.18 vs.19.00±6.83,P<0.05);HVHF后APACHE Ⅱ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0±5.29 vs.22.33±5.13,P>0.05);(2)患者体循环血清sE选择素、sTM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6.7±76.7 vs.35.1±10.4,8.44±1.81 vs.4.54±2.97,P<0.01);经过HVHF一个循环后E-选择及sTM水平略有下降(P>0.05),经过CPFA一个循环,这两种标志物的水平明显下降(179.1±77.4 vs.161.3±74.3,8.42±1.90 vs.6.83±1.39,P<0.05);HVHF或CPFA治疗后,患者体循环中血清sE选择素、sTM浓度有下降趋势,但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3)HVHF治疗10h的血清刺激HUVEC,上清液中sTM水平明显下降(15.29±3.11 vs.10.29±2.74,P<0.05),5h时上清液中sE选择素、sTM的浓度变化不明显(37.33±8.33 vs.25.74±4.23,15.29±3.11 vs.12.93±3.12,P>0.05);CPFA治疗5h的血清刺激HUVEC,上清液中sTM的水平已明显下降(15.01±2.99 vs.11.41±2.72,P<0.05),到10h时上清液中sE选择素明显下降(37.99±8.75 vs.21.64±3.12,P<0.05),sTM浓度下降更显著(15.01±2.99 vs.9.32±3.21,P<0.01). 结论:MODS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异常.CPFA较HVHF在一次循环中能更有效地清除sE选择素及sTM;体外实验表明相对于HVHF,CPFA能更早且更好的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肾替代方式之一,有20%~50%的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并伴有症状。部分患者透析中低血压采用常规措施难以纠正,以致液体清除不充分,甚至被迫提前终止透析,严重影响透析质量。作者总结了本院透析中心对这部分患者试用管通(盐酸多米君)治疗的临床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液净化治疗EHF-ARF的体会第一附属医院肾科邹淑循,赵卫红,王宜鸣,俞香宝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急性,血液透析,出血热,流行性中图号R512.8血液透析(HD)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衰(ARF),是降低EHF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情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诊断的6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69例HBV-GN患者中,男48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2.29:1,平均年龄(38.2±16.0)岁。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者1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1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者1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者13例,其他病理类型1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5例。结论HBV-GN中以男性居多,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者少见,69例中仅6例SCr〉200μmol/L。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多,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9.
控制血透患者HCV感染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技术流程管理和感染控制方法探索,以减少丙型肝炎HCV新感染病例.方法:将13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3组,A组27例为血液透析≤1年者;B组71例为血液透析1~5年者;C组34例为血液透析5年者.检测血液透析患者抗HCV抗体及HCV-RNA滴度,分析与血液透析时间、方式、使用血液制品几率、是否采用复用透析器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剔除输血和复用透析器的影响,HCV感染几率与透析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即当透析时间每增加一个等级时,抗HCV转阳率将平均增加2.99倍.HCV-RNA滴度提高一个几何级数的可能性将平均增加1.29倍.结论:制订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和规章制度,特别是透析器复用环节RC接头的使用,复用机设计新观点,以及血液透析区域中间清场制等有效对策,可控制HCV新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与腕部动静脉内瘘术中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30例尿毒症患者,初次行腕部动静脉内瘘吻合术,采用端-端吻合的方法于术中取小段桡动脉.普通HE染色观察动脉内血栓形成的情况,硝酸银染色了解血管钙化的状况.结果:HE染色显示,尿毒症患者的桡动脉弹力板完整,动脉中层以平滑肌细胞为主,未见巨噬细胞浸润.30例桡动脉中11例血管有钙化(36.67%),8例管腔内见不同程度的新鲜血栓形成,其中5例患者伴发桡动脉钙化(62.50%),主要定位于桡动脉的平滑肌层和弹力板下方,在未形成血栓的患者中桡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27.2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毒症血管钙化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栓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内瘘手术成功与否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