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浩  许建  俞小炯  龚军  周瑶 《西部医学》2018,(11):1625-1629
目的 总结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WA)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经验。方法 收集2014~2016年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128例患者164个病灶,共实施183次消融治疗。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7.81%),其中死亡1例(0.78%);其他严重并发症为肝功能不全3例(2.34%),有症状胸腔积液2例(1.56%),肝脏出血2例(1.56%),肝脓肿1例(0.78%),种植转移1例(0.78%)。单因素分析显示,经皮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有关(均P<0.05)。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术可作为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严格把握消融指针并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共分离出69株菌株,其中念殊菌56株,曲霉菌13株,主要构成有白色念球菌44.9%、光滑念珠菌17.4%、热带念殊菌13%、克柔念珠菌2.9%及其他念珠菌,曲霉菌18.8%。深部真菌感染的疾病主要有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的胆管感染、肝胆胰恶性肿瘤、肝移植。长期的广谱抗生素使用、中心静脉置管、TPN的使用、肝功能障碍、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高龄是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是肝胆外科病房常见的并发症,及时合理的手术、无菌操作、保护肠屏蔽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改善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3.
熊伟  俞小炯  董科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99-100,103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比研究第一肝门阻断、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改良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肝切除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164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第一肝门阻断组(A组,n=49),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B组,n=56)、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组(C组,n=59)。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A组出血最多,C组出血最少,经比较C组和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并发症例数和输血例数以C组最少,A组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3、7天,A组血清转氨酶明显高于B、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肝功能恢复最快。结论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和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比第一肝门阻断肝切除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34.
熊伟  董科  俞小炯 《四川医学》2013,(4):461-463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病例资料。分别对106例腹腔镜手术组和105例传统手术组的患儿,就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住院时间等,腹腔镜手术组少于传统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疝复发1例,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成功;传统手术组术后疝复发6例,2例经腹腔镜、4例经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具有明显优越性,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前入路组)与传统路径半肝切除(传统路径组)各一半。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术中失血量、血浆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路径组,术后3天和7天肝功能指标优于传统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是安全实用的,更符合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较传统术式出血更少,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能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的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小儿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小儿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憩室扭转3例,憩室与周围肠管粘连4例,憩室索带、系膜扭转嵌入肠管形成小肠内疝2例,肠套叠2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小儿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需及时行剖腹探查,争取手术治疗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7.
脐膨出是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不全疾病.有报道称,3000-10000个新生儿中有一例脐膨出,男孩较女孩略多,其比例约为3∶2[1].该病是因为腹壁在发育阶段,胚胎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抑制或延缓了胎体腹壁的关闭过程,使头襞、侧襞、尾襞发育受到影响.该病一般均在新生儿期完成治疗,而我院2004年8月收治的一例年龄已达12岁的巨型脐膨出伴腹直肌严重缺损患儿实属罕见,目前已经随访1年,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 对39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腹股沟内环的横切口,切口长1-1.5cm,行疝囊横断、高位结扎加缝扎疝囊。结果 395例患儿术后7d拆线,伤口均I/甲愈合,出院时阴囊无肿胀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腹股沟内环口的横切口、疝囊横断位置高,术中剥离少、出血少、创伤轻,可减少并发症机会,可大大节约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系统评价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对290例小切口和120例传统切口行胆总管探查术的病人,就术中意外伤、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术后一般情况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管引流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小切口组少于传统切口组;小切口组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为1.72%(5/290),术后结石残留率为3.45%(10/290),结石复发率为5.18%(15/290);传统切口组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为1.67%(2/120),术后结石残留率为3.33%(4/120),结石复发率为5.0%(6/120),统计显示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切口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传统组为16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胆道探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预后良好、恢复时间快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0.
患儿,男,1(6/(12))岁,5天前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胆汁及咖啡样物,因“反复呕吐5天”以“呕吐待诊”收入我院儿科。检查:营养及发育差,体重7kg,皮肤弹性差,上腹胀满,中下腹平坦,脐部膨出,肠鸣减弱,双侧腹股沟可见,5cm×6cm 包块,活动,易回纳,胃管引流出唾液样物质。腹片:胃腔充气,内见潴留液。胃肠钡餐示胃位置改变,认为系先天变异所致,不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