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辅助性T 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 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 例ACOS 患者(ACOS 组)、60 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 组)外周血Th17 和Treg 细胞的表达,比较分析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哮喘组比较,COPD 组、ACOS 组外周血CD4+ 细胞中Th17 细胞表达及Th17/Treg 比例明显升高,而Treg细胞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36~36.61,均P<0.05);与COPD 组比较,ACOS 组外周血CD4+ 细胞中Th17 细胞表达及Th17/Treg 比例明显升高,而Treg 细胞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6.61,21.18,15.26, P<0.05)。ACOS 组患者FVC%pred,FEV1%pred 和FEV1/FVC 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6,11.36,9.68, P<0.05),但FVC%pred 与COPD 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t=0.52, P>0.05)。ACOS 患者外周血Th17 和h17/Treg 表达与FVC%pred,FEV1%pred 和FEV1/FVC 呈显著负相关(r=-0.502~-0.407, 均P<0.05)。Treg与FVC%pred,FEV1%pred 和EV1/FVC 呈显著正相关(r=0.019~0.033, 均P<0.05)。结论 ACOS 患者外周血Th17 和Treg 细胞表达异常,存在Th17/Treg 比例失衡,且与肺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李美  赵峰△  俞婷 《天津医药》2020,48(11):1079-1082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51,73例)与低NLR组(NLR<2.51,7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转移性胃癌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 高NLR组转移部位≥2、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癌胚抗原(CEA)≥5 μg/L比例明显高于低NLR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NLR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10个月vs. 22个月,Log-rank χ2=4.125,P<0.05)。高NLR组患者随访1、3、5年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患者(26.03% vs. 65.33%、6.85% vs. 16.00%、0 vs. 4.00%,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及NLR≥2.51均是影响转移性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可以预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NLR≥2.51的患者远期生存较差。  相似文献   
43.
子宫中肾样腺癌是一类新近报道的子宫恶性肿瘤, 伴有卵黄囊瘤成分的病例较少报道。本文报道1例59岁女性患者, 因"绝经后阴道流血7个月"就诊, 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提示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可能, 2022年9月23日行宫腔诊刮术。镜下肿瘤细胞由2种成分构成, 一部分肿瘤呈腺管状、乳头状及实体状生长, 腺腔内见嗜伊红分泌物, 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CK)7、GATA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D10阳性;另一部分肿瘤呈网状、微囊状, 间质呈黏液样, 免疫组织化学CK7、甲胎蛋白、Glypican-3、SALL4阳性, 突变扩增阻滞系统PCR(ARMS-PCR)检测显示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G12D点突变, 诊断为子宫中肾样腺癌合并卵黄囊瘤成分。2022年10月8日行根治性手术, 术后病理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左右盆腔淋巴结和膀胱腹膜反折处肿瘤转移。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结果为非特异性分子谱。术后行BEP(地塞米松5 mg+博来霉素15 mg+依托泊苷100 mg+顺铂56 mg)方案化疗。该肿瘤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 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44.
目的调查了解深圳市坪山区居民休闲性身体活动现状,分析自我效能以及人际支持对于休闲性身体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坪山区6个社区共1002名调查对象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986份,其中男性460人(46.65%),女性526人(53.35%);休闲性步行活跃人数204人(20.69%),中高强度休闲性身体活动活跃人数116人(11.7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是休闲性身体步行(OR=1.822,95%CI:1.427~2.327)和中高强度休闲性身体活动(OR=1.711,95%CI:1.274~2.296)的保护因素;同样,家人支持是休闲性步行(OR=1.563,95%CI:1.310~1.865)和中高强度休闲性身体活动(OR=1.473,95%CI:1.185~1.832)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坪山区居民休闲性身体活动活跃人数较少,休闲性身体活动以步行为主,自我效能和人际支持对休闲性身体活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联合阿西替尼对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4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肾癌患者43例,根据二线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西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进行计算。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等级进行记录,分为1~4级,随着等级增加,毒副反应严重程度增加。同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9.57%(16/23),客观缓解率为26.09%(6/23),1年生存率为82.61%(19/2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3个月,95%置信区间(CI)(18.436~27.564),总生存期(OS)为(19.52±1.28)个月,95%CI(17.019~22.02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5.00%(17/20),客观缓解率为35.00%(7/20),1年生存率为90.00%(18/20),中位PFS为24个月,95%CI(22.413~25.587),OS为(23.53±1.38)个月,95%...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小儿肛裂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就诊情况。方法 2017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时间内,对1 088名幼儿园及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并符合年龄要求(≤7周岁)的儿童进行体检及针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接受调查儿童1 088人, 检出小儿肛裂患儿194例, 患病率为17.83%,其中男童占小儿肛裂患病率的33.51%,女童占患病率的66.49%,女童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6 , P<0.05)。 (2)肛裂患病率最高的是1~2岁及5~6岁年龄段,分别为47.13%和44.68%,不同年龄段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9, P<0.05)。(3)来自城市的儿童发生肛裂的有108例,来自农村儿童发生肛裂有8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 P>0.05)。(4)小学、初中、高中、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父母对应的儿童患肛裂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8, P<0.05)。(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肛裂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大便干硬、儿童性别、挑食与否、大便哭闹、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就诊科室。(6)参与调查问卷者中,50.2%对于小儿肛裂不甚了解,知晓率为49.08%,仅31.25%调查者会将患儿送至肛肠科就诊。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小儿肛裂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知晓率偏低,就诊科室不够明确。  相似文献   
47.
疼痛是人脑对机体组织损伤或可能引发机体损伤的刺激而产生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根据病理可以分为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内脏痛和混合性痛。疼痛的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问题难以明确,临床上常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疗技术,因此针对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表观遗传调控即DNA序列不变,但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引发可遗传改变。近年研究结果显示,外周炎症、神经系统损伤、内脏疾病可致疼痛相关神经组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小RNA(microRNA)等显著改变,表观遗传可能对于疼痛产生及持续状态有明显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表观遗传如何对疼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8.
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经验。对于小儿肛瘘,陆教授主张以手术为主,根据瘘管走形采用切开、拖线、垫棉压迫等方法;低位肛瘘多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多支管的复杂性肛瘘采用拖线术,后期结合棉垫压迫。同时配合中药内服,重视调理脾胃,以健脾止泻为主,兼以驱除胎毒,外用洗剂、丹药、散剂等。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9.
奥曲肽联合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联合使用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1)MTT法显示NS-398和奥曲肽均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NS-398或奥曲肽组(P<0.01),金正均方法显示q>1.15,提示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效应,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2)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NS-398、奥曲肽和两药联合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 h后,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NS-398和奥曲肽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0.
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有关Hp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的高度重视,并且认为,Hp是胃腺癌发生的一种Ⅰ类(肯定)致癌物。流行病学资料提示,Hp感染人群胃癌发生危险性显高于对照人群。动物实验证实,Hp慢性感染易引起胃粘膜组织恶性转化,但其致癌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