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腰椎峡部裂的发病率为3%~10%。由于腰椎峡部与三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平面都不平行,放射学检查比较困难。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以获得峡部额状面及侧位平片。一般认为,45°侧斜位片是诊断腰椎峡部裂的重要手段。但是,只有当射线束与峡部裂骨折平面相平行时才能...  相似文献   
622.
CT导引下的骶髂关节造影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骶髂关节造影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和15例腰腿痛的志愿者进行CT导引下的骶髂关节造影,造影后行CT扫描、X线拍片并填写疼痛图。结果骶髂关节CT扫描显影良好,X线片影像欠清晰。2例有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CT扫描发现有造影剂外溢及隐窝。本组共14例感造影后穿刺侧臀部及大腿后上方酸痛,5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诉造影术引发的疼痛与术前疼痛部位相同。结论CT导引下的骶髂关节造影术与传统的造影方法相比,即避免了过多接触X线照射引起的伤害,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诊断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23.
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2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年龄在6~15岁之间,应用外固定器牵引复位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短缩等畸形,患肢过度生长小于5mm。结论外固定器是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一种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了2005年~2006年间我科收治并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11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对其术前和随访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1]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的分级标准评定[2]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术前弹响、交锁和打软腿的症状均消失,无关节不稳的主诉.浮髌试验均为阴性,均无过伸痛,Lachman征、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残留关节轻度疼痛2例.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55.26±9.20,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评分(90.23±10.55)分(P<0.01).优秀率81.82%.IKDC评定结果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了自体肌腱移植所带来的供区损伤;肌腱强度大,供应充足,解决了多根韧带损伤所带来的重建材料匮乏的问题;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未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及关节内感染.  相似文献   
625.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7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42.5天临床愈合,无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及感染。  相似文献   
626.
高分辨率超声诊断陈旧性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超声对陈旧性膝关节交叉韧带(ACL)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7.5MHz线陈探头,对57例临床拟诊膝ACL断裂秫产行超声检查,并与关节镜结果比较。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者50例,假阴性6例,假阳性1例,诊断正确率87.7%。结论 高分辨率超声对陈旧性膝ACL断裂的诊断简便、无创、较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7.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RI上L4,5小关节积液和X线上矢状位腰椎动力位不稳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I和站立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的98例L4,5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轴状位MRI T2像上测量L4,5小关节积液和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影像评估腰椎不稳.记录L4,5小关节积液大小和动态不稳滑移参数.统计学分析是否小关节积液与腰椎动态不稳存在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33例在站立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出现L4,5动态不稳,65例没有出现动态不稳.24例(73%)动态不稳患者出现小关节积液,平均滑移参数是11.6%(0%~32%),平均小关节积液数值是1.98mm(0~6.28mm).22例(34%)没有出现动态不稳患者例出现小关节积液,平均小关节积液数值是1.02mm(0~4.36mm).小关节积液大小与腰椎动态不稳存在联系,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上出现小关节积液信号提示腰椎退行性动态不稳,小关节积液量与腰椎动态不稳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