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9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兔离体腰椎间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取6例剥离软组织的兔腰骶段脊柱标本(L1~S1)。将频率为9.6MHz、脉冲1 000Hz、剂量5W、焦距4mm的高强度聚焦超声从正前方聚焦于6例脊柱的L1S1椎间盘,各持续3、6、9、12、15、18min。此过程中,用热电偶针监测前方纤维环处与髓核交界处、HIFU焦点处、后方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处、椎管内脊髓前表面的温度。结果 HIFU辐照过程中,监测点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HIFU在椎间盘前、后方纤维环处都能提供50℃以上的高温,并持续6min以上;焦点处能提供80℃以上的高温,并持续6min以上。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椎间盘纤维环内可以提供足够高的温度,灭活纤维环内神经感受器可使髓核溶解、变性、萎缩,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592.
[目的]分析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 2008年4月,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连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2例;前路椎间减压单节段23例、双节段29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的JOA评分,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前凸角、颈椎前凸角的变化.[结果] 52例共随访24~40个月(平均30个月).52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均感到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主诉四肢感觉、肌力、活动均较前明显改善,颈椎X线检查可见椎间已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完好,无融合器移位、下沉、断裂发生.平均JOA评分由术前(7.3±0.5)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14.1±0.7)分,术后12个月(14.7±0.6)分,术后24个月(14.9±1.2)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优21例,良25例,可6例,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变.[结论]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颈髓前后方的充分减压及满意的临床疗效,能获得满意的颈椎曲度、稳定性重建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593.
同种异体半月板联合骨软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预  刘玉杰  侯树勋 《中国骨伤》2012,25(10):852-855
目的:探讨新鲜同种异体半月板骨软骨联合移植治疗胫骨平台毁损伤后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A、B、C3组,各12只。A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连同胫骨平台骨软骨移植,克氏针交叉固定骨块。B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移植,左膝内侧半月板取出制备新鲜冷冻半月板。C组行左膝内侧新鲜冷冻半月板移植。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胫骨平台软骨氨基己糖(GAG)测定。结果:12周时A组移植胫骨平台软骨与B、C组半月板移植术后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氨基己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移植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半月板移植的纤维软骨细胞数多于C组。结论:新鲜同种异体半月板骨软骨联合移植能修复胫骨平台毁损伤。  相似文献   
594.
目的采取回顾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椎间盘造影术在腰痛融合邻近正常椎间盘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行椎间盘切除和后路椎间融合术的患者,手术前行椎间盘造影时,不包括邻近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所有的患者随访35.6个月(24—80个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49例临床效果优良,随访2年以上,38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5例患者在渡过21个月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疼痛复发,采用腰椎MRI和椎间盘造影复查。结果MRI发现15例患者中的8例出现了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而此8例中仅有1例(2%)经过MRI和椎间盘造影同时证实该节段为疼痛的原因,从而再次进行融合手术。结论术前MRI上表现为正常的相邻椎间盘在椎间融合术后不容易变成病变节段,因此没有必要常规在术前为了排除病变节段而行相邻于拟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的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95.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的粗大和长段缺损,观察其近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方法:12犬随机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组)各6犬。右侧坐骨神经造成5.0cm长缺损,以两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电生理观察,包括小腿三头肌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感觉诱发电位等。结果:①方波(1.0~2.0mA,0.1ms,1.0Hz)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小腿三头肌上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曲线。②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实验组平均为47.2m/s,对照组为60.9m/s,正常值为122.0m/s。③方波(5.0~10.0mA,0.2ms,1.9Hz)刺激胫神经远端,均在颅顶部记录到感觉诱发电位曲线;两组动物的感觉恢复程度相似,但均不及正常侧。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术后6个月近期感觉及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596.
597.
目的 自行设计汽车驾驶员专用腰椎保护带 (腰带 ) ,并初步观察其对驾驶员腰痛的防护疗效。方法 对 434名男性高原汽车驾驶员 (平均年龄 2 5 7岁 ) ,在佩带腰带和不佩带腰带长途驾驶后腰痛状况进行问卷式调查。自身对照后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 ,佩带腰带后腰痛程度明显减轻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驾驶员专用腰椎保护带从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两方面起到了缓解腰痛的作用 ,但对驾驶员腰椎疾患的防护作用尚须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598.
目的: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52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肩X线片,气、碘双重造影CT提供的信息,确定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的诊断;根据病程,盂唇损伤、关节囊撕裂、松弛程度,选择治疗方法:1.病程在3个月以内,关节囊无或者轻度撕裂,采用康复治疗.2.病程3个月以上,或康复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或关节囊明显撕裂,采用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21个月,康复治疗组3例剧烈活动后肩部不适,2例后伸受限20°,4例无效改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1例后伸活动受限20°,其余病例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诊断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气碘双重造影CT全面分析.康复治疗适用于病程短,关节囊完整的患者.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传统的肩胛下肌腱移位重叠术完善.  相似文献   
599.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早期修复重建膝关节交通伤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70例膝关节交通伤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手术分两类:1、关节下修复重建手术.2、关节镜辅助修复重建手术.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3例剧烈活动后膝部胀痛;2例膝屈曲100度,其余病例关节屈曲均在130度以上,无跛行步态,全部病例都已恢复原工作和运动.结论: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膝关节交通伤的早期修复重建,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继发性损伤.这一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助于减低交通伤患者的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0.
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治青少年脊柱侧凸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 :探讨青少年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测量 2 0例正常青少年胸椎椎弓根影像学参数 ,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器械 (Scofix器械 ) ,对 32例青少年脊柱侧凸进行了矫正治疗。结果 :正常青少年T4椎弓根横径最小 ( 3 9± 0 6 6mm) ,胸椎椎弓根中点均位于横突根部上缘与中点之间 ,椎弓根与矢状面夹角在T11、T12为负角 ,T10以上为正角 ,T1最大 ( 35 8°± 0 84°)。 2 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11个月 ,特发性和先天性侧凸的矫正率分别为 5 7 8%和 46 4%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测量结果 ,如选择好进钉点、方向及深度 ,Scofix器械对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矫正可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