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1 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 ,但是却有可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 ,使自己陷入方圆之中 ,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 ,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 ,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 ,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 ,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某部队战士下腰痛的流行病学特点,阐明军事训练中引起下腰痛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本文调查了1659名战士,收回有效问卷1624份。问卷分为2部分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吸烟与否、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兵种分为装甲兵、炮兵、步兵。(2)军事训练中下腰痛危险因素分析:包括最近1周内每天队列训练时间、射击训练时间、投弹训练次数、400m障碍训练次数、装甲车内训练时间、炮兵专业训练时间、每周5公里越野次数、每周夜训次数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战士中下腰痛发病率为26.2% (425/1624)。其中装甲兵下腰痛发病率最高,为51.3%;炮兵次之,为27.5%;步兵最低,为11.9%。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军事训练中每周夜训次数、每周5公里越野次数和每天投弹训练次数与下腰痛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本研究发现战士中下腰痛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装甲兵,揭示了引起下腰痛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今后有针对性的改进战士训练方法,改良训练设施,进而减少战士下腰痛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MIA)建立大鼠膝关节OA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OA-1组、OA-5组、OA-10组、OA-20组和OA-28组,每组10只。对照组关节腔内单次注射40滋l0.9%氯化钠注射液;OA-1组、OA-5组、OA-10组、OA-20组和OA-28组大鼠关节腔内单次注射4mgMIA(溶于40滋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另取3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A组、OA+0.9%氯化钠注射液组(下称OA+生理盐水组)和OA+黄芪皂苷组,每组10只。OA+黄芪皂苷组大鼠皮下注射0.5ml/(kg·d)黄芪皂苷;OA+生理盐水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0.5ml0.9%氯化钠注射液;OA组大鼠不予任何药物处理;干预28d。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上述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蛋白激酶A(PKA)/环状单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KA、磷酸化PKA(p-PKA)、CREB、磷酸化CREB(p-CREB)]、炎症相关蛋白(TNF-琢、IL-6和IL-1β)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上述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CRE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A-28组大鼠CREB水平下调(P<0.05),并且均值最低。与对照组比较,OA-1组、OA-5组、OA-10组、OA-20组和OA-28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PKA、p-PKA、CREB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TNF-6、IL-6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OA+生理盐水组比较,OA+黄芪皂苷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PKA、p-PKA、CREB、p-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TNF-α、IL-6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芪皂苷可以通过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OA大鼠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蛛网膜下置管引流对脊柱骨折合并硬脊膜损伤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硬脊膜损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体位调节伤口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蛛网膜下置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初次治疗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治疗成功率为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常规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经皮蛛网膜下置管引流治疗脊柱骨折合并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效果良好,初次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FP)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股骨粗隆下骨折29例均采用LPFP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术后患髋功能.结果 29例获得平均14.2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失败.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5例,良10例,可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纤维蛋白-Kartogenin(KGN)释放体系,探索其对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腱-骨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纤维蛋白封闭剂负载KGN,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释放效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KGN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构建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每只小鼠均接受单侧冈上肌腱分离和经骨修复,对照组在腱-骨修复部位应用纤维蛋白空载体系,KGN组在腱-骨修复部位应用纤维蛋白-KGN释放体系。采用qRT-PCR检测两组小鼠肩关节中肌腱重塑和成熟相关分子腱调蛋白(TNMD)、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DGFAA)、软骨形成基因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盒转录因子9(SOX9)、成骨基因SP7转录因子(SP7)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肩关节TNMD、PDGFAA、SOX9、SP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及阿尔新蓝染色染色观察纤维软骨面积,采用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密度。结果纤维蛋白-KGN释放体系中的KGN可释放5d,释放量随时间递减,以前3天为主,占释放体系中KGN总量的34.29%。与对照组比较,KGN组小鼠肩关节中TNMD、PDGFAA、SOX9、SP7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1),相应蛋白的表达增加,纤维软骨面积减小,而胶原纤维密度增加。结论KGN可以促进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腱-骨愈合,可能是通过促进骨生成和肌腱的重塑与成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28例,平均随访14.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无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常见并发症,无髋关节脱位,平均下地时间7.5天,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8例,良16例,可2例,差2例.结论 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采用ICD-10诊断标准,制定PTSD危险网素调查表,分析PTSD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危险洲素。结果 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中PTSD发病率为18.8%。主要临床表现有:睡眠障碍、控制不住同想创伤经历、感到与人疏远、与亲人感情变淡等。PTSD的发生与交通伤患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家庭成员问的关系及是否遗留躯体残疾有关。结论 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的PTSD发生率较高,针对易感人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早期干预,将有利于减少PT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bsorbable pins on treatment of displaced radial head fractures. Methods: From May 1999 to May 2004, 16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radial head fractures (Mason typesⅡandⅢ)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by absorbable pins. The duration of follow-up averaged 22.6 months (12-58 months). The outcome was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elbow motion, radiographic findings and the functional rating score delineated by Broberg and Morrey. Results:All fractures healed within 10 months without avascular necrosis of radial head. The mean elbow flexion loss was 15°(0°-35°), and 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decreased by 10°(0°-30°) on averag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alateral elbow. Five patients had an excellent result, 6 a good result, and 3 a fair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Borberg and Morrey. Conclusions: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bsorbable pin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displaced radial head fractures. It can maintain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of forearm, improve the elbow function and avoid second oper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评价采用一期前后联合人路手术治疗复杂颈椎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复杂颈椎外伤31例,其中严重颈椎骨折脱位15例,多节段颈椎病合并外伤11例,颈椎先天性畸形合并外伤5例.术前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B级5例,C~D级26例.结果 31例全部采取一期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后A 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B级2例,C级3例,D~E级26例.结论 采用颈椎一期前后联合人路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神经减压和颈椎重建,是治疗复杂颈椎外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