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7(48±13)岁。车祸伤19例,碾轧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5±1) h。所有病例给予I期彻底清创,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植皮后多切口引流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7~10 d。拆除VSD观察创面成活情况:如果坏死面积大,需清创切痂待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后择期再次取皮植皮术;小面积坏死皮肤加强换药直至愈合。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7~48(20±11)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30例经Ⅰ期成活面积均达到85%以上;5例皮肤坏死范围在12%左右,Ⅱ期经再次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患者经过加强换药后均获愈合。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的皮肤颜色、弹性、感觉、耐磨耐压性良好,各关节活动良好,未见明显皮肤粘连引起肢体活动受限。结论: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可大大降低了创面感染率,促进了皮片与创面的贴敷,利于引流,提高了反取皮的成活率,改善了下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载距突螺钉内固定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必要性。方法 将跟骨CT扫描后的Dicom数据输入Mimics 12.0软件及Ansys 13.0软件中构建跟骨三维有限元数字模型。而后,将此模型导入Solidworks 2010软件中,根据Sanders分型切割跟骨,建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模型。将AO跟骨钢板及螺钉的几何参数输入Solidworks 2010软件中,在跟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两种内固定模拟,一种为钢板放于跟骨外侧面,在钢板后关节面下方2枚螺钉孔、钢板后方2枚螺钉孔、钢板下方1枚螺钉孔、钢板前方2枚螺钉孔分别垂直跟骨打入松质骨螺钉;另一种为在前一种固定方式的基础上再在钢板后关节面最下方螺钉孔向载距突打入1枚皮质骨螺钉。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两种内固定模型加载,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别计算两种内固定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在相同条件的加载下两种内固定跟骨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均集中于载距突皮质骨,载距突螺钉内固定模型在骨缝间位移值、跟骨最大主应力值、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最大主应力值方面均较无载距突螺钉内固定模型小,且应力更分散。结论 载距突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稳定性,可很好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对20例20髋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52岁。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型假体在真臼水平植入,股骨侧采用S-R0M假体结合股骨粗隆下横断截骨短缩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临床结果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片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38.1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0.90±9.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0.25±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BrookerⅠ型异位骨化,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好,疼痛基本消失。结论:应用S-ROM假体结合粗隆下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4.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缓慢的过程.早在19世纪,跟骨骨折基本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的基本目标是防止出现威胁生命的感染.直到1931年,B(o)hler对跟骨骨折的重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倡导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解剖复位骨折块并采用内固定长期维持,成为治疗跟骨骨折革命性的里程碑.1948年Palmer采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跟骨骨折,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跟骨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治疗15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31~68岁,平均51.4岁;均为单侧急性损伤,左足7例,右足8例。根据Beavis分型:Ⅰ型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Ⅱ型12例,其中10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2例骨折块较大累及部分距下关节面者采用钢板加螺钉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25周,平均13周。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47~100分,平均91.1分;优7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10)。1例术后8周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钢板外露患者,行保留钢板的清创加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后3周切口愈合;1例术后7周复位丢失患者,再次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于初次术后25周骨折愈合。结论 对骨折块移位明显,软组织严重激惹者,应急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防止皮瓣坏死;对骨折块较小者,应采用切开复位大直径螺钉固定;对骨折块较大者,尤其当骨折线延伸至部分距下关节面时,应采用钢板加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47.
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38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5足,Ⅲ型23足.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载距突固定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55岁,平均(38.56±8.03)岁,每例均有1枚螺钉拧入载距突;载距突未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9~53岁,平均(42.35±8.29)岁,螺钉未拧入载距突.通过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Maryland足评分、VA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术后均恢复了B(o)hler角,重建了距下关节.术后1年Maryland足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88.61±7.59,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82.40±9.24,载距突固定组评分高于未固定组,足功能恢复更好.术后1年VAS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13.39±11.47,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22.50±13.10,载距突固定组术后VAS评分更低,足痛更少.结论:使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固定强度大,稳定性高,术后疼痛少,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测量腰椎的椎弓根轴心线与椎板外缘所成的夹角,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测量100例成人志愿者和15具成人尸体腰椎标本的椎弓根轴心线与椎板外缘夹角。 结果 志愿者的X线片上所测夹角L1~5分别为90.7°±3.0°,92.8°±3.0°,94.6°±2.3°,96.6°±2.6°,100.5°±3.2°;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尸体标本上所测夹角分别为89.8°±3.3°,91.9°±2.7°,93.8°±2.4°,95.1°±2.4°,99.2°±3.6°,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左右侧无显著差异(P>0.05)。X线片上与尸体标本上测量的L1、L2、L3的角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L4、L5的角度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手术时将椎弓根螺钉按椎弓根轴心线与椎板外缘所成的夹角置入,可以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目前几乎所有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的方法都集中在第一跖骨和第一近节趾骨.在本文中作者采用了第一楔骨的开放楔形截骨纠正不同程度(足母)外翻畸形. 在(足母)趾趾间关节背内侧的近端作一切口,关节囊作指向近端的"V"形切开,手术结束时行"Y"形缝合.在第1趾蹼背侧作一既能松解(足母)收肌止点又能切开外侧关节囊的纵形切口.将(足母)趾与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完全切断,并用力翻向内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