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近年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宫内炎性因子暴露和出生后机械通气、高氧暴露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研究选取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模拟炎性暴露和高氧暴露环境,探讨高氧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核转录因子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60%高氧,LPS(100 ng/mL)及两者同时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0.5,1,2及4 h,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亚基p50及p65的核转位,RT PCR方法检测NF κB p50和p65 mRNA。结果LPS的直接刺激迅速诱导p50及p65的核转位,0.5 h即可致NF κB迅速活化,1 h 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高氧刺激诱导p50 及p65核转位,1 h达高峰,之后迅速下降;高氧和LPS联合刺激p50及p65亚基核转位,在2 h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4 h时活化效应明显高于LPS组和高氧组。结论同时暴露于高氧和LPS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NF κB的活化比单独暴露因素下活化更为显著,活化持续时间更长,提示暴露于宫内炎性环境中的患儿生后又高氧/辅助通气更容易导致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宫内炎性暴露对胎鼠及早产大鼠肺组织细胞增殖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的关系.方法 定期受孕的SD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孕第15天用微量加样器在其羊膜腔内注射LPS(40 ug/L)5uL和等最无菌9 g/L盐水.二组均于胚胎19 d及出生第1、3、5、7天(E19、P1、P3、P5、P7)各随机取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增殖性核抗原(PCNA)蛋白及p53 mRNA表达水平.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PCNA的表达在E19-P1随鼠龄增加表达逐渐减弱,至P5表达最弱,以后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多.LPS组PCNA在E19~P1随鼠龄增加逐渐减弱,至P1最弱,以后随鼠龄增加而逐渐升高,LPS组PCNA在E19~P3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5).对照组053 mRNA表达,在E19~P5随鼠龄增加逐渐下降,以后逐渐上升;LPS组p53 mRNA E19~P7均较对照组高,在E19~P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宫内炎性暴露可能通过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抑制胎鼠及早产大鼠肺组织细胞增殖,干扰正常的肺发育进程,进而导致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2006年3月24~26日,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某酒店一办公室内14名员工中接连发生9例以发热、咳嗽、咽痛、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罹患率达64.29%。其中7名患者被集体送至本院急诊科留观病房隔离治疗。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系一起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NICU中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30例应用呼吸机病人中确诊为VAP者56例,回顾性分析这56例确诊为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构成,研究其耐药情况。结果:56例新生儿VAP留取标本124份,共检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且对主要抗生素广泛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占23.68%,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新生儿VAP中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广泛耐药是本病重要的临床特征,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贫困山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营山县的9个村的18岁以上的986名留守居民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其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状况。结果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49.7%,患者的两周就诊率为43.1%,50.1%的患者在个人诊所就诊;近一年的住院率为13.8%,需住院人数中未住院的人数占56.5%,57.4%的住院病人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有21.7%的居民的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一半以上,91.9%的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是自费的。结论营山县贫困山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较差,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肝癌介入术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96例用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化疗药物为阿霉素40mg、顺铂60mg、5-氟脲嘧啶1.0g、40%碘化油乳剂10~15mL)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介入术辅以注射用APS)和对照组(介入术辅以利血生、鲨肝醇、肌苷、维生素B4),治疗后1~4周检查血常规,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观察两组药物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1周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第4周骨髓抑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APS对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具有预防作用,对维持白细胞稳定具有较好疗效,可作为化疗常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7.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表浅病变的临床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胃镜下发现的食管可疑病变,用2%卢戈氏液染色,观察病变染色程度,并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病理结果与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普通胃镜检查发现178例食管表浅病变,其中食管鳞癌39例,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食管中度不典型增生31例,食管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慢性食管炎57例,鳞状上皮增生30例.(2)卢戈氏液染色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卢戈氏液不染和淡染,其准确性为61.5%;卢戈氏液不染诊断食管癌和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准确性高达95.6%.结论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结合活检对判断食管表浅病灶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定向扩张器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观察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纤维包膜的病理学改变;通过观察真皮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计算两种扩张术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率.结果 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散在分布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率,二者差异无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 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二者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79.
中药干预对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肖  范钦华 《四川中医》2013,(11):156-158,F0003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药物防治PVR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西药的药物毒性、长期并发症及药物浓度等原因,有学者提出使用中药及其制剂对防治PVR进行研究。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对PVR防治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0.
背景:研究表明皮肤扩张术应用逐渐广泛,但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及对基底压迫影响至今少有报道。目的:通过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观察其疗效,评价定向扩张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观察非定向、定向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学改变。结果与结论: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层可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定向扩张组相对于非定向扩张组具有扩张时间短、扩张次数少、疗效好等优点。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提示,临床中定向扩张器相对于非定向扩张器扩张效率高、对基底压迫小、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面颈部体表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