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4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6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  描述2008-2018年北京某机构2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饮酒行为特征变化趋势。  方法  通过自填式半定量问卷获得研究对象饮酒行为信息,估计研究对象的饮酒行为特征,并采取201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对均值和率进行加权处理。  结果  2008-2018年该健康体检人群的男、女性饮酒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男性标化饮酒率下降达15.00%,女性标化饮酒率下降约2.00%。男性戒酒率呈下降趋势,10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饮酒者中,男、女性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呈下降趋势,10年来,男性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下降3.21 g,女性下降1.45 g;过量饮酒率和暴饮率仅在女性中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3.04%和4.53%。  结论  2008-2018年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的饮酒率、饮酒者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女性过量饮酒率和暴饮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肺结核为主要形式。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中国结核病估算发病率虽持续降低,但下降速度较为缓慢。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估算发病数与报告发病数之间的差距增大、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农牧民发病例数多、西部地区疾病负担较重等问题。此外,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耐药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合并HIV感染、肺外结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结核病的疾病负担。本文对结核病流行现状、三环节两因素、疾病负担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结核病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苏州市成年人睡眠时长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苏州市吴中区项目点53 269名30~79岁调查对象的基线和随访信息,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2008年,本研究使用的数据随访截至2017年12月31日。剔除基线气流阻塞者、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数据异常或缺失的研究对象后,最终纳入分析45 336名。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与COPD发病风险的关联,并计算发病风险比(HR)值及其95%CI。按照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分层分析,根据吸烟状况和每日睡眠时长交叉分组进行联合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1.12年,随访期间共诊断COPD 515名。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每日睡眠时长≥10 h增加COPD发病风险(HR=1.42,95%CI:1.03~1.97)。联合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长过长(≥10 h)可显著增加吸烟者COPD发病风险(HR=2.49,95%CI:1.35~4.59,交互作用P<0.001)。结论 每日睡眠时长过长(≥10 h)可以增加苏州市成年人中COPD发病风险,在吸烟者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覆盖的10个地区30~79岁成年女性初潮年龄与身高和腿长的地区及出生年代分布,并分析初潮年龄与身高和腿长的关联性。方法 剔除初潮年龄缺失或初潮年龄在生理范围外(<9岁或>18岁)个体后,285 187名女性纳入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初潮年龄与身高和腿长的关系,并根据出生年代和城乡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10个项目地区女性的平均初潮年龄为(15.2±1.7)岁,平均身高和腿长分别为(154.2±6.0)cm和(71.0±3.7)cm。女性身高和腿长呈现出随出生年代逐渐增加的趋势(线性趋势检验均P<0.001)。而初潮年龄在1940-1949年代出生的个体略有推迟,之后出生的女性则表现为逐渐提前的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0.001)。在调整了年龄、地区、教育程度和臀围(仅在分析腿长时调整)后,初潮年龄每晚一岁,身高和腿长分别平均增加0.17 cm和0.20 cm(P值均<0.001)。相比出生年代较早的女性,出生年代越晚的女性中,初潮年龄与身高和腿长的回归系数越大(交互检验P值均<0.001)。结论 CKB的10个项目地区女性的初潮年龄与身高和腿长均存在正相关关联。  相似文献   
75.
中国成年人身高降低与跟骨骨密度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身高降低与跟骨骨密度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为参加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者,此次调查时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骨密度。本研究纳入分析24 231人。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基线至重复调查的身高变化与重复调查时骨密度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 基线至重复调查平均间隔时间为(8.0±0.8)年,身高降低≥1.0 cm者占33.0%,≥3.0 cm者占3.7%。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身高降低与骨密度水平的关联存在线性趋势(均P<0.001)。身高降低1.0 cm,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和强度指数分别变化-0.79(-0.95~-0.63)、-2.74(-3.35~-2.13)和-1.29(-1.54~-1.04)。与身高稳定者相比,身高降低≥3.0 cm者的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和强度指数的β值(95% CI)依次为-3.29(-4.08~-2.50)、-10.70(-13.66~-7.73)和-5.16(-6.36~-3.96)。亚组分析显示,上述关联在女性、年龄≥55岁和低体力活动者中更为显著。结论 身高降低幅度越大,骨密度指标越低。身高作为容易测量的体格指标,应该定期关注其变化情况,以早期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等骨骼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6.
中文版抑郁量表信效度研究的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以中国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中文版抑郁量表的信效度研究进行系统综述,评价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抑郁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基于万方、中国知网、PubMed和Embase四个数据库,检索2016年5月6日前发表的对中文版抑郁量表进行信效度评估的文献,评价量表的整体信效度,并采用诊断试验准确性Meta分析的HSROC模型对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4篇,结果表明常见中文版抑郁量表如贝克抑郁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病人健康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等信效度均较高。多数量表的Cronbach系数 > 0.8,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 > 0.7,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不同研究者对量表结构的评价不一,但量表的效标效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及筛查效度良好。对PHQ-9的筛查指标进行诊断试验准确性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合并后灵敏度为0.88(95% CI:0.85~0.91),特异度为0.89(95% CI:0.82~0.94),表明PHQ-9可作为筛查工具进行抑郁的初筛。结论 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中文版抑郁量表的信效度均较高,可作为筛查工具进行研究对象抑郁状态的评估。同时建议在选择量表时应考虑不同量表的适用人群特点。  相似文献   
77.
数字公共卫生的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重塑了各行各业, 公共卫生同样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催化下, 数字技术被快速、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防控, 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的能力。本文对数字公共卫生的概念、数字技术在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本文也讨论了发展数字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和概述泛美卫生组织提出的公共卫生的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肌肉力量和低肌肉质量(AMQ)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纳入24 245名研究对象, 体力活动水平为(18.3±13.8)MET-h/d, 休闲静坐时间为(4.4±1.9)h。以体力活动最低组为参照组, 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低ASMI、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有关, 对应的OR值(95%CI)分别为0.68(0.60~0.77)、0.66(0.58~0.75)、0.82(0.72~0.94)和0.84(0.74~0.95)。工作、交通、家务和休闲相关体力活动亚型亦与上述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休闲静坐时间最短组相比, 静坐时间最长组低TSMI的危险性增加(OR=1.13, 95%CI:0.99~1.30)。结论体力活动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呈负相关, 而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的测量学指标BMI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6.9万余名具有全基因组遗传数据的样本, 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个体, 最终纳入64 454人。采用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著性遗传位点构建儿童BMI遗传风险评分, 并根据其五分位数进行分组, 最低五分位组为低遗传风险组, 最高五分位组为高遗传风险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儿童BMI的遗传风险评分与IHD、MCE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0.7年, 期间新发IHD 7 073例, MCE 1 845例。调整了性别、年龄、地区及前10个遗传主成分后, 与低遗传风险组相比, 高遗传风险组发生IHD、MCE的HRs值(95%CIs)分别为1.10(1.02~1.18)、1.10(0.95~1.27)。遗传风险评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 IHD的发病风险增加4%(2%~6%)(线性趋势P=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后, 高遗传风险组与低遗传风险组的效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遗传风险评分与IHD发病风险间仍具有线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究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方法 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12 107对≥ 30岁同性别双生子,拟合单变量交互作用模型计算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后,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56(0.31~0.84)。体力活动达标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体力活动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6(0.06~0.88),低于相同模型中体力活动未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0.68(0.36~0.94)]。结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中度遗传疾病,体力活动可修饰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