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4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6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流行病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病学的理论框架、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才得到系统地总结和完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现代流行病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断更新人类健康理念和模式。同时,现代流行病学也逐渐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文章归纳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2.
随着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兴起,复杂疾病的遗传危险因素日益得到关注。但目前遗传关联性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样本量小、研究结果不一致、研究报告质量偏低。因此,规范地报告遗传关联性研究,采用Meta分析将现有研究证据进行系统汇总:是亟需完成的工作,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基因.疾病关联效应。为此,本文综述了遗传关联性分析及其Meta分析的报告规范(MOOSE),并提出了报告遗传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时需注意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继而结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生班在实施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改革5年期间所作的多方面的尝试,探讨了研究生纵向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BMI与全死因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死因别死亡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队列的10个地区人群数据,剔除基线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的个体后,纳入基线时30~79岁的研究对象共428 593人。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9组BMI人群死亡风险比值(HR)及其95%CI结果 研究人群累计随访3 085 054人年(平均随访7.2年)。随访期间男性7 862人、女性6 315人死亡。多因素调整后,与BMI(kg/m2)为20.5~22.4的人群相比,BMI<18.5(HR=1.40,95%CI:1.31~1.50)、BMI为18.5~20.4(HR=1.11,95%CI:1.05~1.17)和BMI≥35.0(HR=2.05,95%CI:1.60~2.61)的人群全死因死亡风险升高。各疾病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的BMI(kg/m2)范围:缺血性心脏病为18.5~23.9,脑血管病为<26.0,恶性肿瘤为26.0~34.9,呼吸系统疾病为24.0~25.9。结论 低体重和肥胖人群的全死因死亡与死因别死亡风险升高。人群队列更长期的随访以及更多关于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的评估,将有助于全面了解BMI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基于肥胖不一致双生子人群,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索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相关的DNA甲基化位点。方法 2016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延庆区及房山区招募90对6~17周岁双生子,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双生子个人信息以及身高、体重、腰围等;通过美国Illumina公司EPIC芯片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采用R 3.3.1软件进行DNA甲基化数据读取、质量控制和统计学分析。利用肥胖不一致同卵双生子对,采用经验贝叶斯配对调整t检验和Levene检验,分别探索与肥胖相关的DNA甲基化差异位点和DNA甲基化变异差异位点。结果 根据研究定义,共纳入23对肥胖不一致同卵双生子对,年龄范围7~16岁。共有817 471个合格CpG位点纳入全基因组相关分析,未发现满足多重校正标准的肥胖相关DNA甲基化阳性位点,P值最小的DNA甲基化差异位点为12号染色体上的位点cg05684382(P=1.26E-06,FDR>0.05),P值最小的DNA甲基化变异差异位点为16号染色体CMIP基因主体上的位点cg26188191(P=6.44E-06,FDR>0.05),均为EPIC芯片新增位点。结论 基于本研究人群,研究未发现满足显著性要求的肥胖相关DNA甲基化阳性位点,但分析提示cg05684382、cg26188191可能与肥胖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剔除BMI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中512 489名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的BMI和WC及其对应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组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女性的超重/肥胖(45.3%)和中心性肥胖(44.6%)水平均高于男性(41.7%和38.3%)。青岛项目点人群的超重/肥胖率(男性为66.9%,女性为67.5%)和中心性肥胖率(男性为63.3%,女性为64.9%)均为最高。超重/肥胖的地区差异在男性中更为明显;除河南以外的农村项目点超重/肥胖率相对较低。在BMI< 24.0 kg/m2的非超重/肥胖人群中,部分个体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为9.8%,女性为15.3%);该比例在青岛项目点更高(男性为22.2%,女性为23.2%)。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研究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体力活动和成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方法 使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数据,剔除基线时自报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53 916名研究对象。体力活动分组采用五分位数。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比(HR)值。结果 调查对象体力活动水平为(30.63±15.25)代谢当量(MET)-h/d,男性体力活动水平[(31.04±15.48)MET-h/d]高于女性[(30.33±15.07)MET-h/d ](P<0.001)。调查对象累计随访595 526人年(平均随访11.4年)。随访期间,1 138名男性和1 082名女性被新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在调整了社会人口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BMI、腰围和SBP等多种危险因素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体力活动的增加而降低,趋势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体力活动最低组(<16.17 MET-h/d)人群相比,中低组(16.17~24.94 MET-h/d)、中等组(24.95~35.63 MET-h/d)、中高组(35.64~43.86 MET-h/d)和最高组(≥43.87 MET-h/d)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HR值分别为0.93(95%CI:0.83~1.04)、0.87(95%CI:0.76~0.98)、0.82(95%CI:0.71~0.95)和0.76(95%CI:0.64~0.89)。结论 增加体力活动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8.
出生体重与成年期体格指标的双生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出生体重与成年期体格指标(BMI、腰围)表型的相关性,分解相关性可能的来源。方法 本研究使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基线调查的年龄在25~79岁间的同性别双生子对(共6 623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出生体重、目前身高、体重及腰围。采用双生子对内对照设计的方法探索出生体重与成年期体格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解相关性的来源。结果 在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同卵双生子对内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每增加1.0 kg,成年后BMI增加0.33 kg/m2,腰围增加0.95 cm。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BMI、腰围均存在双生子个体特有环境因素的相关。结论 该研究支持成年期体格指标与出生体重的相关受双生子间特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4城市社区成年居民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苏州、成都和青岛市25~64岁成年人,使用社区环境步行适宜性量表简版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版评估建成环境和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有效样本3 789份。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公共服务可及性(OR=1.34,95% CI:1.02~1.75)和美观度(OR=1.37,95% CI:1.09~1.73)与居民自报过去一周有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类似地,居民进行休闲性步行的可能性与这2个维度也呈正相关。街道连通性与居民休闲性步行水平呈正相关[expβ)=1.09,95% CI:1.00~1.19];居住密度[expβ)=1.000 4,95% CI:1.000 0~1.000 8]越高、体力活动场所可及性[expβ)=1.09,95% CI:1.00~1.19]越好,美观度[expβ)=1.11,95% CI:1.00~1.22]越好,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越高,达标的可能性也越高。结论 改善社区某些建成环境维度,有望增加居民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比较Fried表型以及由不同数量的疾病缺陷构成的衰弱指数(FI)对衰弱状态评价的一致性以及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3 615名研究对象的数据,采用5种表型指标构建Fried表型,并分别纳入28个和40个疾病缺陷构建FI-28和FI-40。计算加权Kappa系数比较3种指标对衰弱状态分类的一致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衰弱指标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 采用Fried表型、FI-28和FI-40计算的衰弱率分别为5.4%、7.9%和4.0%。Fried表型与FI-28和FI-40的Kappa系数分别为0.357和0.408,FI-28与FI-40的Kappa系数为0.712。经过(3.9±0.5)年的随访,死亡755人。当采用Fried表型时,与无衰弱组相比,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风险均增加,多因素调整后的风险比(HR)(95%CI)分别为1.60(1.32~1.94)和2.90(2.25~3.73);采用FI-28时,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HR值分别为1.71(1.39~2.11)和2.52(1.95~3.27);采用FI-40时,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HR值分别为1.98(1.60~2.44)和3.71(2.80~4.91)。衰弱状态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在低年龄组中的关联强度高于高年龄组。结论 Fried表型和基于不同数量的变量构建的FI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都能较好地预测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