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4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6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积极推动主动健康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对个体与群体层面的抗衰老预防控制策略提出更高要求。衰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暴露的共同影响。近20年来,随着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和相关算法的发展,以及高质量大规模人群基因组研究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对衰老遗传学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衰老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展开概述。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继而结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生班在实施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改革5年期间所作的多方面的尝试,探讨了研究生纵向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3.
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数据管理团体标准解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精准医学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重点战略,大型人群队列的建设是人群疾病防治的重要资源,其研究结果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预防提供科学证据。因此,如何规范化的建设大型人群队列是上述工作的基础。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北京大学等单位撰写《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处理技术规范(T/CPMA 001-2018)》和《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安全技术规范(T/CPMA 002-2018)》两项团体标准。标准以"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可推广性"为原则,提出了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在数据标准化技术、数据清理及质控技术、数据整合技术、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和数据库安全稳定性管理技术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以指导和规范我国已建立或拟开展的大型人群队列、区域性人群队列以及特殊人群队列,促进国内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加国际影响力,最大程度的支持疾病防控的决策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冠心病的分布特征,探索我国双生子人群中冠心病的分布规律,为遗传和环境对于冠心病的作用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34 583对双生子进行分析,描述冠心病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分别计算同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BMI与全死因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死因别死亡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队列的10个地区人群数据,剔除基线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的个体后,纳入基线时30~79岁的研究对象共428 593人。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9组BMI人群死亡风险比值(HR)及其95%CI结果 研究人群累计随访3 085 054人年(平均随访7.2年)。随访期间男性7 862人、女性6 315人死亡。多因素调整后,与BMI(kg/m2)为20.5~22.4的人群相比,BMI<18.5(HR=1.40,95%CI:1.31~1.50)、BMI为18.5~20.4(HR=1.11,95%CI:1.05~1.17)和BMI≥35.0(HR=2.05,95%CI:1.60~2.61)的人群全死因死亡风险升高。各疾病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的BMI(kg/m2)范围:缺血性心脏病为18.5~23.9,脑血管病为<26.0,恶性肿瘤为26.0~34.9,呼吸系统疾病为24.0~25.9。结论 低体重和肥胖人群的全死因死亡与死因别死亡风险升高。人群队列更长期的随访以及更多关于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的评估,将有助于全面了解BMI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基于肥胖不一致双生子人群,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索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相关的DNA甲基化位点。方法 2016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延庆区及房山区招募90对6~17周岁双生子,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双生子个人信息以及身高、体重、腰围等;通过美国Illumina公司EPIC芯片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采用R 3.3.1软件进行DNA甲基化数据读取、质量控制和统计学分析。利用肥胖不一致同卵双生子对,采用经验贝叶斯配对调整t检验和Levene检验,分别探索与肥胖相关的DNA甲基化差异位点和DNA甲基化变异差异位点。结果 根据研究定义,共纳入23对肥胖不一致同卵双生子对,年龄范围7~16岁。共有817 471个合格CpG位点纳入全基因组相关分析,未发现满足多重校正标准的肥胖相关DNA甲基化阳性位点,P值最小的DNA甲基化差异位点为12号染色体上的位点cg05684382(P=1.26E-06,FDR>0.05),P值最小的DNA甲基化变异差异位点为16号染色体CMIP基因主体上的位点cg26188191(P=6.44E-06,FDR>0.05),均为EPIC芯片新增位点。结论 基于本研究人群,研究未发现满足显著性要求的肥胖相关DNA甲基化阳性位点,但分析提示cg05684382、cg26188191可能与肥胖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剔除BMI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中512 489名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的BMI和WC及其对应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组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女性的超重/肥胖(45.3%)和中心性肥胖(44.6%)水平均高于男性(41.7%和38.3%)。青岛项目点人群的超重/肥胖率(男性为66.9%,女性为67.5%)和中心性肥胖率(男性为63.3%,女性为64.9%)均为最高。超重/肥胖的地区差异在男性中更为明显;除河南以外的农村项目点超重/肥胖率相对较低。在BMI< 24.0 kg/m2的非超重/肥胖人群中,部分个体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为9.8%,女性为15.3%);该比例在青岛项目点更高(男性为22.2%,女性为23.2%)。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研究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其三间分布。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全国10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于2013-2014年随机抽取5%的队列成员进行了第2次重复调查。本研究剔除调查当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分别纳入参加基线和重复调查的487 198名和22 604名研究对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义为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体力活动、BMI 18.5~23.9 kg/m2、腰围男性 < 85 cm/女性 < 80 cm;每符合一项计1分,合计即为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分值范围为0~6分。结果 基线调查时,上述健康生活方式因素(除积极体力活动外)的比例依次为70.6%、92.6%、8.7%、52.6%和59.0%。全部研究对象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均值为(3.1±1.2)分,81.4%的研究对象同时具有2~4项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6种生活方式因素均健康的比例为0.7%。女性、较年轻者、农村人群和高文化程度者的生活方式相对更健康;相比于城乡差异,项目地区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利用重复调查数据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总体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略有下降。结论 成年人群中多种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均健康的比例极低,健康生活方式水平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分析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人群文化程度与成年人不同阶段体格测量指标及其长期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在参加第2次重复调查的研究对象中,剔除调查时年龄>65岁者、体格测量指标缺失或极端值者、基线或重复调查时自报患有重大慢性病者。分析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与25岁、基线调查时(2004-2008年)和重复调查时(2013-2014年)BMI和腰围、及每5年体重与腰围的变化值的关系。结果 纳入分析3 427名男性和6 320名女性。研究对象的体重和腰围都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从25岁到基线调查[年龄(45.2±6.5)岁],男性和女性每5年体重变化值分别为(1.70±2.63)和(1.27±2.10)kg。从基线到重复调查[年龄(53.2±6.5)岁],男性和女性每5年体重变化值分别为(1.12±2.61)和(0.90±2.54)kg,每5年腰围变化值分别为(3.20±3.79)和(3.83±3.85)cm。无论是25岁、基线还是重复调查时,文化程度低的女性BMI和腰围都更大。而在男性中,25岁时文化程度越低的男性BMI略大;到了基线和重复调查时,不同文化程度者间的BMI差异消失,但初、高中文化程度者的腰围及其增幅略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结论 无论男性或女性,随年龄增长,体重和腰围都在不断增加。文化程度与BMI和腰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吸烟行为特征的地区差异。方法 剔除CKB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冠心病、卒中、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个体,分析10个项目地区452 829名30~79岁调查对象吸烟行为的地区差异。 结果 男性当前吸烟率(64.2%)明显高于女性(2.1%)。哈尔滨(10.5%)和四川(8.5%)项目地区的女性当前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湖南和四川项目地区男性当前吸烟率(68.8%和67.2%)及每日吸烟量(20.9支和21.5支)均较高;海口当前吸烟率虽然最低(49.9%),但每日吸烟量最高(21.9支);甘肃当前吸烟率最高(71.4%),但每日吸烟量较低(14.9支)。男性当前吸烟者以过滤嘴香烟的使用率最高(88.3%);手卷烟/旱烟主要见于四川(38.8%)和甘肃(37.8%),而烟斗/水烟主要见于河南(14.6%)项目地区。 结论 CKB的10个项目地区人群无论在吸烟率还是吸烟者使用烟草品种、吸烟量、吸入深度等特征上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