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CT扫描在腹内淋巴结结核(ALNTB)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5例ALNTB 10例经病理证实、5例经临床证实,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CT表现。结果:ALNTB平扫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以环形强化最常见,多个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多环状强化,呈花瓣状。少见表现有轻度均匀强化、不均匀轻度强化和无强化(淋巴结钙化病例)。6例合并腹内脏器结核,1例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结论:ALNTB 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环形或花瓣状强化和钙化常可提示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2.
脾脏错构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1 肝动脉期CT增强扫描,示脾脏中下极类圆形均匀低密度灶 图2 延迟扫描病灶与脾实质呈等密度强化 图3 T1 WI病灶为等信号灶 图4 T2 WI病灶为略低信号灶 图5 延迟扫描病灶信号明显超过脾实质 图6 病理图片。神经纤维由分化良好的细胞构成,细胞呈短梭形,核深染,核仁不明显,胞质淡,嗜酸性,呈栅栏状排列(HE ×10 0 )脾脏错构瘤很少见,笔者报告1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其临床、影像学认识水平。患者 女,4 0岁。体检时B超发现脾脏肿块入院。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大小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12 5g/L…  相似文献   
23.
24.
肝黏液表皮样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1岁。右侧腹隐痛伴思寒发热5个月,起初疼痛不剧烈,未经治疗。2个月前腹痛症状加重伴思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黄疸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白细胞升高,B超发现右肝巨大低回声团块。经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体温虽下降至38℃左右,但仍有司歇性腹痛,住院54d后无好转,遂于2004年2月转入我院,门诊拟“肝脓肿”收住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及胆管结石胆肠引流术史。  相似文献   
25.
肺栓塞的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经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及临床确诊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肺栓塞患者中,14例诊断为肺栓塞,诊断率约93.3%。1035支肺动脉显示849支,显示率82%;肺栓塞130支,占显示肺动脉数的15.3%。其中亚段肺动脉600支中显示438支,显示率73%,栓塞43支占显示亚段肺动脉的9.8%。直接征象包括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及动脉断面变细,血管腔内密度不均匀减低。充盈缺损分为4种形式:中央性充盈缺损3例呈轨道征,偏侧性充盈缺损9例,附壁性充盈缺损2例,完全性阻塞3例。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胸膜下楔形梗死灶3例,肺动脉高压5例,出现W esterm ark征8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MSCTPA是诊断肺栓塞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它将取代肺动脉造影成为肺栓塞诊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128排双源CT Flash Spiral(FS)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8例胸痛、胸闷且心率<65次/min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其中68例检查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小不同(BMI<19、19≤ BMI ≤ 25、BMI >25)分别采用3种(80 kV、100 kV、120 kV)不同的管电压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触发的FS模式扫描,数据采集开始于60%时相并在1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图像质量根据4级分法(1:优秀~4:不能诊断)评价标准,由2位高年资医师以双盲法单独对所有的冠状动脉段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248例均扫描成功,Z轴扫描范围为(118±8) mm,扫描时间为(259±19) ms.根据BMI不同采用3种不同管电压扫描,获得可诊断影像比率分别为99.3%、99.4%、99.6%,其辐射剂量分别为(0.36±0.02) mSv、(0.92±0.06) mSv、(1.52±0.13) mSv,辐射剂量3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8排双源CT的FS模式是真正实现1个心动周期完成扫描且辐射剂量超低的理想方法.根据BMI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电压,能显著降低BMI较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经皮肾脏穿刺活检后出血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患者经皮肾脏穿刺活检后行多层螺旋CT平扫,其中3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48例(53.3%,48/90)患者发现血肿,根据CT表现将血肿分为3种类型:肾包膜下血肿39例(81.3%,39/48),合并轻度肾挫伤1例(2.6%,1/39);吉氏筋膜下血肿6例(12.5%,6/48),合并轻度肾挫伤2例(33.3%,2/6);腹腔血肿3例(6.3%,3/48),合并中度肾撕裂伤2例(66.7%,2/3).3种类型血肿出血量大小分别为(9.47±10.13) ml、(214.60±125.74) ml、(1 645.80±283.62) ml;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3组相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90例患者中IgA肾病51例(56.7%,51/90),发现血肿27例(52.9%,27/51);非IgA肾病39例(43.3%,39/90),发现血肿21例(53.8%,21/39);IgA肾病与非IgA肾病患者血肿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5).无血肿组、血肿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2.042,P值均<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评价经皮肾脏穿刺活检后出血有很重要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8.
空肠神经纤维瘤病伴肠黏膜多发性溃疡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2 7岁。反复腹胀、腹痛 1年余入院。既往体健 ,无肝炎、结核病史 ,否认肿瘤家族史。体检 :贫血貌 ,睑黏膜苍白 ,浅表淋巴结不大 ,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 ,腹膨隆 ,两侧腹部可扪及质硬、活动度一般的多个肿块 ,有压痛。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正常。血常规 :白细胞 6 8× 10 9/L ,红细胞 2 71× 10 9/L ,血红蛋白 5 4g/L。肝功能正常。骨髓诊断 :缺铁性贫血。纤维结肠镜 :慢性结肠炎。影像学表现 :(1)B超 :小肠肠壁增厚 ,降结肠受挤压后定位困难。腹腔内网膜及肠系膜根部、腹膜后可见多…  相似文献   
29.
腹内淋巴结性淋巴瘤的CT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内淋巴结性淋巴瘤(LALN)的CT检查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并经CT检查的LALN 36例,其中何杰金病(HD)11例,非何杰金病(NHL)25例,放化疗后经CT复查11例.结果:①LALN的CT特征表现:多发类圆形、边界清晰、均匀密度的淋巴结肿大,部分淋巴结相互融合形成分叶状肿块,血管和肠管包埋征,弥漫淋巴结肿大形成鹅卵石征,可合并腹内结外淋巴瘤特别是较有特征性的胃肠道淋巴瘤;②HD、NHL的淋巴结分布、大小、数量和病灶融合情况有所不同;③放化疗后随访复查病灶多有减少、缩小,并可出现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及钙化,少数病灶消失.结论:CT检查有助于LALN的定性诊断、分型,并适合于复查病例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30.
脑肿瘤影像学的最新进展不仅提供了独特的解剖结构,同时也提供了病理生理学信息,这对脑肿瘤的初步诊断、术前分级、活检规划、手术和放疗区域确定及预后等都提供了新的见解.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脑肿瘤方面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